面對爭議判罰不能陷入偏激

2020-09-18 臺海網

中超聯賽戰罷第11輪,河北華夏幸福與北京國安比賽中的爭議判罰再度將裁判問題推上風口浪尖,雖然中國足協裁判部表態稱裁判不存在主觀思想上閉著眼胡吹的現象,仍有少部分球迷不依不饒,似乎非要認定裁判有主觀惡意才肯罷休。面對爭議判罰當然可以有異議、有申訴,這都是球迷和俱樂部的合法權利;面對真正的錯判誤判漏判,中國足協也應該堅決指出糾正,幫助裁判員提高業務能力,但無限制的揣測裁判員主觀惡意、無休止的偏激指責,無論對俱樂部、裁判員還是中國足球都有害無益。

客觀上說,爭議判罰一直如影隨形,甚至在很多人眼裡成了足球運動的一部分。在VAR介入足球領域之時,就引起過很多討論,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即使是VAR的介入,也沒能徹底消滅爭議判罰的問題,這不僅存在於中國足球,在世界足壇都是同樣。當然,這並不是說爭議判罰就一定是裁判員正確,錯判誤判漏判從來沒有被消滅過,但問題在於,要如何看待裁判失誤。

足球場上瞬息萬變,很多爭議判罰的爭議點真的就在毫釐之間,別說肉眼,就算藉助VAR有時都難以準確認定。如何在VAR的幫助下儘量準確地做出判罰,目前是所有裁判的必修課,中超裁判目前在業務能力上確實有需要提高之處,這一點中國足協在9月初的通氣會上已經指出,比賽中存在裁判執法尺度不夠統一、VAR介入效率及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出現爭議判罰就一定是主觀惡意嗎?我們承認,中國足球曾深受假球、黑哨之苦,一批踢假球、吹黑哨的球員、裁判員都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儘管未來還可能出現這樣的「黑哨」,我們卻不能因為一些誤判錯判漏判、甚至僅僅是爭議判罰就無限制揣測裁判員主觀惡意。

「有罪」推論總是容易的,但凡事都要講究規則。當爭議判罰發生時,場上運動員沒有指責謾罵裁判員的權利;俱樂部有申訴的權利,但同樣沒有隨意指責裁判惡意的權利;至於球迷們,可以抒發自己的觀點,但偏激指責甚至對裁判員的人身攻擊都是不合適的。

中國足球需要全方位的進步,不僅是場上踢球的球員、場上執法的裁判員,也包括場下管理的足協、各支俱樂部和廣大球迷。尊重裁判、服從裁判,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俱樂部、球員和球迷的基本行為規範。爭議判罰不會從此消失,對裁判員來說,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業務能力是不二法門;對中國足協來說,需要進一步加強裁判隊伍管理,對出錯的裁判要既嚴肅處理,又幫助提高,努力為中國足球塑造一個場上的公平競賽環境。而從球迷的角度,不妨將眼界放大一點,不雙標不極端,真正做自己熱愛球隊的守護者和支持者。(來源:新華社 記者 王恆志)

相關焦點

  • 評論:面對爭議判罰不能陷入偏激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面對爭議判罰不能陷入偏激新華社記者王恆志中超聯賽戰罷第11輪,河北華夏幸福與北京國安比賽中的爭議判罰再度將裁判問題推上風口浪尖,雖然中國足協裁判部表態稱裁判不存在主觀思想上閉著眼胡吹的現象,仍有少部分球迷不依不饒,似乎非要認定裁判有主觀惡意才肯罷休。
  • 權威媒體發表專論,對國安批評裁判當頭棒喝:不該偏激和人身攻擊
    ——這從該文的題目上,即能明確地看出來:《面對裁判問題,球迷不該偏激指責&人身攻擊》!其一,該文認為:「無限制的揣測裁判員主觀惡意、無休止的偏激指責,無論對俱樂部、裁判員還是中國足球都有害無益」。——裁判員的做法,當然可以爭論,也可以批評,但要有理有據。
  • 中超爭議判罰出現:24歲後衛目光呆滯,國安雨戰陷入絕境
    比賽進行到第25分鐘的時候,場上爭議一幕出現!禁區內,國安的24歲後衛楊帆頭頂重慶球員劉樂,兩人發生爭執。裁判隨後趕到,他的判罰引起了許多球迷的爭議,他給了劉樂黃牌,楊帆紅牌,認為楊帆是暴力行為。從慢動作來看,楊帆這一「頂牛」的行為稱為暴力行為或許有些牽強,值得一提的是,裁判也是看過VAR之後給出的判罰。楊帆面對這個判罰也是有些無奈,他目光呆滯,看得出來他不願意離開場地。
  • 中超爭議「金哨」輕鬆了:面對不公判罰,國安並未申訴
    國安VS上港賽後,主裁判張雷判罰引起了外界的熱議。尤其是三個點球的判罰,令國安球迷感到不解。李可的點球判罰沒問題,但賀慣的禁區手球、比埃拉被穆伊踢倒,為何不判點球呢?賽後,張雷成為了爭議主裁。在2比2與華夏幸福的賽後,國安對裁判的判罰表示了申訴,不過隨後足協裁委會認為主裁判的判罰並沒有問題,而僅僅10
  • 新華社:是爭議判罰就揣測裁判主觀惡意?
    9月18日報導,中超聯賽戰罷第11輪河北華夏幸福與北京國安比賽中的爭議判罰,隨著國安對於裁判「黑暗」一說,已經讓國安成為聯賽熱點。而隨著足協對於判罰的認可,新華社對於批評裁判的說法也給予了指正。當爭議判罰發生時,場上運動員沒有指責謾罵裁判員的權利;俱樂部有申訴的權利,但同樣沒有隨意指責裁判惡意的權利」。也就說對於國安俱樂部和董事長對於「黑暗」用語,給予了批評。
  • 國安輸國家德比,兩次爭議判罰改變比賽走向,前國腳徐亮麻辣點評
    只不過除了競技元素外,執法本場比賽的主裁判張雷的幾次判罰引起了極大爭議。第一次爭議判罰是比埃拉進入內接隊友傳球,穆伊在落後一個身位的情況下試圖強行卡位,不曾想帶到了比埃拉的支撐腿,後者應聲倒地,通過慢鏡頭顯示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禁區內犯規,張雷也是在視頻裁判的提醒下到場邊觀看VAR,但是張雷經過一番辨別後為有所表示,比賽繼續進行,通過轉播鏡頭可以看到國安球員對判罰結果表示難以置信,國安的替補席上的工作人員來到場邊抗議,均不能改變張雷的判斷。
  • 爭議!黃牌不能通過var補發?名嘴駁斥:C羅,皮克都被判罰過
    這場比賽國安贏球情理之中,雙方實力差距明顯,雖然國安近期狀態不好,但是面對副班長如果還不能拿下,那熱帥真是可以下課了。而在賽後,大家熱議的話題卻不是這場表示的結果,而是下半場關於劉若釩的進球被取消+黃牌判罰上
  • 新華社不點名「敲打」北京國安俱樂部和球迷:不能無限制揣測裁判主觀惡意
    面對爭議判罰當然可以有異議、有申訴,這都是球迷和俱樂部的合法權利;面對真正的錯判誤判漏判,中國足協也應該堅決指出糾正,幫助裁判員提高業務能力,但無限制的揣測裁判員主觀惡意、無休止的偏激指責,無論對俱樂部、裁判員還是中國足球都有害無益。
  • 面對爭議判罰恆大提出申訴,鄭智踢水瓶為何卡帥選擇推開自己人
    蘇寧2比1恆大,前者用相同比分復仇而後者因爭議判罰提出申訴。這一場「求勝欲」兩個極端的比賽,結果波瀾不驚而過程是跌宕起伏。特謝拉和埃德爾連翻進球幫助蘇寧取勝,何超「鐵樹開花」也無法挽救恆大的敗局。雙方球員和教練組陷入混亂,恆大球員對於之前的犯規向裁判投訴。最終,卡納瓦羅推開了自己人,鄧涵文和鄭智雙雙吃了黃牌,而恆大被傳賽後提出了申訴。
  • 中超爭冠路:爭議判罰的「爭議」仍在持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10月22日晚中超聯賽第二階段京魯大戰關鍵判罰引發的爭議還在兩地球迷當中持續——目前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還沒有就本場比賽的判罰做出評議,一旦裁委會認定比賽出現重大錯漏判,韓國籍主裁判金希坤亦將被「停哨」。
  • 中超爭議判罰竟有98%是正確的?網友:陳戌源撒謊都不打草稿了
    要說這段採訪中其他問題都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亮點,然而陳戌源針對本賽季中超爭議判罰的一番說辭,卻遭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吐槽。一切的一切都還要從陳戌源說到本賽季中超的爭議判罰有98%是正確的開始。相信很多看過本賽季中超大部分比賽的觀眾都知道,單單是魯能身上就遭遇了不止兩個誤判。因此陳戌源此番言論,在網友看來那簡直是說謊不打草稿。事實上,似乎從中國職業聯賽成立之初,關於裁判誤判的爭議就沒有斷過。
  • 足協回應國安爭議判罰:判罰無誤
    16日,中國足協裁判部副部長劉鐵軍對2020賽季中超聯賽第11輪北京中赫國安隊與河北華夏幸福隊比賽中產生的爭議判罰做出公開回應:比賽第70分鐘,裁判吹罰國安隊王子銘的越位判罰準確無誤。依據2D、3D技術為越位判罰劃線的視頻截圖本場比賽,國安隊在3比1領先的局面下最終痛失好局。
  • 中超又見爭議判罰
    不過,雷納迪尼奧的進球被判越位引發爭議,下半場攻勢如潮的富力因此錯失了扳平比分的良機。賽後,主帥範布隆克霍斯特對越位判罰表示不解,同時為球隊的表現感到驕傲。比賽的最大爭議出現在第85分鐘,薩巴禁區外遠射被國威撲出,插上的雷納迪尼奧補射破網,但助理裁判示意有進攻球員越位,VAR最終認定雷納迪尼奧處于越位位置,因此進球無效。
  • 爭議判罰不止中超 為何VAR屢成足壇焦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7日電 周末的中超京魯戰,身著黑衣的韓國人金希坤以及坐在VAR裁判室的馬寧再一次成為比賽焦點,而他們的爭議判罰也直接影響了比賽的結局。VAR、中超裁判一時間成為了眾矢之的。圖片來源:中超聯賽/IC photo官方供圖本輪面對伯恩利的賽前,穆裡尼奧在賽前接受採訪時,抨擊了在近期比賽中VAR的表現,「狂人」表示裁判因人為原因犯錯可以理解,但他永遠不能接受VAR錯誤。也許穆帥的性格,使得他的話一向十分鋒利。
  • 媒體人喊話動員建業幹申花;中超爭議判罰申花已成吃虧第二多球隊
    在本賽季爭議判罰的統計中,上海上港成為獲利次數最多的球隊。他們在已經結束的13場比賽中,共計遭遇了7次爭議判罰,而令人驚奇的是7次全部獲利。獲利次數第二多的球隊是廣州恆大和江蘇蘇寧,他們在爭議判罰中都獲利了4次。不過,與上港的「0吃虧」不同的是,他們在吃虧次數方面分別遭遇了2次和3次。
  • 中超第二階段首輪比賽,本土裁判又現爭議判罰
    儘管足協此前已經邀請了外籍裁判,但本場比賽還是有本土裁判執法,而比賽才剛開始不久,本土裁判就又出現了爭議判罰。在第一階段的比賽中,由於本土裁判的爭議判罰太多,屢次陷入輿論當中。本輪爭冠組的首場比賽,廣州恆大對陣河北華夏幸福,足協安排了老資格裁判石禎祿,然而這位執法經驗豐富的主裁判卻貢獻了第二階段的第一個爭議判罰。
  • 為啥NBA爭議判罰越來越多?
    最近兩年季後賽,爭議判罰越來越有取代球員本身表現成為最熱話題的趨勢,這其中到底是真的有貓膩還是裁判水平不行其實誰也說不清楚,不過從幾位總決賽裁判的履歷裡
  • 國安上港比賽爭議判罰已處理,足協表示不能公開:這是國際慣例
    由於疫情原因,中超的賽事全部由本土裁判執法,但13輪比賽結束後,足協方面收到了不少關於判罰的申訴,其中有大連人、申花、深足、泰達、永昌、國安等眾多球隊。在近日的一場國安在同上港的比賽中,主裁判張雷的判罰飽受質疑。比如,比埃拉在禁區被絆倒、國安的一個進球並沒有越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