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的力量有多大?
WBA,IBF,IBO世界重量級拳王安東尼·約書亞,為了向拳迷們展示自己的拳頭威力,曾用拳頭去擊碎一塊厚度1釐米的櫥窗玻璃。
據悉拳王約書亞的這一拳要在500kg左右,在擊碎這塊玻璃後約書亞表示:「有時候所需要的只是一拳」,可見他對他的拳頭很自信。
可是你這一拳的力量也太輕了吧
拳王你對力量一無所知啊
王霸之力一出,對手螺旋「滾蛋」
閆芳
一根手指,點飛國外壯漢
堪稱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
馬保國
瞧見沒
這才叫實力,這才叫力量
諸位「大師」打著傳統武術的旗號,各種展示各種曝光,那是意氣風發,自信滿滿。
結果終於讓人找上門來,各種打擂臺,被別人挑戰:
「大師」想像中的擂臺賽
「大師」現實中的擂臺賽
「混元形意太極門」創始人馬保國,擂臺僅撐30秒,被業餘選手三度擊倒,甚至慘遭KO昏迷送醫
木叔也就是ps
賣賣創意
你們是演著演著,自己都信了啊
近些年,許多冒出來所謂的「傳武大師」,上躥下跳,讓「約架」、打擂臺與武術精神畫等號,讓傳統武術的認知形象和公眾接受度日漸式微。
其實
從來沒有假武術,有的只是真騙子
假大師不等於也代表不了中國傳統武術
上電視、打擂臺
馬保國、雷雷、呂剛、閆芳、餘昌華……等一個個奇葩的「傳武大師」,甚至只是「以醜為美」,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利益而進行的無底線的炒作。
所以
拳擊和傳武誰的拳頭硬
其實本就不是什麼難以回答的問題
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修身健體的文化,一個是以擊倒對手為目的的競技。
和拳擊以及現代搏擊相比,傳統武術訓練不成體系,學習效率太低,入門艱難,進階緩慢,很多傳武學習者訓練內容都太局限於套路、樁功等,真正的實戰對練少之又少,即使有對抗訓練的,密度和強度往往又不如拳擊。
現代拳擊運動已經從物理、生理等多個方面,把許多運動原理都研究得無比透徹了,一切都以適應實戰為目的,講究科學訓練,追求實戰對抗,摒棄花招,重視速度和力量,且理論通俗易懂。
傳統武術的發展方向並不以競技為主,但你要說它「沒用」,也算是一種對傳武的誤解。
UFC中國首位冠軍張偉麗,在很多採訪中都表示過,她不僅學過一些太極拳和中國跤,在訓練中會把中國傳統武術的精髓融入到現代搏擊裡面,比如太極的發力,詠春拳的理念。
說到底傳統武術和拳擊等搏擊項目,本身就是兩個領域的事物,傳統武術雖也有搏擊功能,但如今更注重修養身心。沒有可比性。
至於那些所謂的「傳武大師」,還是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