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男子桌球世界盃半決賽,現役大滿貫馬龍在1:3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艱難逆轉張本智和殺入決賽。整個過程,馬龍贏得並不輕鬆,甚至是有些被動。那麼一向被球迷們稱之為「六邊形戰士」、「戰術大師」的馬龍,為何與年僅18歲的張本智和打得如此費勁呢?實際上仔細觀察的話,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來,馬龍的球早就被張本牢牢算死、鎖死了!
與小胖打張本不同,馬龍的進攻屬於「連珠炮」型的,正、反手的銜接進攻十分流暢,靠一板強於一板的施壓來最終殺死對手。而樊振東喜歡「一板過」,小胖單板暴抽的力量是張本難以抵擋的,因此「硬碰硬」張本比小胖還差一個級別。但對於馬龍這種「連珠炮」最好的辦法,就是破壞你的「連珠效應」不給你連續衝擊的機會。半決賽一戰,張本就堅決貫徹了其父給予的建議,那就是在馬龍習慣性地靠擺短來控制對手時,讓張本智和直接暴挑馬龍的反手、中路、正手斜線三個點。
由於張本的暴挑帶有搏殺性質,出手絲毫不猶豫,因此挑打的質量非常高。比賽中,馬龍想數次通過擺短來控制張本,繼而在張本擺短冒高之後連續反衝。但這種策略,早就被張本和他的父親算死,馬龍只要一擺短,張本就立馬先暴挑起來,挑的位置、落點比較分散,讓馬龍都有些左右難顧及。在自己「連珠炮」都難以形成的狀況下,臺內擺短頻頻被張本直拉挑打得分。遠遠到了不馬龍喜歡的相持環節,張本在臺內就把馬龍的這套戰術搏殺掉了。
去年世界盃半決賽,張本智和就在馬龍右膝有傷的情況下,觀察到馬龍正手的移動不是很靈活,就頻頻用反手快變直線來得分。而今天,張本把這一戰術如法炮製,再次取得奇效!馬龍的習慣性套路是,反手相持撕住對手之後,側身用正手來殺板!而這一套路恰恰又被張本和其父親算死!張本的強項技術在於反手,隨著他邁入成年,張本反手強相持的力量、速度有增無減,且穩定性有顯著提高。反手相持打陣地戰,張本完全無懼馬龍,甚至還有些上風。在相持之後,靠速度壓制住馬龍側身,張本突然變一板馬龍正手直線,這個戰術今天屢屢奏效!
在2019年之前,樊振東一直被馬龍的各種技戰術套路所壓制,並以14負4勝的交手紀錄完全處於下風。小胖破不了的套路,但張本卻分分鐘就能「看死」馬龍!這點真是讓人細思極恐。馬龍出道多年,成為各協會選手研究的對象,但像張本智和摸馬龍摸得這麼清楚的,應該還沒有第二個。賽後,馬龍在採訪中自己了說道:「張本很喜歡打我的球,可能他覺得打我的球路比較舒服。」張本不但但是舒服,而且是變得十分堅決。與馬龍僅反手相持一板之後,張本就毅然決然地快變馬龍正手正線!已經見慣了大世面,經驗豐富的馬龍甚至在思路上往往還得跟著張本的節奏走。
在1:3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馬龍沒有一丁點退路。在關鍵分暫停之後,他也改變了發球、放棄了臺內控短,而是全力上手去衝擊張本智和。能讓一個大滿貫放下身段,幾乎是發揮120%的能力去全力一拼,張本今天已經是一個勝者了。兩個人鏖戰至決賽局,馬龍依然堅持的是搏殺策略,主動上手。而在開局階段他的正手暴衝卻張本輕鬆借力擋了回頭,馬龍暴衝之後都沒有辦法回位,而只能看球被張本擋死。張本之所以喜歡打馬龍,就是馬龍單板質量、力量不足「一板過」殺死張本,不像樊振東、梁靖崑那樣殘暴,一板能打穿張本!張本知道剛成年的他與馬龍拼力量絕不是上策,於是他採取了借力打力的辦法。馬龍你來搏我,只要封住你的落點,你就回位的機會都沒有了。
鄧亞萍在今天也表揚了張本有個突出的點:一個是馬龍正手暴衝之後,張本增強保護意識,能夠連續擋回頭球;第二是反手相持之後有能力快變馬龍正手空檔;第三個是臺內挑打的質量、落點破壞了馬龍以往的連續進攻。正是得益於這三個點的發揮,張本智和才把大滿貫馬龍逼到了背水一戰的境地。也僅僅是由於決勝局張本的失誤率有所增高,馬龍這才逐漸拉開比分,艱難逆轉取勝。通過今天一戰,我們能夠感受到張本智和確實能戰勝馬龍的能力、實力。大家贊同這個看法嗎?
對於明年東京奧運會張本是否還有更大的提升呢?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