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強民體育會會徽會旗發布!6支直屬足球隊同時成立

2020-09-29 梅州日報

9月27日,梅縣強民體育會會徽、會旗發布暨饒家軍、常青、圍龍、草坪、戰鷹、歲月如歌等6支強民足球隊成立儀式在梅縣區西陽鎮申坑村舉行。具有91年歷史的梅縣強民體育會有了自己的會徽、會旗。

據了解,梅縣強民體育會是個有近百年歷史的著名老牌體育會。這次公布的會徽設計富有時代信息和動感,簡潔易懂,內涵豐富。像展翅飛翔的踢球少年英姿,象徵強民的蓬勃朝氣和十足幹勁;中間紅色的「強民」兩個字底紋,蘊含了強民會的紅色歷史底蘊,會徽中間的1929是強民會成立的時間。目前全國僅梅縣強民體育會和香港南華體育會兩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珍惜這個品牌,擦亮這個金字招牌,讓強民體育會在振興足球中作出新的貢獻,是這次頒布會徽、會旗的目的,也是強民人肩負的歷史責任。

發布會後,梅縣強民體育會直屬足球隊饒家軍、常青、圍龍、草坪、戰鷹、歲月如歌六個足球隊正式成立。

梅州日報記者:陳潮華

編輯:李舒宇

相關焦點

  • 梅縣強民體育會換屆選舉:古向明連任會長
    今日上午,梅縣強民體育會在梅城召開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梅縣強民體育會成立於1929年,是中國內地成立最早的民間體育組織。1955年,以強民體育會為重要組成隊員的梅縣足球隊參加全國足球錦標賽戰勝了6支省級隊,榮獲中南賽區的冠軍,震動了全國足壇。梅縣強民體育會還影響、培養了曾雪麟、池明華等一大批中國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
  • 河北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吉祥物徵集公告
    會徽和會旗是河北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的重要的視覺形象標誌,也是展示賽事和河北省文化的重要載體;會歌將作為「聽覺名片」在冰雪運動會籌辦期間傳唱,又將成為我省體育文化的無形資產廣為流傳;吉祥物作為代表舉辦地特色的標誌物,會從各個層面全面反映張家口乃至河北省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 安徽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和標語口號徵集啟事
    作者提供會徽制式可為JPG、TIFF等文件格式(同時須提交電子版源圖),清晰度大於300dpi,並附創意說明1份。(二)會歌安徽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會歌要充分體現健康中國安徽元素,有機融入安徽省與滁州市的人文精神,具有鮮明的象徵性韻律和體育運動特點,主題突出,風格清新,旋律優美,簡潔流暢,催人奮進,感染力強,易於傳唱,時間長度在4分鐘以內。
  • 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吉祥物徵集啟動
    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吉祥物徵集正式啟動武衛東出席啟動儀式9月8日上午,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吉祥物徵集啟動儀式在市新聞中心電視演播大廳舉行。市長武衛東,省體育局副局長唐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英,市政府秘書長張愛民等出席儀式。
  • 安徽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會徽、會旗評選公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滁州市委宣傳部獲悉,自6月2日至6月26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安徽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和標語口號徵集活動,共徵集會徽107個、會旗35個、會歌81首、標語口號346份1289條。
  • 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舉行 會旗會徽吉祥物完成...
    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的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也完成了月球之旅。
  • 定西市第二屆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和標語口號徵集...
    定西市第二屆運動會會徽、會歌、會旗和標語口號徵集啟示 2020-09-03 0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全國青運會組委會成立 吉祥物會徽發布
    原標題:首屆全國青運會組委會成立 吉祥物會徽發布  新華網福州10月17日體育專電(記者林凱 宓盈婷)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17日在福州成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出任組委會主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蘇樹林任執行主任。當日還發布了青運會會徽、吉祥物和主題口號。
  • 廣東添第6支職業足球隊
    原標題:廣東添第6支職業隊   昨晚,2020中冠聯賽結束了五華賽區的決賽,來自東莞的廣東良和堂以1比0擊敗四川華昆,獲得五華賽區冠軍和本屆中冠聯賽總冠軍,成功衝上了明年的中乙聯賽
  • 體育周末:11支被解散足球隊的歷史,真的不如河南建業的堅守!
    隨著2020年5月23日中國足球協會官方發布《關於取消相關職業足球俱樂部註冊資格的通知》,2020年賽季中國足球協會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參賽名單已全部敲定。小編匯總了11支被解散球隊的歷史,發現還是很有意思的。
  • 體育周末:11支被解散足球隊的歷史,家家有難念的經
    隨著2020年5月23日中國足球協會官方發布《關於取消相關職業足球俱樂部註冊資格的通知》,2020年賽季中國足球協會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參賽名單已全部敲定。 遼寧宏運足球俱樂部(Liaoning Hongyun FC)成立於1995年12月,是在原遼寧足球隊的基礎上,經遼寧省體改委批准正式成立的,成立時名為遼寧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之後,遼足俱樂部股權幾次易手,直到2008年3月,宏運集團注資遼寧足球俱樂部,正式更名為遼寧宏運足球俱樂部
  • 剛剛,杭州亞殘運會會徽、口號發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峰 通訊員 胡昊3月23日上午,杭州2022年第4屆亞殘運會(下簡稱杭州亞殘運會)會徽、口號正式向全球發布。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陳正達教授設計「向前(Ever Forward)」被確定為杭州亞殘運會會徽。
  • 「醉光陰」廣東第7支職業足球隊來自籃球城!東莞足球的前世今生
    廣東良和堂是一支東莞球隊,也是目前廣東省內第7支職業足球隊。東莞,是當今著名的籃球城市,但其實也是廣東足球地理坐標上不能忽視的地方。於是,覃東不得不拉上隊伍的剩餘人馬前往梅州,成立了梅縣客家俱樂部。覃東當時選擇梅州,是梅州政府在政策方面有著不錯的支持。梅縣客家俱樂部最終把主場將落戶梅縣曾憲梓體育場,訓練基地設在雁洋鎮。為了進一步提升球隊實力,俱樂部還吸收一些梅縣籍的優秀運動員,同時與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合作,引進其預備隊的球員補充隊伍。
  • 【本地】南粵增添第六支職業足球隊,廣東良和堂成功衝乙
    東莞麻湧鎮體育協會從2013年開始狠抓足球青訓,利用當地的中小學資源,逐步搭建起多支青少年足球梯隊,在省內和國內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 2016年10月,廣東融易創新投資集團為未來5年共注資650萬,與麻湧鎮U15、U12、U8等3支青少年足球隊共建合作,組建「東莞麻湧融易足球隊」。 同時,深圳市足球俱樂部與東莞麻湧鎮體育協會籤定戰略合作協議,麻湧U17足球隊550萬轉會深足,從此走向職業化道路。
  • 杭州2022年第4屆亞殘運會會徽、口號發布
    央廣網杭州3月23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胡昊)23日上午,杭州2022年第4屆亞殘運會(下簡稱杭州亞殘運會)會徽、口號正式向全球發布。下方是主辦城市名稱和舉辦年份的印鑑,會徽的整個格調、色系與亞運會的會徽相一致。「會徽在視覺上呈現積極向上的趨勢,符合『陽光、和諧、自強、共享』的辦賽理念,並承載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體育精神。」亞殘組委副秘書長、杭州市副市長陳衛強表示,殘疾人運動員超越生理障礙的勇氣和信心,充分展現了他們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
  • 「四三三」接棒「華南虎」,延續梅縣職業足球之火
    為此,梅縣區結合實際,專門制定訓練計劃、備戰方案和「保三爭一」的目標,組建了男、女足共10支隊伍,備齊、備強教練員,於7月20日起在原華南虎足球俱樂部訓練基地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訓練。「前期,我們詳細制定了訓練計劃,以6天為1個周期,分5期開展集訓。每天早上6∶30至8∶00、下午4∶30至6∶30進行戶外訓練,中間則進行戰術教學,或給學員做暑假作業。」
  • 第四屆甘肅省大學生運動會會徽、會歌、吉祥物、獎盃、獎牌發布
    第四屆甘肅省大學生運動會會徽、會歌、吉祥物、獎盃、獎牌發布會徽和和 夢夢獎牌獎盃  每日甘肅網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曹勇)記者6月22日從河西學院了解到,由甘肅省教育廳
  • 奧運會會旗交接在即 紀念品明日上市發售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北京冬奧組委特別推出了多款會旗交接紀念特許商品上市銷售,包括徽章、郵折、購物袋及貴金屬紀念章等,兼具收藏性和趣味性。比如會旗交接紀念徽章,使用了一個可活動的滑雪人物造型,可在胸章的迷你軌道內進行滑行,生動且趣味十足,寓意賽會主辦城市的轉換;而產品本身採取了鑄造、仿琺瑯和彩印等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方式,產品做工精美。
  •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會徽和吉祥物發布(附資源下載)
    體育部長納赫拉維在發布會上向媒體介紹說:「全新的標識將體現『亞洲能力』,以反映並推動印尼走向世界。同時印尼作為東道主將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和對亞運會做出的成果。」1949年2月亞洲體育協會宣告成立,並確定第一屆亞運會於1950年新德裡舉辦。其後新德裡亞運會組委會迅速成立。但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還未癒合,剛剛獨立的印度共和國沒有巨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持亞運會。
  • 銳克全面贊助廣州足協梯隊 力挺民促會兩大賽事
    網易體育成金朝6月14日報導:6月13日正值銳克體育用品公司喬遷之喜,同時銳克體育也宣布全面贊助廣州足協各級梯隊。廣州足協非常重視運動隊伍的建設,積極推動市青少年足球隊與職業足球隊在人才輸送等方面的合作,保障後備梯隊的輸送銜接工作卓有成效。同時,加強市屬各區級體校隊伍建設和社會各類足球青少年培訓,大力支持廣州市青少年足球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