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肉身外,人還有魂魄。這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說法。這種說法認為,人的魂魄與肉身合二為一,魂魄一旦離開身體,人即會有性命之憂。而且,還有一類江湖術士,他們剪取人的髮辮並以此攝取其魂魄(即叫魂),而失去魂魄的肉身則逐漸萎靡不振,最終死亡。因此,一旦發生剪辮事件,民間必將出現叫魂恐慌。
一、叫魂案的起因
1768年初的時候,浙江德清縣東面城牆坍塌。縣令叫石匠吳東明帶領他的群對進行修繕。開工之後發現大米不夠,作為工頭的吳東明就回家購買大米。他剛回家就有一個叫做沈士良的人來找他幫忙。
沈士良的2個侄子對他不好經常虐待他,但是他沒有辦法。他聽說如果石匠在幹活的時候將別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然後貼在木樁頂部,然後鐵錘擊打木樁會有神秘的力量詛咒被寫下名字的人,被詛咒的人不是死去就是生病,這種做法民間叫做「叫魂」。
沈士良想請吳東明幫他詛咒他的兩個侄子。吳東明聽了後大驚失色,雖然他不會這種法術,但是他聽說過這個法術,但是如果自己和這樣的法術扯上關係到時自己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所以他將沈士良交給的官府。
雖然最後吳東明和叫魂沒有關係,但是他最不希望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百姓紛紛傳言說德清縣修橋的石匠有人從事叫魂勾當。而且各種叫魂版本開始流傳。謠言的流傳嚴重到什麼地步呢?
當時有一位德清縣的人離開家鄉去杭州發展,就因為他的戶籍就被認為他是從事叫魂的,被人送到了保正家裡,後來嚴刑拷打屈打成招說自己是叫魂的。還被逼編造自己害死了2個孩子,後來被移交縣衙審理的時候才發現他的供詞前後不搭,後來縣官給他洗清嫌疑。之後吳東明的副手以及一些人不斷的被捲入叫魂事件,後來雖然被證實了這些都是捕風捉影的事。但是從中可以看出大眾的恐慌心理,百姓的社會安全感幾乎殆盡了。
通過不斷的演化,故事開始變得有獨立性,叫魂的方法越來越詳細,好像說的真的似的。叫魂的作用演化成可以利用叫魂謀取利益報復自己的仇人。而叫魂要用到對方的實物,提到最多的就是被叫魂者的辮子。
叫魂的事件越來越變得不可控,而且在這事件中辮子是反覆被提及的東西,辮子這東西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他那根敏感的政治神經被勾動了。
二、辮子引起政治敏感
當叫魂的謠言開始不斷傳播的時候整個社會開始不安起來,因為叫魂直接可以取走人命。社會的不安引起了乾隆的注意,更讓乾隆放心不下是害怕這謠言之後是否有主謀想利用這一事件進行造反,特別是辮子的事情。
因為滿人剛入侵中原之時,為了強制漢人在政治上的歸順。當時頒發了有關削髮、衣冠與女子禁止纏足等相關法令,尤其是削髮最被統治者看重。他們要求漢人像滿人一樣前額剃光,後面蓄髮。這是漢人臣服的標誌。
削髮令剛開始的時候引起了漢人的強烈的反抗。辮子的問題成為了漢人誓死抵抗的有力的民族武器,為此滿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段回憶距離乾隆時代已經是很久了,但是乾隆很害怕有人想借用叫魂中辮子的問題勾起那段悲慘的回憶。
但是這樣的想法又不能名正言順地公開講,所以一開始辮子的問題官府和乾隆也只是當做一般的案件進行審理,但是隨著剪辮子的案件在全國開始蔓延的時候。乾隆再也按捺不住了。
山東有很多從事剪辮子的案犯,其中有2個乞丐的供詞讓官府已經開始害怕了。2個乞丐交代他們用迷藥灑在被害人的臉上,趁他們昏迷的時候剪掉他們的辮子。目的是供做法之用。
聽說精通法術的人可以利用辮子直接去人性命和錢財,浙江和安徽就各有一名僧人會這樣的法術,而且已經開始招收徒弟,勢力越來越大了。
富尼漢像乾隆報告說妖術的源頭雖然一個在浙江一個在安徽但是很可能是同一根源,他們手下去各個地方剪辮子可能並不是單單為了錢財,肯定還有其他目的。乾隆很贊同富尼漢的說法,於是下令各地官府立刻捉拿妖術主犯。
命令一發各地都抓了很多犯人,但是大術士仍舊逍遙法外。審理之後乾隆很失望這些人要麼被官府屈打成招要麼就是遭人陷害,要麼就是愚昧無知才從事剪辮活動。真正的和謀反相關的主謀一個都沒有。
到了10月底,歷時三個月的除妖行動已經讓所有官員疲憊,乾隆也是一樣。雖然乾隆勒令各地不允許懈怠但是大家心理都很懷疑是否可以抓到主犯。看出皇帝心思的軍機大臣建議停止這場鬧劇,但是為給皇帝一個臺階下就把沒有抓到主犯的原因歸結到各地官員玩忽職守上。到了11月初,朝廷叫停了除妖運動但是仍舊要求各省官員保持高度警惕。
到此為止整個叫魂事件告一段落,其實這場鬧劇是謠言引起社會騷動,但是有人利用騷動做一些不法之事謀取利益,但是大眾的不安心理和乾隆的政治敏感引起了蝴蝶效應才引發了這個社會的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