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復興:成都增就業十萬!北京有人賣小龍蝦3小時收入300元

2020-12-15 和訊網

「我們家小區門口的幼兒園為了自救,都擺攤賣彩色包子了,做得很漂亮,一般傍晚才出攤。」北京市民陳女士說。

近期,關於「成都地攤經濟復甦」、「武漢幼兒園開燒烤大排檔自救」等新聞層出不窮,一時間,擺地攤這種較為原始的交易方式重出江湖。地攤經濟更是兩度獲李克強總理「點讚」,據中國政府網,李克強總理6月1日在山東煙臺考察時再次強調,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地攤經濟到底對促就業、拉動消費有何作用?地攤經濟需要怎樣的監管思維?

2020年4月29日,北京,王府井書店擺出路邊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疫情期之「擺攤初體驗」

擺攤賣小龍蝦3小時收入300元

「現炒的小龍蝦,買一送一啦!」因為疫情影響,4月30日,休息在家的北京市民趙禾(化名)與其朋友開始了人生中的「擺攤初體驗」,賣起了小龍蝦,「我們取名為『蝦紀元』」。

「正好朋友也沒開工,我也休息在家,就想著擺一次地攤就當體驗生活。」據趙禾介紹,她們選址在小區不遠處的地鐵口,其實都是城市白領的她們開始根本不好意思開口叫賣,在三易「攤位」有了第一個顧客之後,反而比較放得開了,「本來也不是真的本著賺錢去的,目的性不強。」

4月30日,北京市民在地鐵口擺攤賣小龍蝦。 受訪者供圖。

趙禾說,「我們接觸到的顧客都挺隨和的,其中有一位大叔問我們是不是在創業,他買了一盒說支持我們創業,並給我們加油,其實還蠻感動的。」也有顧客買完回頭問,「你們每天都在這邊嗎?想吃再來找你們。」

但對於「地攤貨」,市民普遍警惕心比較強,也因此趙禾收穫了一些複雜的眼神,或質疑或好奇。有幾個年輕顧客上來就問,「這是什麼牌子的?」得到答案是趙禾她們自己做的,便揚長而去。當被問及小龍蝦的進貨渠道,趙禾介紹稱,「是當天朋友從旁邊的海鮮市場買的活蝦,加工而成的,其實比一般飯店的要更新鮮美味。朋友專門去江蘇拜師學過一段時間,味道也不亞於飯店的小龍蝦。」

「雖然是第一次體驗,但其實收穫還可以,一共賣出9盒(小龍蝦),收入三百元左右。」 趙禾說,自己跟朋友都很知足,笑著說,「我們自己把剩下9盒都吃了。」

她還告訴記者,「其實擺地攤可能存在環境汙染問題,所以我們從頭到尾沒有留下一點垃圾。現在國家開始倡導地攤經濟,而如果在家閒著也不妨體驗一下,或許還有一筆小小的收入。」

成都大連多地政策鬆綁「地攤經濟」

市民:小區外一條街都是賣菜的

華燈初上,很多城市的街邊小攤重出江湖,跟趙禾她們一樣,等著過路行人的「青睞」。

近日,成都、陝西、大連等多地政策鬆綁「地攤經濟」,劃分專門地段鼓勵秩序恢復地攤經濟,鼓勵失業、下崗等人群出門擺攤。

「去年我們小區門口那條路上還沒有擺攤的,但今年4月份開始,早上去上班就看到一條街都是賣菜的,都擺在人行道上,雖然有點擋路,但我覺得也不是很影響生活。」成都市民張女士對記者說道。成都市民潘先生也感嘆,現在路邊攤多得很,賣水果之類的小攤多得是。

5月31日,山東日照多種美食小吃助力夜經濟,東夷小鎮煙火氣回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政策背景是,今年3月份,成都即制定了「五允許一堅持」政策,主要包括允許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允許流動商販販賣經營及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等,極大促進了當地地攤經濟的盛行。

早在3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中,就已提及「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預留自由市場、攤點群等經營網點」。

5月份,中央文明辦也發布消息稱,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這無疑為城市逐步放開地攤經濟吃了一顆「定心丸」,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其中。

成都近2月增加就業崗位超10萬個

專家:地攤經濟「三低」特徵 促就業保民生促消費作用明顯

不只是增添了城市煙火氣,地攤經濟更重要的還在於解決了大量就業。部分走在前頭的城市已經「嘗到了甜頭」,據媒體報導,自3月出臺政策允許商販臨時佔道經營以來,截至5月21日,成都增加就業崗位超10萬個,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這無疑與今年政府力圖「保就業」的基調相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地攤經濟對於促就業、保民生、促消費作用明顯。第一,這種形式靈活方便,無論是對攤主還是對消費者來說,都很便利;其次,這種形式經濟實惠,攤主不需要租店鋪付很多租金,其經營成本會降低,反映到其提供的商品及服務上,成本也會下降,攤主及消費者都得到了實惠。第三,擴大了就業,從全國來看,地攤經濟能解決大量人員靈活就業問題。因此,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地攤經濟在保民生,穩就業、促消費中能發揮綜合功能。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也對記者解釋稱,地攤經濟本身具備「三低」特徵,第一,創業門檻較低,沒有門店租金的壓力,同時,對學歷及知識技能的要求也比較低;其次,經營風險較低,每個攤主的經營規模並不是很大,所謂的 「船小好調頭」,因此,即便是賣某樣東西不好賣,攤主也可以迅速調整方向;第三,商品價格較低。這其實豐富了商品供給的層次,照顧一些低收入人群的日常消費需求,也是一種實惠。正是由於這些特徵,地攤經濟對促就業有明顯作用。

「在促消費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地攤經濟能豐富商品供給層次,滿足不同人群消費需求外,其實還包括小商販們因為擺地攤,就業問題得到解決,有了收入來源,自然也會去消費。歸根結底,要想在短期內促消費,最根本還是要穩就業,地攤經濟正是有穩就業的作用。」付一夫表示。

東北證券研報數據則顯示,歷史上「地攤經濟」受到政策支持的階段主要為2007年3月和2017年9月,不過,從宏觀指標來看,失業人數在政策放鬆期有所減少,但社零提升不明顯。

廣東東莞工業區的書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追問1】

安全、衛生隱患何解?

分析:加強監管同時要擺脫「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循環

地攤重出江湖,有網友點讚稱「一個城市瞬間增加了許多生機」。但也有網友表達了擔憂,稱「臨時擺攤最怕的就是衛生問題和三無產品問題,若不小心吃了劣質食物很難追究責任。」

付一夫認為,地攤經濟不能完全放開,因為其仍有一些內在問題,比如佔道經營,會影響市容市貌及交通通暢;塑膠袋、泡沫等垃圾亂扔,會造成環境汙染;因成本較低,地攤上的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假冒偽劣、食品安全等問題,這些都是消費市場健康發展的隱患。

「因此,地攤經濟應該在一定秩序或一定容忍度內放開,同時,可以設計一套比較科學有序的制度來管理,對違規行為應及時、有方法且不粗暴地處理,但若出現嚴重的違規,罰款制度也是可以考慮的。」付一夫稱。

的確,從上述多個城市制定的政策來看,不僅允許流動商販經營,也給這些商販「定了規矩」,比如此前被總理點讚的成都,就制定了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要求及時恢復衛生環境,日產日清,同時,還建立了商販攤區擇優拓展機制,及時取消市民和商家都不滿意的攤區,引導一批優質商家、商販到自區,打造夜間經濟場景。

任興洲坦言,一直以來,一些地攤經濟因髒亂差和安全問題受到詬病。而成都的做法我認為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對攤區設置隔離欄,指導安全用氣等,避免佔用盲道等,這些做法既讓地攤經濟活躍起來,又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必要管理,使其安全有序地發展,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也考驗一個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其他城市也可以參考這種做法,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當地的管理規定。

「總的來說,政府主管部門和監管機構一方面要放寬準入,不能隨意取締地攤經濟;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管理,特別是對食品安全和操作安全問題要更加關注,不能一放了之,而是讓它們在合理的規範內發展。同時,要做好服務,將相關扶持政策落實到位,這樣地攤經濟才能擺脫『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循環,才能實現健康良性發展。」任興洲表示。

【追問2】

是否會影響實體門店?

專家稱會對同質商品店鋪造成衝擊

另外,也有人擔心,地攤經濟的盛行是否會對實體店鋪造成衝擊?一位網友就表示「受衝擊最大的還是那些路邊的小餐館、小超市,畢竟需求是固定的,這邊吃了一大口,另一邊就只能吃一小口了。」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彭波也認為,估計門店經濟會受到一定影響,一方面,網上購物的方式已經較大的影響到了線下消費,另一方面,地攤成本更低,也會對售賣同質商品的店鋪造成一定的衝擊。但我們也要看到,地攤經濟的放開更有利於擴大低收入群體的就業,解決基本生計,降低社會生活成本,有利於經濟的迅速恢復,在疫情及貿易戰帶來的疊加衝擊之下,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和權衡。

也有業內人士觀點認為,擺地攤賣東西和在門店鋪面並不完全重合,比如一些高檔服裝、化妝品,一般消費者都會去門店消費,而買便宜的衣服,則會去地攤消費。又比如請人吃飯一般會直接上門店消費,但自己一個人吃飯可能會選擇路邊攤,總的來看,地攤經濟會對路邊小餐館等同質消費造成一定影響,但對於有差異性的、略微高檔的門店衝擊並不會太大。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銘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學會這個麻辣小龍蝦,可以支個地攤賣麻辣小龍蝦
    每每到了夏季,街邊的大排擋都火爆異常,晚上約三五好友,一起吃著地攤喝著啤酒,聊著小天,生活如此愜意。除了燒烤之外,我想最受歡迎的就是小龍蝦了。現在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小龍蝦出了多種口味,麻辣小龍蝦,香辣小龍蝦, 十三香小龍蝦,蒜香小龍蝦,咖喱小龍蝦,但是還是「麻小」永遠是小龍蝦中的扛把子,最受大家喜愛,麻辣鮮香,令人慾罷不能。但,對於小龍蝦衛生狀況,大家一直很擔心,有人說:小龍蝦很髒,還含重金屬。野生的小龍蝦生長在稻田和臭水溝裡。
  • 地攤經濟火了!成都女子擺攤賺錢買車,江西小夥慕名來拜師
    張光榮是傅傅的徒弟,他在抖音上看到傅傅擺地攤的視頻,3月底直接從江西開了兩天車,來到成都學習擺地攤,現在在公司裡的線下擺地攤人裡,被稱為「地攤小王子」。對於擺地攤,他們有自己的技巧。傅傅正在地攤上「吼貨」早在3月15日,成都出臺「五允許一堅持」服務措施,在保障安全,不佔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衛生的前提下,允許商販佔道經營。作為全國第一個允許佔道經營的城市,成都的地攤政策,促進了數萬人就業,傅傅和張光榮便是這數萬人中的一個。
  • 新手擺地攤賣什麼好?適合擺地攤十大商品
    擺地攤上熱搜樂壞了一眾小販,專家們忙著研究這種現象,還不忘給它冠以「地攤經濟」的美名。雖然「地攤經濟」火爆,而且看起來簡單,但對新手來說,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比如進貨、時間段、人流點、產品特點等。那麼,新手如何擺地攤好呢?新手擺地攤賣什麼好?
  • 地攤經濟是什麼意思?地攤經濟合法化?地攤經濟點燃A股
    綜投網(www.zt5.com)6月4日訊  28日兩會閉幕,最後總理如期答記者問,在回答有關就業的問題時,總理說道,我們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範,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
  • 地攤經濟:城市的煙火氣太多是會嗆死人的
    最近地攤經濟很火,火成什麼樣子了呢?根據央視報導,《多地有序開放地攤經濟 大排檔業主:每天收入三萬元》!是的,你沒有看錯,是每天收入3萬元,即一月90萬,一年1080萬。其實我們和高富帥和白富美的距離只是差了一個地攤而已!
  • 地攤經濟與義烏小商品市場
    地攤經濟火了。最近看到各地開始允許地攤,鼓勵靈活就業,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靈活就業。談到地攤生意,很多人就想起來,以前擺地攤的,總是要被城管追著趕。攤販見到城管,就好像老鼠見了貓一樣。現在城管卻一個個地打電話聯繫以前的攤主,讓他們回來營業。
  • 觀經:請不要神化地攤經濟
    文 | 觀經者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觀經」)註:全文1500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可先閱讀或收藏,並與好友分享。近來,「地攤經濟」強勢復甦。李克強總理更是稱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確實,在如今這大環境下,地攤經濟是值得在一些城市大力提倡的。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後外需不行了,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
  • 8位攤主口述:有人三小時賣貨近400元,也有人一天只賺10元
    精明的老闆蹭起了地攤經濟的熱度,擺攤招聘或傳授擺攤秘訣;地攤經濟也燃至資本市場,A股零售百貨板塊、車企迎來一波行情;在微博上搜索「擺攤」,就能關聯到十多個話題,一場全民擺攤的浪潮正在湧起,包括成都、合肥、濟南、鄭州、長春、石家莊、青島、宜昌、陝西等27地已經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上海也將於6月6日啟動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時間將一直持續到6月30日。
  • 地攤經濟正火,如何給品牌折扣童裝地攤定位
    地攤經濟貨火爆品牌童裝也加入擺攤隊伍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克強總理6月1日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中國的生機。目前至少已經有上海、濟南、南寧、鄭州、南京、成都、合肥、廈門、陝西、遼寧、江西、甘肅、長春、杭州、長沙、石家莊、南寧、青島、宜昌、黃岡、德陽、攀枝花、廣安、南充、資陽、遂寧、彭州等27地紛紛明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要鼓勵發展地攤經濟。疫情影響之下,多地扶持「地攤經濟」主要是響應號召。
  • 從馬雲、柳傳志的擺攤往事,看地攤經濟值不值得All in
    四川成都也較早的放開了地攤的管理,允許人們擺攤賺錢,據說這一招就解決了10萬人的就業問題。成都也因此被貼上了一個「中國最有人情味的城市」標籤。在疫情的衝擊下,地攤經濟的出現,緩解了一些人的經濟困局。京東、阿里這樣的大企業,也紛紛施以援手,推出數百億的幫扶計劃,給予一些想要擺攤的小商販免息賒購的幫助。
  • 有人20萬美金買推特不到十萬粉絲的帳號,廈門驚現豪車地攤一條街
    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球經濟重啟的難度非常大,美國無限QE,目前中央已經表示不會跟隨美國無限QE,我們依然選擇保護人民財產,保證老百姓的收入不會像美國那樣出現貶值。
  • 觀瀾丨「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繁榮「地攤經濟」要謀長遠之治
    這幾天,「地攤」成了熱詞。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李克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時特別點讚了成都的「地攤經濟」。他說:「我們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範,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
  • 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成都地攤經濟觀察之一
    新華社成都6月4日電 題: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成都地攤經濟觀察之一新華社記者 李倩薇一排綠色「地毯」、20個固定攤位、每個攤位擺有一個黃色號牌……記者2日在成都市武侯區簇錦街道太平園中三路看到
  • 成都高顏值攤區火了,這裡的一個布玩偶賣到3000元,專業人士下場
    「曾以為地攤經濟是普通人的戰場,可是當專業人士下場後,普通人如何在地攤經濟中分一杯羹?」 ————編者語 有一條微博話題:#成都春熙路高顏值攤區#引起來我們青春十八的關注,接到任務分配,由我去探尋拍攝春熙路的這個高顏值攤區。
  • 最近地攤經濟火了!不知道擺攤賣啥好?這6種小吃深受大家喜愛
    最近地攤經濟火了!不知道擺攤賣啥好?這6種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這幾天「地攤經濟」火了,誰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城管不再追著小販跑了,而是打電話「深情」呼喚,擺地攤成本低時間還自由,簡直是一片藍海啊!許多地方紛紛開始發展「地攤經濟」,看得人躍躍欲試。這不就有一個成都小夥擺地攤賣麵包,一天收入600元,三天結識了女朋友,看的我很是眼紅啊,這小夥他賣的麵包有3甜的,鹹的,奶油的,10元6個,20元15個,顧客可以按照自己喜歡搭配,每天來買的人有很多,基本上兩,三個小時就能賣光了,一天能收600元,還找到了女朋友,其實除了麵包這6樣小吃也賺錢,今天就給的大家分享一下大家都喜歡買的小吃!
  • 瘋狂的直播經濟,炙熱的地攤經濟
    來源:經理人傳媒旗下《經理人雜誌》 文 / 沈偉民直播經濟疊加地攤經濟所形成的兩股合力,對於促進消費、增加就業、提高民眾收入,乃至國民經濟,都是利好的新驅動力。特別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之下,中國經濟更需要激活內在的動力。
  • 地攤經濟到底是人間煙火,還是「網際網路煙火」?
    地攤經濟也迎來了繁榮發展時期,好多大佬利用擺攤實現了資本原始積累。例如聯想公司創始人柳傳志,早期就是靠著擺攤賣電子表、旱冰鞋、運動褲衩以及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在北京中科院門前擺攤賣東西。這時地攤經濟似乎成為對付病毒的一劑「良藥」,再次扛起經濟復甦,穩定就業的大梁。截至目前,超過30個市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從天眼查搜索「地攤」可以發現,不少做地攤燒烤的攤販連公司都已經創立,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差擺攤了。有意思的是,線下之物的地攤還沒起來,線上倒是先火起來了。
  • 政府鼓勵地攤經濟,老江湖告訴擺地攤需要準備什麼工具,請收藏
    最近ZF對佔道擺攤有了鼓勵的信號,成都地攤解決就業得到了誇讚。地攤經濟引熱議,經濟下行已是全球趨勢,這種情況下普通老百姓更應該多種收入方式來抵抗風險。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市場、企業、個體工商戶活起來,生存下去,再發展起來,國家才能更好!我們會給你們支持的」。地攤經濟開始火爆起來了,今天實驗貓就來給各位準備開始創業地攤的朋友們介紹一下地攤老江湖認為的地攤新手應該裝備哪些工具?
  • 地攤經濟歸來:擺地攤的笑了,租門面的「哭」了,買東西的樂了
    賣小吃的大叔 2020年,受疫情影響,神州大地在逐步全面恢復復工復產復學的同時,就業形勢嚴峻。 3月15日,成都出臺「五允許一堅持」服務措施,在保障安全,不佔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衛生的前提下,允許商販佔道經營。截至5月22日,成都全市增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全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秩序總體良好。
  • 搞活地攤經濟 讓城市更有煙火氣
    央視網消息:在今年兩會上,不少人大代表提出要激活「地攤經濟」「馬路經濟」活力的建議。而在兩會前,我國不少城市已經開始為「馬路經濟」「地攤經濟」鬆綁。這些城市的做法無一例外受到了好評,除了帶動大量人口就業,人們也感慨城市的煙火氣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