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平安經》的玄機何止一念?

2020-12-23 愚見愚聞

自《平安經》問世,就沒安生。有人說,這不是平安,是製造不安。還有人說,看著讓人噁心反胃……我開始也是覺得想不通,賀電先生是博士研究生,法學博士學位,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警銜是一級警監,身居要職,截止到今天17時20分,他還擔任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可謂職高權重。怎麼就因為出了一本書,這些職務就成了原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搖身一變成了出書達人賀先生呢?

這兩天我琢磨著不對勁,憑賀電先生的功底,不該寫出來《平安經》這樣的書啊,有網上小學老師(經過職業認證的)評價,說這寫的什麼玩意,不如小學二年級學生的造句!還有某自媒體達人稱,這樣寫法能出書,那我一天可以寫10萬字!

今天在賀電被吉林省委免去職務以後,有媒體發布消息,說出來《平安經》背後的問題,那就是腐敗!看來賀先生這次麻煩不小,要被兜底。其實這部「經」背後的問題,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只是開始沒人說,普通人弄個類似的什麼「經」,恐怕也出不了書,腐敗也得有土壤有資本有背景才行。

不過細想之下,腐敗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完全可以無聲無息,沒人知道,為何要大張旗鼓出本這樣不倫不類,容易惹事的「經」呢?其實不難理解,腐敗來說,不僅僅是錢,還有名,名聲的名,名利雙收的名。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人誠不欺我,果如是也。

有人說,一個人身居高層,有位有權,身邊追捧者如雲似霧,繚繞不絕,各種阿諛奉承不絕於耳,曠日持久,自然會自大到認為我說什麼都對,做什麼都應該,幹什麼都正確!自信到自大,自大到瘋狂,瘋狂到以為眾人都是傻子……所以才引出來《平安經》這樣的鬧劇。

我想賀先生作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不可能自大到瘋狂吧?那麼為何就出了一部這樣的書呢?我琢磨下,有點明白了。造成今天這個結果的本質上,在於賀先生內在的思想和意識形態轉變。此轉變並非自大,而是上升,自我感覺的提升和升華。意識形態上,他已經人劍合一,把自己升華到了能代表公權的地步:我就是公權,公權就是我!我說誰平安誰就平安!我就是護身符,我寫的就是《平安經》!

很多人沒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賀電先生的《平安經》為何這樣羅列地名、年齡,並全部冠之以平安?這就是賀先生思想意識升華的結果:他認為他能代表平安!他說哪裡平安,哪裡就平安!說誰平安,誰就平安!不然也有網友留言稱:「哪裡有賣?買一本放家裡保平安,當護身符!」其實賀電先生出書的本意,也是想造成這樣的影響和效果。可能這樣說的網友不過是調侃,並非這麼想,但是賀電先生認為,大家就該這樣想。不是出於這樣心理,又怎麼會寫出來這樣的一部「經」?

賀先生還有一個身份,似乎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書法家。賀電先生一直也是公安系統公認的儒雅人士,應該至今還擔任全國公安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未見免去消息),書法作品也是一片叫好。想到這裡我突發奇想,其實賀電先生就是一念之差,這部《平安經》如果被他以書法形式寫出來,這個平安那個平安,全國平安,各個省、市都平安,一個人多大歲數都平安,全身上下都平安!用書法寫出來再出書,是不是這部經,就成了一部「真經」?賣299塊,也真的說得過去,最起碼買回去可以給孩子當書法臨摹帖子吧?

這可能才是賀電收集、羅列各種資料,並全部冠以平安出書的原因吧!只可惜,賀電先生身擔要職,雖然自信,可惜沒多少時間,所以也沒真正發揮特長,拿出「平安」祝福誠意,用毛筆寫出來。後來可能在各種馬屁精的攛掇下,賀先生一時間豪氣沖天,此經乃出。

網上有人發文稱,賀電先生到這地步,其實是那些馬屁精拍出了最高境界的結果。我覺得,還是自己有這愛好,不拍不舒服,經常拍,天天拍,拍多了難免膨脹。

古往今來,利來利往,各種臉譜,莫過於此。有人拍,就有人喜歡,終於在全身通泰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相關焦點

  • 佛教:人生就是一念,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唐代著名佛學大師李通玄在註疏《華嚴經》時,做了一首名偈: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我們活著只有當下這一念,人生從一念開始,而有千念萬念,有了我們的生活,有了我們的世界,有了芸芸眾生,佛教說「了生死」,就是從這一念開始了起,能夠做到心中沒有一念,而又包羅萬象,能夠做得了自己這一念的主,就不會被妄念流轉,不會隨業力浪死虛生,能夠在三界六道中自由出入。
  • 第五人格:羅生門建模發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墮地獄!
    羅生門建模發布,美智子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最終也是一念墮入這地獄!首先來說【羅生門】的展示動作真的是獨樹一幟,可見官方在設計上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紅蝶伴隨著淡淡的青幽幽的綠光的緩緩走出,並伴隨著些許破碎的面具,可以看得出美智子特別害怕另一個自己迸發出來,但是該來的總歸是擋不住,不是嗎?
  • 「李健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一生》
    李健-一念一生越聽這首歌,越是深深明了,為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可曾聽說過雪山懸崖,曾讓人魂繞夢牽。傳說中有寶藏在上面,也藏著萬丈深淵。多少人為了他就此長眠。——李健《一念一生》人性貪婪,面對誘惑,卻也能戰勝恐懼。可惜這份勇氣,很多時候只是用喪失了一份理智來換取的。險峻之地,往往是寶藏之地,無數人將會為之探尋。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好文)
    ——孟子人性,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張弛有度,讓孩子內心灑滿陽光的生活。好心態可以是一道救命良方。有一個故事,梁武帝請教寶志公禪師,問他有沒有天堂和地獄。梁武帝說:「我沒有看過,你可不可以帶我去見識見識這個天堂和地獄?」寶志公說:「可以的!不過你要準備準備;要準備好,一會兒我就帶你去。」過了一會,寶志公就問他:「你準備好了沒有呀?」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且看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先生如何用版畫描述的。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本就是天堂,有人卻偏偏把它活成了地獄
    今天我想說一說,電影《一念天堂》,這部電影是由沈騰主演的,可是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考。反應社會的百態,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首先人都是有良知的,然而良知可能會被利益薰陶了。這部片裡沈默是一個複雜的角色,首先他是一個小偷,偷了別人的表,然後他把這個表掛在了一個逃犯的手上,幫助警察制服了逃犯。
  • 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就是當下這一個思想念頭,如果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也就沒有過去未來,一念清淨,就是自性淨土,與諸佛菩薩不會相差分毫。佛說一切唯心造,人生的是非善惡,好壞對錯,都是自己的一心一念所造,都是「一念之起」,如果一念清淨,就會無對無錯,無是無非,天下太平,人間淨土。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原來是這麼來的!
    然而,即便是六道中最好的「天道」,也仍不免陷於生死流轉,未得究竟解脫;更何況在輪迴中,多時墮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其所受苦要比人間慘重、長久百千萬倍。如果不能脫離輪迴,一切眾生便在六道中生死流轉,受苦無量,永無止息。這在佛教看來是一件極為可悲的事情。
  • 佛說: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一念佛,一念魔;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天堂和地獄不在別處,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當我們的心快樂的時候,就是極樂天堂;痛苦的時候,就是地獄。幾乎所有的文化中,都有對天堂和地獄的描述。行善之人便可進天堂,作惡之人就會下地獄。那麼天堂和地獄在哪裡呢?其實,天堂和地獄不僅僅存在於故事傳說中,更是存在於每個人心裡。
  • 西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西港,我看到了土豪們在賭場一擲千金的狂妄,見到了被扣護照流浪街頭的菠菜者的可悲,見過殺人不眨眼的殘忍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在人間
    很多人的生活優雅,幸福,也有很多人不滿、抱怨,我們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為何,一面可以是天堂,一面卻成了地獄,而我迷茫行走在人間,找不到歸途。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也有被選擇的義務,我們生活在這個以小家為單位的社會中。
  • 彭斯的選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打斷他的是個商人,他為了逐利殺害了自己的朋友,雖然很富有但他並不快樂,他懇求道:「和尚,你能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嗎?」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麼也沒有聽到。但漸漸地他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商人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秘密?」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3000裡
    一念3000裡 畢淑敏寫下個
  • 所謂愛情,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毛毛魚sir,ID:xusui1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戀愛是最好的社會大學課程,很多認知性的東西,你在學校是怎麼都學不到的。比如,愛情怎麼描述、愛是什麼東西?都不可說、無標準答案,你只能自己去體會。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今年倫敦的碳排放已達標
    我們在前一篇推送中介紹了一些英國人周六夜晚趁「禁足令」生效前逃離倫敦的情節(閱讀倫敦已成地獄,只有幾千人逃了出去)。 聽上去很緊張?莫慌。 所謂一念地獄,一念天堂,街道空無一人的倫敦,到底是地獄還是天堂呢?生活在這裡的小編覺得,是地獄也是天堂。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少年的你,遇到校園欺凌,你該怎麼做? 請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少年的你,遇到校園欺凌,你該怎麼做?影訊:人生沒有如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檢察官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對不會那樣做。」——可見,涉罪未成年人是多麼渴望在人生歧路上能作出正確選擇。事實上,如果平時能多學法、遵法、守法,即便遇到人生歧路,大多也能避免違法犯罪誤入歧途。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顆善良的心靈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顆善良的心靈,不是被強悍徵服過,而是被世間的美好深情悅賞過。
  • 【漫畫】正面和負面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負面的人遇到任何事都先退縮,告訴自己不行正面的人卻會想辦法改變,讓自己活得更好 負面和正面之間的差別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抉擇中審視一下自己和身邊的人是否處於負面的狀態 (來源:趣味雜談)
  • 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道家推崇「道法自然」,而佛教教導世人」普度眾生」,只是如今很多人在被傷害以後,莫說渡人,就連渡己也都很難做到,其實一切源於內心不夠強大,要知道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芸芸眾生,皆是人性本善,當大家從出生起,沒有誰是壞人,也沒有誰生來就帶有惡念,之所以後來會有善人和惡人之說,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的不同,才導致內心的變化,但同時也要知道:一念善起,萬水千山;一念惡滅,滄海桑田。
  • 一念之間,天堂地獄
    俗話說,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偏闖進來,難道眾生的世界真的有天堂地獄麼?你信不信呢?相信很多人是相信的,特別是信佛的人,其實正信的佛教,是完全相信天堂與地獄的存在的。其實不光佛教認可天堂地獄的存在,在細分的各種教派中,如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天主教、摩門教中,都是相信天堂地獄的存在的。這裡重點說佛教,佛教講求六道輪迴,天堂與地獄,也都在生死範圍的輪迴之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人都曾去過天堂地獄,人人也都有過天堂地獄的經歷,只是不記得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