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水平很高的情詩,看似寫花實則句句寫人,無愛字卻飽含深情

2020-12-11 美詩美文

唐朝作為我國詩歌發展的一座高峰,大詩人可謂是比比皆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等,而在這些詩人中李商隱可謂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其他詩人寫詩或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靈感迸發,或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反覆推敲。但是李商隱寫詩卻是刻意求「美」,不管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玉生煙」還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都能讓人感受到他對於美的追求。

而在李商隱的眾多詩篇中,大多都是纏綿悱惻的愛情詩,而且詩中所表達的大多是愛情中的憂愁,而且時常寫的隱晦迷離,讓後世之人難以索解,就像《錦瑟》一詩。不過當李商隱遇上美好的愛情,他也能寫出言語簡單直白,卻飽含深情的愛情詩。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正是這樣一首詩,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李商隱這首水平很高的情詩。

《贈荷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首詩的創作時間正是在李商隱新婚那一年,新婚燕爾,你儂我儂,自然免不了情話綿綿,哪怕是李商隱這樣的大詩人也不能免俗。李商隱的老婆叫王晏媄,也是一位能文會詩的才女,所以李商隱便寫了這首情詩送給她,整首詩看似寫花實則句句寫人,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

這首詩起首兩句寫的是世間花葉所受的不同待遇,花被栽種在金盆中被人所欣賞,卻沒人在意葉子落地化為塵土,兩者可謂是不相匹配。起首兩句其實描寫的也是時間很多的男女,雖然在一起,但是並不般配。這也為了後文詩人的綿綿情話作了鋪墊。

中間兩句則是描寫荷花荷葉的特別之處,「世間花葉不相倫」,但是紅色的荷花開合之際,綠色的荷葉也隨之卷舒,兩者可謂是相得益彰。在這裡荷花荷葉其實說的就是李商隱和他的夫人,荷花的相得益彰也正是表達兩人的般配,可謂匠心獨具,果然沉溺在愛情中的李商隱也是為情話高手。

最後兩句則是寫出了詩人的美好期望。荷花荷葉相互映襯,可謂美好至極,那麼有什麼是讓人擔心的嗎?那無疑就是荷花凋零,荷葉枯萎了,一想到就讓人傷感不已。其實這也是詩人對於他和夫人之間感情的擔心,害怕他們之間的感情隨著時間而慢慢褪色,那樣的情形想想都是「愁殺人」。詩人這麼寫其實就是為了表白心跡,希望兩人能夠一直恩愛,不要有「愁殺人」的那天。

其實這也不是李商隱第一次拿「荷」來寫愛情,在他和王晏媄熱戀的時候,他也曾寫下一首《荷花》,用來描寫自己追求階段對於愛情的期待和兩人約會時的你儂我儂。所以在讀這首《贈荷花》時,大家也可以結合《荷花》一詩,這樣無疑更能體會到李商隱字裡行間的深情,也更容易理解這首《贈荷花》。

相關焦點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這讓筆者想到上一個像她這樣,充滿爭議的女詩人:趙麗華。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全文無一「松」字,卻句句有松
    全文無一「松」字,卻句句有松,句句彰顯了松的形貌、品格、精神。同時,字裡行間也塑造了一個抱志守節、傲然不屈的君子形象。 寫松即寫人,它正是這首詩表達水平的高妙之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商隱的這首《題小松》: 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
  • 一首流傳千年的9字情詩,出自不識字莽夫之手,蘇軾寫三首詩點讚
    從先秦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中的絕美,到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悽美,再到北宋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入骨,背後都沒有為世人傳頌的纏綿,只因這些字句道出了深藏在你我心中,卻言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而經久不衰。本期這首被稱為史上最動人的9字情詩,背後的也不過是一份再簡單不過的夫妻情深。
  • 李商隱的情詩寫得纏綿悱惻,這首《板橋曉別》意境悽美,句句感人
    可見李商隱是一位多情之人,正是由於多情,才讓他的愛情詩別具一格,只用三言兩語,便是寫得很深情。如果有過愛情經歷,再讀李商隱的愛情詩就會發現,他的每一首都很感人,譬如這首《板橋曉別》就寫得很深情,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李商隱極為巧妙地把戀人之間離別之時的複雜的心境,還有那份依依不捨的無奈,用細膩的筆觸寫得很傳神。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尤其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現實生活中的李商隱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愛得真誠,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使得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隱這首詩水平很高,開篇的疊字句讓人立馬感受到了他的悲痛之苦,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雖然身處外地,但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詩人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盡了人生的無奈,明明思念故鄉,可是又無法回去,這也是詩人最為痛苦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整首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 最會寫情詩的人李商隱,用2句詩道盡相思之苦,卻經常被我們誤用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頌揚愛情的詩作很多,有過甜蜜和酸楚,才能讓愛的感覺更加深刻。用詩歌傳情、傳意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而李商隱就是一位最會寫情詩的詩人。李商隱是晚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他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代表了晚唐詩歌的最高成就。
  • 李商隱婚前寫給妻子的詩,以荷花襯託感情,真誠深情,令人感動
    年少時期的愛情大多都無法修成正果,而他的妻子王氏才是他真正打算相守一生的人,可惜的是王氏早早的就病逝了。雖然他與王氏成婚的時間僅有12年,且因李商隱一直出門在外,夫妻之間也少有時間相處,但從李商隱的詩作中,我們就能得知他與妻子的感情很好,不然也沒有辦法寫出那麼多誠摯而又痛深情的作品。
  • 李商隱寫柳卻不見「柳」字,用筆溫婉動人,總像是在寫夢中情人
    寫的是柳樹,但是全文卻並沒有出現一個「柳」字,這體現出了詩人的別出心裁。李商隱也寫出過有關柳樹的詩歌,同樣也沒有出現一個「柳」字。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這就是李商隱的《贈柳》,一共40個字,句句都是詠嘆柳樹枝的婀娜多姿,卻沒有出現一個柳字。「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長安城的柳樹生長得十分茂盛,柳樹葉的顏色或明或暗都能展現出自身的光彩。
  • 杜牧的一篇神作,寫花卻不用一個花字,平淡中飽含唯美更驚豔千年
    唐朝是在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初唐有四傑,盛唐有李白和杜甫,晚唐有李商隱和杜牧(人稱「小李杜」),他們的文學造詣與李白與杜甫可以說旗鼓相當。說到杜牧,小編可是他的鐵桿粉絲,他的作品多以以詠史抒懷為主,有律詩有散文有絕句,其他形式多樣,而以七言絕句最為擅長。
  • 李商隱的一首動人的情詩,寫思念如春天的雨絲,不絕如縷
    思念是心中泛起的層層漣漪,因為有思念,有牽掛才會有那麼多動人的詞句。一首首思念的情詩觸動你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人情冷暖。今天給大家分享李商隱的一首動人的情詩《春雨》。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 才子在旅館裡賞雨時寫下名作,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紅了600多年
    古詩詞中也從來不乏對於雨這一經典意象的描寫,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筆下就有「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宋代大才女李清照也有「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這首元曲的作者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徐再思。徐再思半生顛沛,曾在外漂泊十餘年之久,這在他筆下的句子「十年不到湖山,齊楚秦燕,皓首蒼顏」便能窺見。而長期在外漂泊之人,總是會在雨天惹起無限愁思,徐再思這位才子也不例外。
  • 為什麼李商隱才是情詩之王?
    在這方面,裴多菲、泰戈爾、拜倫做得不錯,晚唐詩人李商隱,就是中國的裴多菲、泰戈爾,就算最鐵石心腸的人,看到他的情詩,目光也會變得柔和起來,中國詩人成千上萬,為什麼只有李商隱能寫出那麼高水準的情詩?孔子評價說,詩經裡的作品,寫的都是純愛呀,我喜歡!(「詩三百,思無邪」)到了漢樂府的《上邪》,愛情已經變成了一種信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16歲的李商隱高水平之作,僅20個字無一雨字,卻寫出一場絕美微雨
    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場煙雨讓世人品盡了東坡的灑脫;更有人喜歡韓愈的那場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如酥的不只是天街小雨,還有那一年的好春景。以上詠雨作,首首經典,堪稱千古絕唱。與它們相比,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李商隱的《微雨》雖知名度不大,但卻是高水平之作。一場微雨後李商隱寫下了這首詩,短短20個字無一雨字卻句句是雨,流傳了千年。
  • 情詩王子李商隱,愛情事業兩失意,只能在情詩裡享受甜蜜了
    一提李商隱,第一聯想就是他那些情意綿綿的愛情詩,在大夥的豐富想像力中,這傢伙的拍拖波折不知有多驚心動魄、盪氣迴腸。奇的是,除了原配,沒人知道李商隱究竟和誰怎麼樣地轟轟烈烈、死去活來過。千百年來,好事者對李商隱情詩的胡說八道可以堆滿半個圖書館,飛出來的口水足夠解決全球的缺水危機,但沒一個不是異想天開、自說自話。
  • 當愛已成往事一切再不復從前,李商隱回想過往,寫了一首傷感的詩
    這也正愛情所帶給我們的感動,還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大概經歷過愛情的人,那麼都能夠從中體會到。古詩詞裡面就有很多描寫愛情的作品,大部分都寫得很是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震撼。說起描寫愛情最深情的詩人,沒有人能夠與李商隱相媲美,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愛情詩,並且每一首都無比的深情。
  • 一首經典的詠雨詩,全詩無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淅瀝瀝下了千年
    導言:一首經典的詠雨詩,全詩無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淅瀝瀝下了千年。詩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財富,古人或悲或喜都能夠很好的利用詩詞來抒發出來,簡短而又富有節奏的詩詞老幼皆宜,深受後世之喜愛。自古以來,文人多悲秋,而雨作為陪襯,自然也走入了文人的視野當中。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唐朝女詩人戀上老師,冬夜裡寫一首表白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
    李億表面愛她,實際卻懦弱又薄情,而在李億之前,她還曾愛慕過另一位男子。 此人就是「花間派鼻祖」溫庭筠,也是魚玄機的老師。 她曾在冬夜裡寫詩向溫庭筠表白,如泣如訴,道盡思念之苦。
  • 詩詞大會考李商隱的失戀情詩,康震感慨萬千,單身的蒙曼一邊偷笑
    這話聽起來挺文雅,其實不過就是想說:李商隱的詩太隱晦難懂了。且不說那首號稱史上最難的《錦瑟》,就是那16首《無題》,就已經夠詩詞迷們喝上一壺了。筆者聽過不少對李商隱情詩的賞析,個人覺得最精彩的還是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第5季中一次講解。
  • 李清照寫過最懶的作品,全詩出現17個「花」字
    說到高度重複,並不是說李清照抄襲了前人的詩,而是說在她的詩中,一個字出現的頻率太高,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這個詞就是"花"字,從古至今,很多文人詠花,而李清照的這首詩,正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同名詩作一樣,被稱為"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