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藥業商譽減值致業績首虧

2021-01-19 騰訊網

商譽減值,歷來是上市公司懸在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2021年1月4日,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生藥業」,002317.SZ)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20年虧損3.8億-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2億元。而這是眾生藥業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業績虧損。

眾生藥業對此解釋,由於子公司業績不達預期,眾生藥業擬分別計提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先強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強藥業」)、控股子公司廣州逸舒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舒製藥」)以及全資孫公司廣州糖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糖網科技」)商譽減值準備為7.4億-7.8億元、0.8億-1億元、892萬元。

要注意的是,眾生藥業大幅預虧的原因主要來自先強藥業的商譽減值。先強藥業在2017年業績承諾期滿之後便出現淨利潤下滑的跡象。然而,眾生藥業僅在2019年對其計提商譽減值0.4億元。

不乏投資者質疑,公司是否存在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以調節利潤?

1月14日,眾生藥業證券部方面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相關會計估計判斷和會計處理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以前年度已足額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不存在通過計提大額減值準備對財務報表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

商譽成「傷譽」

伴隨高溢價併購而導致的巨額商譽,為企業後續業績埋下隱患。

2015年,眾生藥業在財報中記錄,醫藥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的整合發展成為趨勢,以調整產品結構、完善產業鏈、擴大規模效應等為目的的企業間併購重組或將成為今後一段時期行業的主旋律。

當年,眾生藥業推出了上市後投入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2015年5月,公司以12.7億元現金收購了先強藥業97.69%股權,同年10月再以0.3億元收購先強藥業剩餘2.31%股權,共計13億元。

根據雙方約定的業績承諾條款,2015年-2017年扣非淨利潤分別為0.86億元、1.22億元、0.83億元,即扣減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不低於2.91億元。

令外界未料到的是,業績承諾期剛過,先強藥業便出現業績變臉的跡象。

記者梳理發現,先強藥業2017年淨利潤為0.86億元,直至2018年淨利潤近乎腰斬,僅有0.45億元。要注意的是,眾生藥業並未於2018年對先強藥業計提商譽減值,而是在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0.41億元。2020年,眾生藥業對其計提的商譽減值高達7.42億元。

由此,不乏有多位投資者在股吧平臺對先強藥業有所質疑。2020年1月5日,有投資者提問,「公司2015年花費了13億元收購先強藥業,到現在淨資產僅為5.3億元,且先強藥業的研發也沒有任何的亮點,收購先強藥業對於公司來說是否有必要?」

對此,眾生藥業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先強藥業是珠三角地區為數不多的具備原料藥研發、生產能力的製藥企業之一,以代理制營銷為主,其產品均為化學藥,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管線。先強藥業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未來,先強藥業在滿足集團內部創新藥及高端仿製藥配套原料藥研發與生產需求的同時,積極承接國內CDMO服務及拓展國際市場。

記者注意到,上述商譽減值事宜也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要求眾生藥業對比最近三年商譽減值計提情況,說明本次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的原因。

對此,眾生藥業坦言,2018年先強藥業業績較2017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先強藥業曾因環保異常被環保部門責令停產整改。

眾生藥業表示,公司不存在通過計提大額減值準備對財務報表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政策的疊加影響,國內醫藥行業終端市場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受此影響,先強藥業主要產品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和頭孢克肟分散片銷售急劇下降。頭孢克肟分散片在受到疫情衝擊的同時,還面臨未來國家帶量採購大幅降價風險。公司頭孢克肟分散片目前已經完成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藥學研究及生物等效性研究(BE),正處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補階段。

先強藥業另一潛力產品環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在2020年以前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2020年上半年同樣保持強勁增勢。但由於多種原因,2020年下半年該產品原料斷供。

「存續分立」被質疑

要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眾生藥業對先強藥業進行了存續分立,而此舉被外界解讀為有規避商譽減值之嫌。

公告顯示,眾生藥業將先強藥業擁有的製劑型產品生產批文轉至眾生藥業持有、統籌生產和銷售。另將部分土地資產注入新註冊成立的廣東仲強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仲強藥業」)。2020年8月23日,公司將持有的仲強藥業100%股權以人民幣9000萬元轉讓給上海雍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眾生藥業看來,根據公司戰略規劃,為剝離閒置土地、回收資金而完成本次交易。本次交易有助於提高公司資產使用效率,優化公司產業布局,有利於公司盤活存量資產。

不過,有部分投資者對此提出異議,剝離製劑型產品後,先強藥業2020年上半年僅實現營業收入0.39億元,淨利潤0.04億元,利潤下跌幅度近90%。

外界質疑,先強藥業經存續分立後,業績是否將不具有歷史可比性?

對此,眾生藥業回應記者,基於對內部資源的整合,提高資產運營效率的目的,先強藥業將部分土地資產注入新註冊成立的仲強藥業,分立後,先強藥業繼續存續。仲強藥業主要資產為土地。上述土地未納入先強藥業資產組,該土地的分立轉讓,不會影響先強藥業資產組。

目前,公司全資子公司先強藥業已經根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將其擁有的製劑型生產批文集中轉至集團公司持有、統籌生產和銷售。按照MAH制度轉移至集團的先強藥業製劑,該部分銷售仍計入先強藥業資產組。

產品青黃不接

實際上,仿製藥帶量採購已是常態化趨勢,化學仿製藥已然進入微利時代。

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2019年財報顯示,眾生藥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6.92億元、19.64億元、23.81億元、25.31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4.14億元、4.20億元、4.36億元、3.18億元。

從產品構成來看,中成藥和化學藥對營收業績貢獻最大。2018年-2019年,化學藥銷售的金額分別為7.85億元、8.89億元,同比增加了13.23%。而中成藥銷售的金額分別為13.14億元、14.22億元,同比增加了8.19%。

然而,2020年上半年,中成藥和化學藥營收大幅下滑。化學藥銷售的營業收入為2.77億元,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1.07%。而中成藥銷售的營業收入為4.36億元,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0.31%。

除此以外,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涉及的商譽減值的企業中,眾生藥業終止了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鹽酸雷尼替丁膠囊、熊去氧膽酸片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研究工作。

目前,眾生藥業正處於原有產品體系受到衝擊,而創新藥收益「還在路上」的轉型陣痛期。眾生藥業未來的業績增長點是什麼,創新藥方面的進展如何?

對此,眾生藥業方面回應記者,在眼科、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及老年性退行性病變布局仿製藥品種,構建公司未來兩三年內的新增長點。公司已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品種十多個,有8個產品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包括鹽酸二甲雙胍片、異煙肼片、頭孢拉定膠囊、氫溴酸右美沙芬片等,部分產品屬於首家通過,具有和原研藥競爭的基本能力。

在創新藥研發管線方面,截至目前已有6個一類創新藥項目及2個改良型新藥項目完成臨床前研究工作,均獲得臨床試驗批件或臨床試驗通知件,分別處於臨床研究的不同階段。其中,創新藥ZSP1273Ⅲ期臨床試驗已正式啟動,預計新藥上市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源。

眾生藥業方面向記者提及,近年來,公司每年提取銷售收入6%以上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2017年-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25億元、1.48億元、1.50億元。

相關焦點

  • 鷹眼預警:長榮股份商譽減值6.61億致首虧 資本性支出高
    商譽減值6.61億元致上市後首虧 毛利率下降報告期內,長榮股份的歸母淨利潤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940.9%和1086.8%,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5%,淨利降幅遠超營收。主要系長榮股份本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共7.03億元,其中商譽減值損失6.62億元,長榮股份表示,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力群印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力群」),由於2019年底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度煙用物資採購項目中未中標,且雲南中煙相關業務在深圳力群所佔業務比重超過70%,導致深圳力群未來業績不確定性較大,故對其商譽計提減值,對淨利潤產生影響。
  • 安科生物:產品被列為抗疫藥品 商譽減值致業績預減
    在投資者關係交流平臺上,安科生物稱,除了上述三個產品給公司業績帶來積極影響,目前公司其他藥品經營受疫情影響較小。商譽減值致淨利腰斬目前安科生物形成了以生物醫藥為主軸,以中西藥物和精準醫療為兩翼「一主兩翼」協同發展的橫向一體化格局。
  • ...打包」轉讓三家子公司:業績下滑或致商譽減值 現金流已捉襟見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捆綁轉讓的公司均面臨業績下滑而計提商譽減值的風險。與此同時,合力泰的現金流也已是「捉襟見肘」。公告顯示,合力泰擬掛牌轉讓業際光電100%股權、珠海晨新100%股權以及平波電子100%股權。
  • 佐力藥業年報業績預增超2倍 1.3億元商譽暗藏危機
    來源:電鰻快報原標題:佐力藥業年報業績預增超2倍 1.3億元商譽暗藏危機《電鰻快報》文/ 米萊佐力藥業(300181.SZ)淨利潤預計增長兩倍多,在連續大幅下降幾年後,該公司的業績迎來了兩連漲。然而,近年來的多次併購讓該公司「積攢」了1.3億元的商譽,未來商譽的減值風險有可能將拖累該公司的業績。
  • 商譽減值潮來襲 中小創年報業績雙雙跌落
    據相關統計,中小板公司2018年的商譽減值規模約為350億元,創業板則可能達450億元。若剔除商譽減值因素,2018年中小板業績較2017年下降7%,創業板業績較2017年下降11.5%,降幅均明顯收窄。
  • 商譽是什麼?商譽減值是什麼意思?
    股市操作有很多的術語是大家需要去學習的,最近很多的股民朋友問我什麼是商譽減值。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商譽減值是什麼意思?商譽減值風險是什麼?  商譽要計提減值損失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合併時,它是購買成本超過被合併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減值是指對在合併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
  • 心臟支架丟標「後遺症」乍現 信立泰對子公司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斌 12月13日晚,信立泰(002294.SZ)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對全資子公司蘇州桓晨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桓晨」)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83億元。相應的,信立泰2020年度的淨利潤也將減少2.83億元,一下子虧掉了前三季度的淨利潤。
  • 杜坤維:上市公司商譽因何需要減值又該如何的防範
    即使在業績補償期內通過各種手段完成業績承諾,但是併購資產已經是心力枯竭,一旦承諾期一過,就會露出真實面目,業績大降並不是少數案列,而是多如牛毛,商譽減值也就跟著而來。保千裡是一個典型,中達股份保千裡電子借殼重組。
  • 數知科技預計計提商譽減值約56億至61億 多家子公司由盈轉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梁辰)一系列危機下,12月23日晚間,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38.SZ,以下簡稱「數知科技」)發布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暨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提示性公告。多家公司牽涉其中,其中三家公司前九個月由盈轉虧。
  • 業績大幅預減 亞寶藥業進入陣痛期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 姚倩)近日,亞寶藥業發布業績預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19年淨利為500萬-250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0.86%-98.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2.58億-2.78億元,同比減少
  • 商譽都是什麼?商譽減值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2018年年報,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商譽減值。因為上市公司商譽總額在總資產中佔比較種,相關部門從核算角度給出了新要求和規定。於是2018年上市公司集體針對商譽進行減值,於是就有了2019年1月的「商譽集中減值」。商譽是怎麼形成的?
  • 1.28萬億,A股商譽巨雷炸響!這家公司一把減值60億,虧掉總市值
    原標題:1.28萬億,A股商譽巨雷炸響!這家公司一把減值60億,虧掉總市值!多信託踩雷,2021年有牛市嗎?券商激辯三大主線!從商譽佔總市值比例來看,截至12月24日收盤,有3家企業商譽規模佔總市值比例超過了100%,分別是海航科技、錦泓集團、數知科技,比例分別為214.40%、138.66%和121.64%。2021年有牛市嗎?
  • 順灝股份「斷頭」:計提3億商譽減值,95後接任董事長
    來源:貓財經順灝股份2019年業績預告披露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1.53億元至1.9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1億元,可見是業績踩雷了。而事實上,在2019年前三季度表現還不錯,實現淨利潤達到7334.79萬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5.01%。
  • 「重要公告」多家公司因計提商譽減值預告虧損 金正大終止回購公司...
    【眾泰汽車:計提商譽減值60億 2019年預計淨虧損60-90億元】眾泰汽車預計2019年淨虧損60-90億元,去年同期盈利約8億元,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60億元左右。【金冠股份:預計2019年淨虧損11.7億元-11.75億元 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5.7億元】金冠股份公告,預計2019年淨虧損11.7億元-11.75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1.96億元。本報告期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5.7億元。
  • 安潔科技商譽減值損失的另類操作
    本刊特約作者 林一大/文2018年是上市公司商譽集中爆雷的一年,不少上市公司因為商譽減值損失計提導致巨虧,然而安潔科技(002635.SZ)卻不一樣,商譽減值損失越大,業績反而越好。2月28日,安潔科技發布業績快報,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57億元,同比增長31.0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47.75%。
  • 奮達科技受商譽拖累虧19億 能否借智能可穿戴風口重新上路
    原標題:奮達科技受商譽拖累虧19億 能否借智能可穿戴風口重新上路 摘要 【奮達科技受商譽拖累虧19億 能否借智能可穿戴風口重新上路】一方面,淨利虧損19億董事會內戰計提大額商譽連收問詢函
  • 萬達體育:2019營收利潤雙降+2.54億歐元商譽減值背後
    來源:智通財經APP去年在一系列的「讓步」之後,萬達體育(WSG.US)仍「喋血」納斯達克,受多重因素影響,上市首日低開後暴跌35.5%,並且在隨後的20天內持續下跌。智通財經APP觀察到,近期萬達體育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業績公告,營收利潤雙雙下滑,而因為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未來一年的業績或將再次蒙上陰影。
  • 商譽減值風險不容小覷
    年報預報股商譽減值風險不容小覷2018年度已落下帷幕,A股上市公司也正忙著預告年終「成績單」。商譽減值風險無疑是2018年難以避開的一個話題,這也成為多數預虧或預計業績同比大降的上市公司心頭之痛。
  • 支架集採「失利」 信立泰計提商譽減值2.83億元
    本報記者 伍月明 廣州報導12月12日,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立泰」,002294.SZ)發布公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11月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未中標影響,全資子公司蘇州桓晨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桓晨」)未來經營盈利情況受到不利影響,且不利影響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由此,信立泰將對蘇州桓晨計提商譽減值2.83億元。
  • 貝爾生物擬創業板上市:業績增長較為穩健,商譽減值壓力猶存
    從財務數據來看,貝爾生物經營業績的增長較為穩健。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由1.52億元增長至2.2億元,歸母淨利潤由761.58萬元增長至6214.27萬元。對比同業上市公司,貝爾生物的業務收入規模相對較小,不過公司產品的毛利率高於同業平均水平。需要注意的一點,貝爾生物的控股子公司之一賽維生物,近些年來處於經營虧損狀態,公司面臨一定的商譽減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