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 楊惠姍就是個「呆子」
無論是當導演,還是做琉璃,張毅手上的籌碼,總是楊惠姍。
「為什麼可以做?因為我有楊惠姍。她就是個『呆子』!我只要說,楊惠姍你從這裡這樣走這樣走……」張毅抬起手指,從左到右畫了一個弧,楊惠姍在旁邊嬌嗔著,「他發現他不管說什麼,我都做!」
那年盛夏,張毅在38℃高溫的霧峰片場拍攝《玉卿嫂》,片場的荔枝爛得滿地都是,卻要拍農曆過年烤火的場景,「他不喊卡,我就這樣一直呆著,當時現場都聞到有點肉焦味」。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為了軋戲,楊惠姍一個拍戲周期可以六到十天不沾床;為了拍戲,楊惠姍可以短時間內增肥22公斤,這股影壇少見的痴人傻勁,不但轟動遐邇,也讓她在第22屆金馬獎中連莊封后……
拍戲的時候體質、毅力過人,做琉璃的時候還是這樣全心全意。
去年12月25日,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時,楊惠姍所做的5米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驚豔亮相。卻沒人知道,這尊菩薩,是她在前作失敗之後,臨時決定、最後只花了38個工作日、幾乎不眠不休所完成的「不可能的任務」。
「10月9日,我跟楊惠姍去看開爐成果(失敗了),出來之後我沒說話掉頭就走了,楊惠姍默默跟在我後面,突然說了一句話,我回去就重做!」這句話,不僅讓張毅聽了一驚,琉璃工房的所有同事也都雞飛狗跳起來:距離開幕只有58天,扣掉從上海運回臺灣的10天周期,還剩幾天哪?
就為了這件事,琉璃工房3位資深主管分別寫了3份建議書,羅列了數十個「不可能」的理由,最後的結論就是:建議董事長請勿嘗試,因為全然不可能。楊惠姍笑著看了看,把建議書隨手一擱,回上海去了。
雕塑、燒制、細修、打磨……楊惠姍經常在那站滿50個小時,只有偶爾上洗手間,卻一點也不打瞌睡,張毅只得獨守空閨,「我在上海時,晚上2點旁邊沒人;5點了還是沒人,我出去吃早餐,她還在工作」。
張毅說著,轉過頭去看著楊惠姍,語氣有點重了起來,「當我看她這樣工作的時候,我要有心理準備,半夜3點鐘有人打電話來說:執行長,董事長走了!」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