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館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眾包平臺

2021-01-15 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加快兩岸高校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落實國家文物局《關於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促進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應我館陳斌館長邀請,12月9日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以下簡稱「高應大文產系」)翟治平主任,李穎傑教授、高應大文產系校友會邢聖得會長,一行三人蒞臨我館參觀指導!

參觀結束,我館陳斌館長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翟治平主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協議規定,由我館向高應大文產系提供可供開發的館藏文物資料,並負責整合文博界資源,積極開拓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眾包市場。高應大文產系依託我館文物資料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並組建專業的工作團隊,整合臺灣高校和設計類機構豐富的設計資源,與我館共同搭建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眾包平臺,開拓文博市場。

(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書)


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簡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KUAS),簡稱高應科大、高應大或高應,是一所創立於1963年,位於中國臺灣省高雄市三民區的國立科技大學。現擁有「電資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等四個學院、五個博士班、十九個碩士班、十一個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十八個系、以及二個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第3055期文化產業評論 隨著文博單位如火如荼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制約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是否享有權利?館藏單位能否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館藏單位就藏品能夠授權第三方何種權利?
  • 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博物館 攜最新文創產品集中亮相服貿會
    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前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感受文化傳播的魅力。從前「高冷的」博物館通過精美、賦予內涵的文創產品,讓大眾感受到文化傳承。展區匯聚了眾多開發試點博物館最新文創產品開發成果,讓觀眾可以一站式「看遍各館特色」,感受文化魅力。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故宮一馬當先 博物館文創開發井噴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開發和營銷方面,故宮有其秘訣——抓住文創衍生品要依託IP打造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喜好的特點。「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有著「皇帝也賣萌」屬性的商品整體年營業收入可達數億元。同時,故宮還與名創優品等企業進行跨界合作,開發出各類故宮IP商品,收益不菲。值得注意的是,電商平臺成為博物館向消費者推廣文創產品的重要渠道。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成立
    近年來,臨汾市博物館「學古不泥古,創新不離宗」,以文創工作為抓手,依託本地文化資源和館藏文物,先後開發推出了陶寺龍盤、金藏記憶、晉國文化、雕版記憶、壁畫記憶、平陽古陶等六個系列數十餘種文創產品,贏得各界一致好評。
  • 沒有大流量文創產品很吃虧 博物館文創人要抱團找馬雲「說事」
    當天下午,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舉行,來自沿黃九省的28家博物館負責人圍繞「文旅融合與博物館文創發展」,「黃河文化賦能博物館文創發展」,「博物館ip授權的創新實踐」,「博物館藏品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四個話題,為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大英博物館文創產品線上熱銷 背後「推手」竟然是這位「靖哥哥」
    記者了解到,大英博物館和故宮的文創產品設計與銷售出自同一家公司,皆為中書控股旗下的「藝蓮公園」文創電商平臺。中書控股集團創始人李亞鵬也曾在節目中坦言公司在為包括「故宮博物院」「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數十家國內外博物館做文創設計與銷售,把藝術文化用文化資源轉化的形式帶給大家。
  • 韻文博鑑與恭王府博物館籤訂IP授權協議,全面開啟文化創新創意合作
    2020年11月,恭王府博物館和韻文博鑑正式籤署IP授權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獨特優勢,通過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共享,開創恭王府文化與現代數字科技融合創新的前瞻性探索,進一步加強歷史文物資源的保護與傳播。
  • 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舉辦
    廣東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陳邵峰表示,本次大會是在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同時也是在構建非國有博物館文創領域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推動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業協同發展,深入挖掘和活化博物館的文物資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1000多家文創開發機構、3000餘件文創產品匯集成都,接下來三天有看...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 攝影 向宇12月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拉開帷幕。此次活動以「大文創·新文旅」為主題,包括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及四川文創精品推介、「天府文創大賽」、「四川文創集市」線上開市線下授牌、發布《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名錄》及中國文化和旅遊企業品牌價值TOP50榜單、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年會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大力挖掘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動文博創意產品研發,有利於從供給側優化供需關係,用更多高品質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博物館文創在中國尚處於起步探索的階段,但從世界範圍看,國際知名博物館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營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文博創意產品相似的旅遊紀念品行業的蓬勃發展亦可帶來啟發。
  • 文創產業發展 文創產品提升 將西昌「打包帶走」
    近年來,西昌市整合文化旅遊資源,促進文創產品開發,圍繞文旅融合品牌打造、推出節日慶系列、火把節系列、民族文化系列、非遺系列、鄉村旅遊系列等5大類、30多個大型文化活動品牌,200餘款帶有特色民族文化元素、傳統手工藝品的文創產品,提升了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旅遊體驗和檔次,助推了全域旅遊的發展。
  • 大嶺文化衍生出100多件文創產品!大咖齊聚永思堂論文脈、品文創
    、龍舟文化、宗祠文化、民俗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元素和符號,設計開發系列文化創意產品。>實施番禺旅遊商品創意設計提升工程,鼓勵旅遊景點景區、文化文物單位、創意設計企業之間開展合作,創新開發生產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創產品,對優秀文創產品開發項目給予支持。
  • 深挖IP價值+跨界合作,湖北省博物館開闢「新文創」時代
    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介紹,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為該館文創特色品牌的打造提供了最大、最有價值的IP。圍繞編鐘開發的文創產品已成系列,有複製單鍾、雙層鍾、耳環、項鍊、鑰匙扣、明信片、筆筒等。其中楚隨交鋒飛行棋特點鮮明,王先福介紹,歷史上,楚國、曾(隨)國長期比鄰而居,上演了許多相愛相殺的故事。
  • 來設計你的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即將啟幕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無論你想用創意設計致敬歷史,還是想讓文物「活起來」賦能生活,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都能滿足你的設計「腦洞」。12月6日,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將正式啟幕。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天府文化 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發布
    由成都傳媒集團打造。東郊記憶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 是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園區、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名單。 3、川影「電影電視文創城」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落幕不到一個月,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又如約而至。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
  • 紅色文創產品為何沒那麼「火」
    惠鳴紅色文創是以革命文化為題材和對象所開發的文創產品。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文化形態和精神價值,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背景下,紅色文創在實踐上更加突出以革命戰爭和革命歷史為題材的「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
  • 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在京舉辦
    該活動由《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學會、中國鐵道博物館聯合主辦,本次鐵路文創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旨在推出一批「鐵」字號文化精品,搭建鐵路文創行業交流平臺,展示鐵路行業文創精品成果,交流鐵路文創設計心得,進一步增強鐵路文化的感染力、影響力,促進文創行業健康發展。新華網發
  • 珠海有福,第一福×陳家祠文創產品亮相珠海博物館,斬獲一眾好評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受主辦方邀請,攜與第一福合作開發的文創產品參加展覽。2018年起,第一福與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正式達成合作,第一福優秀設計團隊根據陳家祠內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青磚牆、青瓦、假山、魚池等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元素,以及裝飾時大量使用的蝙蝠、鰲魚、葫蘆、鹿角、壽桃、醒獅等題材,融入到文創產品的設計當中,開發設計出具有濃厚陳家祠特色的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