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後來人為你感嘆……」
當《愚公移山》再次響起,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
11月26日,在著名歌唱家付笛生的短視頻裡看到了曾憑藉《愚公移山》火遍大江南北的原唱江濤。
53歲的江濤精神矍鑠,穿著一件紅色套頭毛衣,跟付笛生同框合照,強大的美顏濾鏡支撐下,江濤嫩得像個小鮮肉。
跟面容鬆弛的付笛生比起來,江濤皮膚狀態更好,不知是不是因為瘦削一些的緣故。
跟付笛生不同,曾經登上過春晚11次的江濤越來越少露面,認識他的人都上了一點年紀,年輕的網友也許不認識他,或許在父輩口中聽過他的《愚公移山》。
1
年輕時候的江濤是不折不扣的小鮮肉,英姿挺拔,丰神俊逸也曾是無數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
從1994年開始,江濤就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從此之後就成了央視春晚舞臺上的常客。
不過那個時候央視春晚的普及率沒有那麼高,能看上電視的人不多,在央視春晚舞臺上大火特火的絕大部分都是小品相聲演員。
江濤就像蔡國慶一樣,人們記住的只有那麼一首經典代表作,蔡國慶是《365個祝福》,江濤則是《愚公移山》。
一輩子能有一個代表作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同期出道的歌手中,江濤是特別低調的一個,除了正式的晚會,江濤基本上不露面。
蔡國慶近年來蹭上綜藝節目真人秀,幾次出圈,深受新一代年輕觀眾的喜歡。
有些人的幽默是天生,有些人天生就沒什麼幽默感,江濤屬於後者。
2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內地娛樂處於萌芽起步階段,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人們的物質生活漸漸豐富,精神需要也越來越強烈。
迎著時代的浪潮,一批又一批的藝術從業者登上歷史舞臺。
1988年,江濤以業餘歌手的身份參加了全國「喜樂杯」歌手大獎賽,他在這場大賽中脫穎而出拿下第一名。
這個獎項對江濤來說意義不凡,人生的軌跡就此發生改變。
如果說參賽之前當歌手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的話,那麼拿下冠軍後,當歌手有了被實現的可能。
當時以業餘歌手參賽的江濤是有工作的,他的身份是一名鐵路工人,從19歲那年開始他就接替了父親的職位,成了一名鐵路工人。
那個年代,鐵路工人可是一隻鐵飯碗,多少人就指著這隻鐵飯碗吃飯,走父輩的老路,沒想過改變。
有著想當歌手夢的江濤在一眾工友當中,竟然算得上一個異類。
好在江濤有賢良淑德的妻子,一直在他的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值得一提的是,江濤的妻子也是他鐵路部門的同事,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
是她一路支持著江濤全力以赴追求夢想,任勞任怨地照顧著家裡的裡裡外外。
3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1990年,江濤調入青島歌舞團,成為一名專業的歌唱演員,鐵路工人的鐵飯碗就這樣丟了。
在《愚公移山》發布之前,江濤一直寂寂無名,沒有代表作,並不是很風光。
1992年,江濤北上參加青歌賽,他憑藉一首《故鄉的雪》打動了觀眾和評委,又一次摘得桂冠,衛冕第一。
江濤在通俗唱法領域大放異彩,再一次迎來了新的機會,次年,江濤憑藉出色的演技成為國際二級演員。
江濤從家鄉小舞臺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全國大舞臺,1994年,江濤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獻唱歌曲《回家的人》。
四年後,江濤推出《愚公移山》,一經推出獲得全國MTV電視大賽金獎,同年這首歌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唱響。
江濤這個名字終於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如愚公移山一般,江濤終於又一次完成了一個目標。
4
其實對於江濤這樣的歌唱家來說,如今年輕藝人們所追求的名利並沒有放在第一位,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有人喜歡他們的歌,有人聽他們的歌,那麼就足夠了。
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的那天。
我們窮極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再過去,也不再未來,就在當下,眼中景,碗中餐,身邊人。
向江濤這樣的歌唱家致敬,時代留下了他們的青春和歌手,也讓音樂的音符永遠流動在一群人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