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流傳下來好多處世之道,其中一條就是莫貪意外之財;貪小便宜容易吃大虧。說的是來路不明的錢財不能貪,也不要老想著貪別人點小便宜,貪小便宜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就如下面故事中講的那樣,只是為了一個包裹導致全家被害。
明朝成化年間,永昌有一戶人家,家中有四口人一對夫妻加上兩個孩子,家主姓白字德才,白德才此人從小就喜歡佔別人便宜,小時候去私塾上學,同伴們都帶著午飯,白德才只帶一雙筷子。等到了中午別的小朋友打開各自的飯盒吃飯,這時白德才就可憐兮兮的對他們說自己家裡窮,中午沒有飯吃,小朋友們看他可憐,紛紛把自己的飯食勻一點給他。幾乎天天如此,後來教書先生知道了這件事,特意去他家查看,發現並非像他說的那樣連飯都吃不起,就把這件事告訴他的父母,沒想到他的父母非但不感到羞愧卻以此為豪。教書先生無奈的對他的父母說:貪小便宜容易吃大虧,好自為之吧。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白德才到了該娶妻的年齡,卻因為愛佔小便宜的名聲無人願意嫁給他。白德才父母給了媒婆大筆銀子,請求媒婆給他介紹一個。媒婆左思右想忽然想到隔壁村子有一個姑娘模樣俊俏,也是因為愛佔小便宜沒有人願意娶她。這兩人到是挺「般配」。媒婆把那姑娘的情況跟白德才家人一說,白德才當即表示只要肯嫁過來,定好好待她,並表示貪小便宜不是缺點而是大優點,貪小便宜的人是會過日子的人。
就這樣白德才娶了老婆,婚後兩人在村子外的官道邊上開了間茶館。兩人除了愛佔小便宜的毛病外,日子也算過的順利,過了幾年還添了兩個孩子。
某一天,茶館外面來了位騎著馬的大漢,這位大漢穿著武林中人的短打衣服,生的虎背熊腰,臉上有一道刀疤,背上背著一個包裹。這位大漢一下馬就讓白德才,趕緊給馬上草料,又要了點吃的。白德才看這大漢一臉兇惡樣子,不敢怠慢,連忙給馬準備草料,並讓自己的老婆趕緊上飯菜。
這大漢很快吃喝完畢,留下銀子騎上馬飛奔而去,白德才剛想坐下休息,突然看到那位客人的包裹忘在凳子上沒有拿。白德才想打開包裹看看裝的什麼東西,又怕客人忽然回來發現自己偷看包裹。於是把自己的老婆喊出來,讓她到門外看著,自己打開包裹看見裡面有一些銀子,還有一封密函。白德才想把銀子據為己有,他知道那位客人肯定會回來找尋。他便把包裹埋在茶館後面的大樹下。
沒過多久那位大漢果然騎馬回來,大漢下馬,跑進屋裡,看著空空如也的板凳和桌子,氣急敗壞的問白德才:可否見到他丟下的包裹。白德才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回答道:並未見過包裹。大漢威脅的又問了幾遍,白德才依舊一口咬定沒見過。大漢無奈說道:「只要你把包裹還給我,裡面的錢財都歸你,我只要那封信,那封信如果在你手上,會給你帶來殺身之禍」。白德才猶豫了一下,依舊矢口否認。白德才心想:如果我把信給他,就證明我拿了他的包裹,他會放過我才怪,一看就不是好人。
大漢無奈之下,只得離開。離開之前再一次叮囑白德才如果拿了包裹,千萬記得把那封信燒掉。白德才發誓沒拿包裹後,大漢騎馬離開。
三天後的晚上,白德才想著風頭應該過去了,就到茶館後的大樹下挖出那個包裹,他鬼鬼祟祟的把包裹拿到屋裡,回想那大漢說的話,正要把信燒掉,忽然上鎖的房門被從外面撞開,進來十幾個身穿黑衣的大漢,一名大漢奪過白德才手裡的信,呈給後面的一名青年,那名青年拆開信,看了一眼點了點頭,並對眾大漢做了個手勢,眾大漢把白德才的老婆和兩個孩子帶到這名青年面前,這名青年開口問白德才:「這封信別人可曾見過,」白德才嚇得說不出話跪在地上搖了搖頭。那名青年揮了揮手,一名大漢一刀砍在白德才老婆頭上。青年又問了一遍。白德才看著自己的老婆躺在血泊裡,用力的一邊磕頭一邊說到:「我沒有看過那封信,也沒讓別人看過」。那名青年衝著眾大漢再次點了點頭,眾大漢舉起了刀向白德才和兩個孩子砍去。
白德才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不就是貪圖那點碎銀子嗎!為何這些人卻要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原來那封信是地方官員收集西廠誣陷朝廷官員的證據,準備秘密呈給言官的。結果被一時貪念的白德才截了下來,闖進他家的是沿途追擊那名大漢的西廠眾衙役。信沒送到,白德才也因此賠上了性命。
故事雖然簡陋,但是傳達的思想卻是明確的,莫貪意外之財,莫貪小便宜結果到最後可能吃更大的虧。
覺得好請關注小編,覺得不好請點讚,臊著小編,小編臉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