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智慧是知識凝結的寶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異彩。——印度
中國四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而且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影響範圍非常廣泛,在古代時期,我國絕對算得上是世界第一強國了,古代人的思想也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更加先進,就比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呈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樣一場空前絕對的學術盛世,各種思想流派交錯複雜,各有優缺點,而當時的世界上,恐怕只有古希臘文明可以與我們相提並論了。
史料:傳承中華文明
足以見得中國文化的底蘊是十分深厚的,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族的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中華文化不僅一直推動著中國在不斷前行,也對西方文明世界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很深刻的影響,很多古代歷史文化成果之所以被人們所熟知,主要是因為每個朝代都會編寫史書來記載當時發生的一些大事,而且這也是統治者所想看到的,畢竟每個皇帝都想讓自己的功績永載史冊,也正是因為這些史料,也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這些史料的存在,也才讓中國文明歷經千年而沒有中斷,其實剛開始,並沒有專門的人來特意記載和記錄某一件事,但後來人們意識到了記載歷史的重要性,因此後來專門出現了記錄和編寫歷史的官職,這樣的官職也都在歷朝歷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直傳到了今天,這說明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人們一直都是十分注重對歷史的傳承的,而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史官也記錄下了很多歷史事件,因此也出現了很多珍貴的史料,然而因為這些史料並不好保存,因此很多都已經流失了,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流失事件,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可以說是非常嚴重。
大量史料被當廢紙裝了一萬麻袋
這次流失事件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之所以說非常嚴重,就是因為它們曾經被當成了廢紙撞到了一萬個麻袋中出售,甚至還差點被毀滅,讓人非常的氣憤,而這些珍貴的史料之所以不被人重視,是因為這些史料並不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金銀珠寶之類的,只不過它也有自己的價值,因為不可再現性,因此它們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因為很容易遭到破壞,所以對於現在來說,它們更加的珍貴。
而那次嚴重的流失事件發生在晚清時期,當時的清朝內閣中所藏的檔案都是國家機密文件,只有少部分官職高的人才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機密文件,所以說清朝紫禁城內閣中的那些檔案都是非常珍貴的,對於後人研究明清歷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些檔案的發現,在當時絕對是重大的,而且非常轟動,當時的很多歷史學者都對此十分的重視,然而當時因為歷史背景原因,這批有著重要意義的史料檔案卻沒有被大多數人重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一起說說吧。
原來是在宣統元年,也就是1909年,當時的晚清政府為了修正內閣,決定將這些檔案全部當成廢紙裝進了一萬個麻袋中,並打算扔到庫房外準備燒毀,幸運的是,當時的清朝學部參事羅振宇聽說了此事,他憑藉著直覺,認為這些檔案一定不簡單,於是他就立刻前往進行了查閱,在查閱之後,羅振玉果然發現了這些檔案珍貴的地方,因為這些檔案中存著大連大哥明清史料,還有很多奏摺文書,對歷史非常重要,隨後羅振玉立刻請奏張之洞,要求停止焚燒,先由學部保存,因此,這批大量的史料才最終被保存了下來。
史料流失大半
再後來因為發生了辛亥革命,導致清王朝被推翻,所以當時由學部暫管的那批史料也最終交給北洋政府暫時保管,但因為北洋政府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所以他們對這批史料也沒有時間管理,最後只能交到博物館中暫存,並沒有派人專門看守,也就是因為在博物館中,導致這些史料沒有了任何安全性可言,所以很多人就對這些珍貴的史料動了歪心思,他們將一些自認為珍貴的文獻帶出去賣掉,又將其他的隨意破壞,導致這些文物的價值大打折扣,後來因為北洋政府資金短缺,所以他們乾脆講這些史料再一次當成廢紙賣到了紙店,用作造紙原料,而北洋政府也用這15萬斤的史料換了4000銀元。
當羅振玉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的氣憤,他立刻打聽這些史料的去向,甚至願意花當時兩倍的價格再次買回,而這些錢可以說是他當時的全部積蓄了,但即使這樣,仍有數萬件珍貴的史料流失了,羅振玉也只能在剩餘的史料中淘出一些珍貴秘稿史冊,隨後整理出了一份《清太祖實錄稿》,隨著這份稿子流傳開來,人們才意識到那批史料有多麼的珍貴,而一向只看重利益的北洋政府也從這批史料中看到了油水和價值,於是就打算再從羅振玉手中買回這批史料,但都被羅振玉拒絕了。
1924年,羅振玉知道自己沒有了足夠的能力來保護這批史料,所以只能轉賣給了當時的大收藏家李盛鐸,而李盛鐸當年還拿出了6萬件贈送給了溥儀,再後來,國家從李盛鐸手中又買回了這批史料,就這樣這批史料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幾易其主,最後也僅僅只有一半成功保存了下來。
結語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現如今,這批珍貴的歷史檔案已經被妥善保存在了中國歷史檔案館中,它們為我國研究明清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而被損失的那一部分也無法再找到,很多歷史事件也無法得到核實,真是讓人唏噓不已。而這些文物可以說比金銀珠寶還要珍貴,現在可能花十幾億都買不回來了,當初不知道珍惜,現在花十幾億都買不回來,這樣的結局真是讓人唏噓,所以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文化成果,不再讓它們受到損害,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評論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名人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