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2時35分,三角聯圩裡港排澇點照明燈熄滅,接到消息後,因施工路面開挖車輛無法通行,胡長華徒步3公裡從淦坊排澇點走到裡外施工點,仔細巡視照明線路,1小時後迅速處理故障,排澇現場的燈又重新亮起來了。因擔心照明線路存在隱患影響施工效率,胡長華再次檢查起現場的應急照明線路。
胡長華(前一)帶領黨員突擊隊隊員們緊急架設防汛臨時照明線路,安裝燈具。劉跑跑 攝
胡長華,42歲,是國網永修縣供電公司三角供電所黨支部書記、客服班班長。平時他話不多,總是低頭做事,黝黑的臉上滿是認真。
防汛責任大於天,怎麼重視都不為過。經歷過1998年洪水的胡長華,充分認識到防汛抗洪中電力保障的重要性。「當時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直接全部拉停線路,鄉裡一片漆黑。」回憶22年前的那場洪水災難,他心中滿是遺憾。
7月7日,高考開考,家有考生的胡長華卻與黨員突擊隊隊員們趕往三角聯圩。他剛接到政府通知,要求儘快為防汛圩堤架設臨時照明線路。面對汛情,胡長華帶領黨員突擊隊17人奔赴三角聯圩防汛抗洪一線,連續作戰5天,順利完成架設圩堤照明線路45.1公裡,安裝照明燈具1800餘盞,在圩堤上築起一道道「光明防線」。
胡長華(中)在三角鄉排澇用電線路水淹區域放置警戒浮標,用繩索固定,築起安全防線。劉跑跑 攝
5天後的晚上,三角聯圩新建區大塘坪鄉防汛責任段潰堤,洪水呼嘯著朝三角鄉湧來,當地政府緊急組織群眾轉移。而一道難題隨之擺在面前——是該果斷主動停電還是繼續保持供電?2.3萬恐慌的群眾需要光明,但蹲守運行線路存在的風險太多,設備損壞,線水安全距離,甚至是蹲守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協助受災鄉鎮居民撤離,胡長華逐級匯報,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保障群眾轉移照明用電。胡長華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冒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無畏逆行,不懼危險衝鋒在抗洪救災第一線,帶領共產黨員們涉水將線路設備進行斷電,做到人員撤離完一處,停電一處,全力確保撤離後的停電斷電工作,確保不發生電力人身安全事故。直至次日凌晨5時,隨著鄉抗洪指揮所最後一盞燈熄滅,胡長華才與黨員們一起撤離,供電所也不幸淪陷在洪水中。
哪裡有任務,黨旗就飄揚在哪裡;
哪裡有險情,戰鬥堡壘就在哪裡。
失去辦公地點後,胡長華並沒有撤出三角鄉,而是與隊員們在三角鄉地勢較高的圩堤上租一間民房,繼續堅守在抗洪搶險一線,為圩堤上的用戶搶修復電,為抗洪作業點搭建照明線路。胡長華父母的房子離供電所只有200米遠。大水來時,他只來得及給父母打個電話讓他們撤離,就一直緊盯現場,在抗洪一線堅守。
哪裡有任務,鐵軍精神就在哪裡。
7月24日,氣溫高達35度,毒辣的太陽「烤」驗著員工,胡長華與縣消防救援大隊隊員,乘衝鋒艇沿著昌九快速通道被淹區域來回運送重達500斤的警戒浮標,放置在預定位置,並用繩索固定,為保持平衡確保安全每次只能運送兩個,即便如此也因負擔太大衝鋒舟只能緩慢前進。
為確保當日天黑前能築起安全防線,胡長華不顧中午烈日當頭,爭分奪秒放置固定警戒浮標,工作服被汗水溼透緊貼在身上,汗水順著臉頰不斷流,施工進度卻絲毫不受影響。經過一天的艱苦奮鬥,一段長3公裡由50個警戒浮標組成的安全防線被築起,三角鄉排澇點電力可靠供應得到保障。
在回供電所的路上,胡長華接縣政府通知,今晚部分抽水機開始抽水,需要供電公司為三角聯圩3個排澇點施工現場提供臨時照明用電保障,顧不上休息,胡長華立即趕赴抗洪搶險一線……
作者:鄧恢平 劉跑跑
編輯:王萍
校對:王安琪
萬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