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90後的朋友們都有著一段被稱之為「非主流」的黑歷史。
在那段時間裡,誇張的衣服,蓬鬆的髮型,如果加上一對耳機,你絕對是街上最靚的崽。
而且聽著的音樂一定是,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幾個的歌,可以說霸佔了無數90後的音樂回憶的前三名。
張揚的個性,憂鬱的情歌,這些種種的一切也構成了一代人的青春。
當我們第一次聽到《玫瑰花的葬禮》的時候,認為這可能就是周杰倫的一首新歌,因為那時候我們還不熟悉許嵩。
當時很多人甚至因為這首歌到底是誰唱的而爭得面紅耳赤。
那時候的許嵩的情歌也在這樣的爭論中,緩緩生長起來。
誰也不會想到,這個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許嵩,會在後來的幾年裡,硬生生的壓制了如日中天的周杰倫。
01
有人曾經問過許嵩:「怎麼看待別人叫你第二個周杰倫?」。
許嵩的性格內向,但是說的話卻那麼簡單有力。
他內斂的說到:「不如只做好第一個許嵩」
其實許嵩和周杰倫一樣,自幼就開始學習鋼琴與古典音樂。
許嵩小時候
如果當時還不是許嵩或者周杰倫的鐵桿粉絲,真的挺難分辨出他們的音樂風格。
但是那個年代長大的你我都知道,凡是不能成為考試加分項目的行為,都是「不務正業」。
當然許嵩也一樣,唱歌並不能為他考試加分,也沒有像現在一樣,成功的路有千萬種,唯有努力讀書才是正確的道路。
所以許嵩也曾經因為這些原因,放棄過自己的音樂夢。
但是許嵩天生憂鬱的眼神,獨特的氣質,一顆閃亮的星星只是短暫的躲藏了起來。
大學時,閒暇時間總是讓他靈感爆發,心中的音樂夢也再次萌發出來。
大二時,他上傳了自己的第一首歌《飛蛾》,他細膩而婉轉的聲線,也很快徵服了那個年代喜歡傷春悲秋的90後少男少女們。
從那以後一個名叫VAE的二十出頭的少年,也慢慢被大家認識,逐漸開始引領網絡歌曲時代。
謙遜而低調,慵懶而憂鬱。
明明有著才華橫溢,卻不喜功名,就像那些凡塵俗世都與他無關。
作曲,編曲,作詞,演唱,都是他的名字,就像一個「獨行俠」一樣,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
這樣的他,也成為了90年代少年們叛逆期「對抗世界」的代言人。
《玫瑰花的葬禮》、《城府》、《素顏》、《廬州月》,這些充斥著我們的耳機,在大街小巷,甚至偏遠小鎮,都在哼著他的歌曲。
許嵩在90後的心中也越來越完美,卻也越來越朦朧。
大家也開始想像能夠唱出這樣音樂,這麼才華橫溢的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神秘的面紗。
這些歌曲的背後,是不是也隱藏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有人說他是因為女友,而不願意躋身名利場合,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與遐想。
但是許嵩自己面對著這些卻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因為創作者的一句不經意的話,都可能會抹殺聽眾們心中的那些美好。
既然這樣,不如就這麼神秘下去好了。
而許嵩也在無數少年們的朦朧中化身成了無數中形象。
02
2009年,許嵩發行了第一張個人音樂專輯《自定義》,他包攬了作詞作曲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雖然這張專輯被廣為傳唱,但是幾乎沒有唱片公司的推廣。
一年後,許嵩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尋霧啟示》,其中的那首《灰色頭像》獲得第4屆TX星光大典年度十大金曲。
這個少年,好像真的能夠滿足當時你我對於才華橫溢這個詞的幻想。
之後也為《天龍八部2》創作出主題曲《半城煙沙》,與何曼婷對唱歌曲《素顏》。
就在大家還在為許嵩的才華仰慕時,2011年,許嵩卻選擇了籤約了海蝶音樂。
當人們問他為什麼不繼續做獨立的音樂人,許嵩說:「因為海蝶可以滿足他對自己音樂的完全自由性」。
但是許嵩的這個舉動卻沒有得到他粉絲們的諒解,甚至開始反感,難道90後心中那個反抗不羈的年代,結束了嗎?
那個才華橫溢,獨立才子,也難逃被商業化嗎?
03
面對各種質疑與反感,許嵩也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或許人人都一樣,不管做得再怎麼樣,你還是難逃這個世界的規則。
不論你願意不願意,人活一世,不都是為了「名利」二字嘛。
許嵩也從一個「網絡歌手」轉變為籤約音樂人。
當大家還在惋惜和感慨時,許嵩發行了自己的第三張專輯《蘇格拉沒有底》,從一個獨立的音樂人變成了一個真正的「音樂人」。
如果在他身上還能找到什麼和其他音樂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不被娛樂。
雖然已身處娛樂圈,但是卻不喜悲娛樂。
他不參加綜藝,不炒作,也不立人設。
商業化這個詞,他接受了一些,但是也拒絕了很多,所以他並沒有真正的商業化。
黃家駒曾經說過一句話:「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再看許嵩所處的環境,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百花齊放的樂壇,誰都難免被諸多紛繁名利所誘惑。
在這樣誰都在向上的時代裡,你可選擇不被所謂的商業化,那麼你就只能泯然眾人矣。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音樂能夠更好的發展,許嵩雖然還是選擇了籤約海蝶,但是他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保留自己的完全掌握性。
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能夠輕易完成的,這或許也是許嵩選擇籤約的原因之一,公司畢竟是公司,能夠幫他解決很多他自己很難完成的事情。
曾經因為自己籤約的事情,惹得很多人的質疑,他沒有作出解釋。
直到許嵩說出,我們都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同類,而不需要獲得所有人的認可。
粉絲這才明白了,原來改變的他生活的方式,許嵩自己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初心,因為只有這樣他的音樂才能被更多人聽到。
從他的第三張專輯《蘇格拉沒有底》我們就能看出,他的影響力更大了,同類也更多了。
後來幾年的時間裡,許嵩這個名字幾乎都會出現在各種音樂榜的名單上。
彼時的他幾乎是流量頂峰,但是他仍然沒有選擇去參加綜藝,真人秀等等。
因為他只有對音樂純粹的愛,想要留住那顆只為音樂的心。
他說:「當世界足夠熱鬧的時候,需要多一些沉悶的人來平衡」。
結語:
2020年,許嵩的新歌《羨慕》推出十小時就衝上熱搜榜,評論也十萬多,在這之前的《雨幕》也是一經推出就佔據各大音樂榜榜首。
低調內斂的許嵩,用他的才華與聲音,成為了90後甚至00後心中青春的代名詞。
不參加綜藝,不需要宣傳,許嵩就這樣憑藉自己的實力,擁有著巨大的粉絲群體,在音樂的世界裡來去自如。
他參加的活動,可能只有他參加的十分之一。
如果不是和音樂有關,他一般都不會去參加。
他說:「我很抱歉對音樂之餘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也不擅長,有些甚至是排斥」
或許對於他來說,音樂,並不是賺錢的工具,而是一種內心訴說的方式。
可能這些種種的原因,許嵩不火了。
但他並不在乎自己到底火不火,他在乎的是自己的音樂,是不是還是純粹的。
在許嵩的世界裡,他並不想凸顯自己,他只想隱藏於音樂身後。
時間回到2009年,許嵩那首《自定義》,原來許嵩一直都在「自定義」著自己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