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陳樹生縱身一躍戳淚點 陳樹生歷史原型是真實人物嗎?

2020-12-14 川北在線網

《八佰》陳樹生縱身一躍戳淚點 陳樹生歷史原型是真實人物嗎?

時間:2020-09-01 12:20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佰》陳樹生縱身一躍戳淚點 陳樹生歷史原型是真實人物嗎? 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電影《八佰》守衛四行倉庫戰士陳樹生在自己給母親的遺書當中所寫的話。身為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士,從開始包圍四行倉庫開始,就已經抱著與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決心了。為了抵

  原標題:《八佰》陳樹生縱身一躍戳淚點 陳樹生歷史原型是真實人物嗎?

  「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電影《八佰》守衛四行倉庫戰士陳樹生在自己給母親的遺書當中所寫的話。身為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士,從開始包圍四行倉庫開始,就已經抱著與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決心了。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陳樹生不惜捆綁著手榴彈從四行倉庫的六樓一躍而下來包圍倉庫。最終,他以殲滅日軍十幾個人小分隊的壯舉,真正詮釋了自己的拳拳愛國心。而他用生命來保衛四行倉庫的偉大之舉,也讓陳樹生這個名字永遠的留在了世人心中。

  在電影《八佰》中,鄭愷飾演戰士陳樹生。雖然這一人物的戲份不多,出場時間也較少,但是其縱身一躍的壯舉給許多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陳樹生,1916年出生在湖北利川。在他18歲時,當時的中華大地戰火紛飛,很多年輕人在很小的年紀都選擇去參軍,來保衛自己的祖國。陳樹生也不例外,於是他也去參了軍。

  而後,陳樹生進入國民革命軍第88師,被編入補充團第一營。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這時的陳樹生經過了3年的軍旅生活,已經成為了一名 的戰士,而後,陳樹生被升任為二連二排四班副班長。10月份時,謝晉元接到上級命令,需要掩護88師撤退到上海郊區。

  於是,謝晉元率領部下四百多名戰士堅守在位於上海閘北區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陳樹生也在其中。日軍的進攻十分猛烈,但在四行倉庫的戰士僅僅有四百多名,敵我力量十分懸殊。在這種情況下,四行倉庫保衛軍能夠生存的可能性極小,而四百位戰士們也是非常明白的。於是,他們早早的就把自己的遺書寫好了。

  而陳樹生就寫下了那八個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沒有一個母親願意白髮人送黑髮人,陳樹生知道自己的犧牲為給母親帶來巨大的打擊。但是,在民族危亡面前,自己的生命根本就算不了什麼。用生命來守衛祖國,是兒子我的願望。

  他希望母親在看到這份遺書時,知道報效祖國是自己的最大心願,他想讓母親知道自己的犧牲是為了自己心愛的祖國,他想讓母親為自己感到驕傲,也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撫慰母親。

  在當時的上海,四行倉庫是 一塊屬於中國軍隊守衛的國土。四行倉庫守衛軍也就成了一支孤軍。在這種情況下,謝晉元組織了一支敢死隊,挑出 有勇氣和犧牲精神的士兵,親自率領,以備隨時和日軍決一死戰。而陳樹生就在這支敢死隊裡。

 

  10月28時,四行倉庫守衛軍與日軍的戰況進入膠著狀態,日軍為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就偷偷組織一組十幾個人小分隊,潛入四行倉庫之下。在那裡,這些日軍拼命地挖掘牆洞,企圖在牆洞內安裝 ,從而進行爆破,來使牆坍塌,以便自己軍隊的進攻。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四行倉庫戰士們集中火力,拼命開火。

 

  可是,這無法抵擋日軍行進的腳步。四行倉庫的存亡危在旦夕。看到自己誓死保衛的四行倉庫面臨著如此危險的境況,作為敢死隊員的陳樹生就往自己的身上綁了四五顆手榴彈,拉著了引線,從六樓直接就跳了下去,炸死了十幾個日本軍。陳樹生以其無畏的勇氣,無比熱忱的愛國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四行倉庫最堅實的屏障。戰場上,那義無反顧的背影,令謝晉元流下了眼淚。

 

  他欽佩這個年僅21歲的青年人身上的英雄氣概,感動於他為國家敢於獻出生命的大無畏精神。而也正是有像陳樹生這般的戰士,讓他相信他們的戰士定能夠保衛住四行倉庫這在上海的最後一片國土。

 

  陳樹生的壯舉,向世界上其他民族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展示了中華兒女身上的無畏精神。而也正是有無數個向陳樹生這般勇敢而忠誠的愛國將士,向世界人民表明,中國不會亡。

 

  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英雄,使英雄能夠成為英雄之人的是他內心那永遠不會枯竭的愛國熱情。而陳樹生捨生取義的一躍,留給我們的是一個英雄的背影,一顆永遠跳動的愛國之心。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八佰》陳樹生歷史原型:留八字遺書從六樓跳下,炸死十幾個日軍
    《八佰》陳樹生歷史原型:留八字遺書從六樓跳下,炸死十幾個日軍文/無計讀史「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四行倉庫戰士陳樹生在自己給母親的遺書裡所寫的話。而為抵擋日軍的進攻,陳樹生不惜從四行倉庫的六樓跳下,來保衛四行倉庫。最終,他以殲滅日軍十幾個人小分隊的壯舉,真正詮釋了自己的拳拳愛國心。而他用生命來保衛四行倉庫的偉大之舉,也讓陳樹生這個名字永遠地留在了世人心中。1. 年少有為,忠誠愛國心在電影《八佰》中,鄭愷飾演戰士陳樹生。
  • 《八佰》:戰士抱著手榴彈跳下樓,為什麼不直接扔手榴彈?
    《八佰》:戰士抱著手榴彈跳下樓,為什麼不直接扔手榴彈?想必不少朋友都被被新出的電影《八佰》刷屏了吧?我也是這兩天才看,的確是一部很好的抗戰電影。這樣的橋段很多人認為過於戲劇化,其實不然,這是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而這位烈士的名字就叫陳樹生。要知道,在抗戰時期有敢死隊的存在,而陳樹生就是當時敢死隊的一員,為了國家跟人民的利益,他舍小家為大家。可能很多人會好奇,為何是那麼要人綁著炸彈跳下去,難道直接用火力壓制不行嗎?
  • 電影《八佰》為何爭議那麼大?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票房贏家就是《八佰》了,從八月份上映到現在已達到了30億左右的票房了,但這部電影從上映開始就引起了人們巨大的爭議,為何爭議那麼大呢?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先從電影本身說起,電影叫做《八佰》重點講述的應該是戰士,但這部電影更大的重點是側重在歐豪飾演的端午,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張譯飾演的老算盤,而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些是什麼人,當初都是逃兵,後來才被抓到四行倉庫。而其中端午等人在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之後,才終於醒悟,開始上陣殺敵,而老算盤從始至終想的就是逃跑,而他也如願地從四行倉庫出來了。
  • 八佰票房破10億,四行倉庫成網紅打卡點,客流量是之前2倍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成為了影迷的熱門"打卡"地點。有些觀眾來了解歷史,有些觀眾來感受銀幕外的真實事件。日前,《八佰》主演之一的俞灝明也來到四行倉庫紀念館參觀留念。在電影中,俞灝明飾演上官標誌,是謝晉元的主要助手。作為影片主創之一,他更是感慨良多,在社交網站上寫道:"當年倉庫只有'八百'人,而今天的倉庫外有人。"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裡曾駐紮452名將士英勇抵抗日軍進攻。
  • 如果你覺得《八佰》的人肉炸彈不真實,那《金陵十三釵》呢?
    《八佰》【如果你覺得《八佰》的人肉炸彈不真實,那《金陵十三釵》呢?】《八佰》票房馬上突破20億了,成為電影院復工後的首部20億級大爆款。然而,從一開始,《八佰》就伴隨著各種爭議,至今未絕。四行倉庫是座銀行的倉庫,很堅固,守軍也很頑強,日軍偷襲不下,發起最猛烈的強攻。日軍祭起鋼板陣,想從四行倉庫的西牆爆破,炸開倉庫大樓。
  • 《八佰》中國版斯巴達300勇士 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引起熱烈的反響,這樣一部抗戰影片真實地還原了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以謝晉元為首的五二四團八百勇士們堅決抵抗日寇的滿腔熱血和抗戰到底的決心,或許影片的場面不夠恢弘,但是絕對震懾人心。影片《八佰》開篇中的斷壁殘垣令我想起《鋼琴家》,一座座在戰火中無情毀滅的城市和橫屍遍野,一片荒蕪……這一切無不意味著兇殘的侵略者對他國家園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無情摧毀。《八佰》中五二四團的勇士們又何嘗不是滿腔熱血只為驅逐倭寇保我家園,在與日寇的一次次英勇交鋒中表明誓死不退和抗戰到底的決心。
  • 票房大賣的電影《八佰》文案寫作
    很多人看這個電影的時候心裡頭總會有些無法言說的感情,讓人激情澎湃,就像電影裡面有些臺詞,讓我們銘記於心,再次回想的時候,讓人熱淚盈眶,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講一下《八佰》這個電影裡臺詞的詳情:最近八佰這部電影真是票房大賣,《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 看哭了,電影《八佰》為何如此催淚?
    《八佰》給了我強烈的情感衝擊,讓我覺得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我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捨生取義」的意義。
  • 電影《八佰》,網友吐槽糟點多
    8月17日,電影《八佰》在鄂南通城縣點映。這部以抗戰時期淞滬會戰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真實故事編劇的電影,因「八百壯士」中大多為通城男兒,一下子點燃了當地人觀影熱情,當天,通城狀元國際影城的3場點映影票全部售罄。「片子裡通城話一說,我就心裡一熱。」
  • 八佰現實中的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歷史背景結局
    八佰現實結局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抗戰期間,國軍戰士死守四行倉庫的事跡,向我們展示出革命英烈們英勇不屈、不畏強敵的精神。但是在現實中,這些英雄們的結局卻有點落寞,今天小夏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八佰》壯士在現實中的結局。
  • 每日一影評|英雄的群像——評電影《八佰》人物形象塑造
    全片採用IMAX 攝像機拍攝,運用大量長鏡頭渲染戰爭的真實性,擦肩而過的子彈,耳邊炸開的炮火,緊繃神經的戰士,給予觀眾極致體驗,音樂的烘託下悲壯的犧牲直擊淚點。但區別於《戰狼》這樣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八佰》沒有真正的主角,或者說每個人都是主角。影片對人物的塑造尤為注重,無論是正規軍悲壯的犧牲,雜牌軍逆境的成長,還是租界民眾意識的覺醒,都在體現人物鮮明的個性。
  • 《八佰》一部讓硬漢落淚的牛片
    《八佰》整劇製作精良,高度還原,從籌備到上映花了十年時間,經費一度短缺到只剩下3000塊錢,導演管虎為之嘔心瀝血,所有參與製作的幾千號人,都不辭勞苦。張譯、歐豪的哭戲讓人動容,尤其是鄭凱飾演的陳樹生,綁上手雷從樓上一躍,喊了一聲「孩兒不孝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這一幕就是全片最大的淚點,這一跳撕開了殘酷煉獄的序幕。現場的觀眾眼淚崩不住,幾乎哭溼了口罩。一度讓人忘記了演員本身,能記住的就只有「四行孤軍」和那句「來生再見」。
  • 八佰:重回歷史的「現場」
    文章原題:八佰 - 長夢白馬踏江海文 | 樂一狸 像一場曠日的持久戰,史詩級電影《八佰》終於升起第一柱狼煙。時隔14個月,整裝重來的八佰壯士為久旱的電影業,降下復工的重磅甘霖。這場罕見的被圍觀戰事,讓八佰壯士的事跡,擁有真實可考的見證者,這也成為影片最為動人之處:用一個個小人物,掀起歷史的積塵,並以水、陸、空、遠、中、近等不同視角,還原了戰爭慘烈的現場感。
  • 《八佰》中陳樹生為何要抱著手榴彈跳下去,而不是直接扔下去?
    陳樹生綁著炸彈跳下去之前日軍已經靠近樓體並且打好窟窿埋上了炸藥正準備後退引爆。由於當時日軍拿的鋼板比較厚,子彈根本打不穿,手榴彈扔上去之後會被彈開,常規打擊根本無法對日軍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敢死隊隊長陳樹生情急之下想到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身體砸開鋼板,用手榴彈將這些日軍給炸死。
  • 《八佰》: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
    看過電影《八佰》真的給予了我心靈以極大的震撼,這不僅僅是因為它那精良的製作,更是因為電影中那令人動容的愛國情懷,在這過程中,淚水也好幾次打溼了我的眼眶。故事發生在蘇州河岸,河的一側是列強保護下的租界,河的另一側是受日軍不斷侵略的中國領土,而這八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的四行倉庫。河對岸的人們或許還在安詳地喝著咖啡,但是河這邊的戰士卻在流血犧牲,一河之隔卻訴說著不同人的命運。在這一河下,四行倉庫的一舉一動都被觀察著,這是一場被圍觀的戰鬥,它也因此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 6天破13億票房的電影《八佰》,是否真的值得一看?
    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作為疫情解除警報後的第一部電影,自正式上映以來,票房連破紀錄。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票房節節攀升,但口碑卻不斷下滑,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批《八佰》的被罵漢奸,誇《八佰》的被罵走狗。
  • 再看八佰和金剛川,終於明白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八佰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和普通人面對戰爭時的恐懼,非常真實。人們一開始不明白為何要有張譯演的那個逃跑的慫瓜老算盤,覺得這是在抹黑軍人和人民。但其實這就是面對強大又殺戮成性的日本兵時,很多普通人的真實反映。
  • 《八佰》填補了中國電影的一處空白,太需要一部優質的二戰大片了
    這段戲份是由真實的歷史改編的。 這個身影,實在是太男人了。 首先就藝術性足夠真實的殘酷戰爭場面,還有《八佰》算是二戰期間國內的戰爭題材來說,這部影片就值得一看。 並且,作為中國人就應該看一看那些同為人的小人物是如何成為英雄,怎麼樣的捨生取義為了守護家園而做的犧牲才換回現在美好生活的,現在能夠和平的生活是如何的來之不易。 這個民族值得我們熱愛。
  • 投稿|《八佰》觀後感
    好男兒當投身於軍旅,如八百壯士一般,豪情萬丈,精神昂揚不滅,心中有國家,有大愛,方能為人民心中之英雄。觀完八佰,心中無限悽涼,更是怒吼連連。如電影之中何香凝那句話一般:「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心中感慨良多,可恨!可悲!可嘆!首先,影片於一開始就引入戰爭中一些荒涼的景象,採用冷色調將戰爭的殘酷襯託的淋漓盡致。
  • 《八佰》歷史考據:孤軍怎樣抵抗日軍攻擊?黃曉明特派員有原型嗎?
    一、激戰:「八百壯士」是怎樣打退日軍進攻的?人肉炸彈是真的嗎?由於日軍火力過於強大,四行倉庫外的外圍防禦在接火後不久就被放棄,但電影中有個細節是真實的,那就是孤軍士兵在放棄的地堡中預埋了手榴彈,等到日軍進入後,用繩子一拉,一下就有四五個日軍被炸死了。 孤軍全部撤回四行倉庫後,日軍蝟集樓下,又被樓上的「八百壯士」用迫擊炮彈和手榴彈投擲,最終只能狼狽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