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一個媽媽分享群裡,看到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一款學習APP,用過這款APP的悠悠媽強烈推薦說孩子特別喜歡。
另一位被種草的甜甜媽問:「咱們團購是不是更優惠?你能拿到更大的折扣嗎?」悠悠媽拍著胸脯保證,絕對是給全網最低價,而且還有學習資料免費送。
沒有想到甜甜媽接著說:「你不會是代理商吧?不然這麼賣力圖什麼?」這句話讓悠悠媽坐不住了,氣得發了一句:「我懶得說了,懂的都懂!」
群裡原本熱火朝天的氣氛,立馬降到冰點,像我這樣不懂的人更是一頭霧水,難道是悠悠媽真的拿提成了?或者甜甜媽是故意來拆臺的?
成年人的社交總是這樣曲裡拐彎,話不說明白就是讓你猜,以前還會用「你覺得呢?」反將一軍,現在乾脆用「懂的都懂」一句打發了。
這年頭誰還不是資深網民呢?只是這「懂的都懂」實在過於含糊其辭,是表達對同一路人的站隊,還是對不同一路人的不屑?
【1】
「懂的都懂」到底是什麼梗?
其實,「懂的都懂」是「懂的人都懂」或者「懂的人自然懂」的縮略形式,表面上看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
要說這個梗是怎麼流行起來的,我翻遍了各大搜索平臺,都說是出自某些公知的言論中,而最開始的原文是這樣的:
懂的都懂,不懂的說了也不懂,你也別問,利益牽扯太大,說了對你們沒好處,我只能說水很深,網上的資料都刪了,所以我只能說懂得都懂,不懂也沒辦法。
讀起來是不是滿滿的傲慢感?某些掌握某些領域話語權的公眾人物,利用信息不對等的優勢,卻又「猶抱琵琶半遮面」地不願意分享信息。
因此才會用「懂的都懂」來表明自己的優越感,同時又藐視那些雲裡霧裡一臉懵懂的人,讓你點頭也不是,搖頭也不是。
而且因為「懂的都懂」四個字都是以漢語拼音的「d」開頭,一度被縮拼成「dddd」,更是讓很多人不知所云。
如果是單純玩梗的話,倒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這年頭誰出口還不帶兩句網絡熱詞呢?
怕就怕某些人真的用「懂的都懂」來敷衍別人,到頭來卻敷衍了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畢竟「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玩什麼聊齋啊?」
我們用「懂」、「不懂」來區分「你」和「我」,那就出現「我懂你也懂」、「我懂你不懂」、「我不懂你懂」和「我不懂你也不懂」四種情況。
出現「我懂你也懂」的情況時,相視一笑就能明白對方的意圖,這個時候用「懂的都懂」來表達,雙方基本上是「秒懂」。
而出現「我不懂你也不懂」的情況時,「懂的都懂」就是緩解彼此尷尬的最好託辭,反正大家都不懂,互相給點面子過得去就行了。
最讓人討厭的就是信息不對等的「我懂你不懂」和「我不懂你懂」這兩種情況了,知道為什麼嗎?
【2】
我懂但是不告訴你,以秒殺對方。
前一段時間,電視劇《燕雲臺》開播,劇中飾演三姐妹中的二姐蕭烏骨裡的演員盧衫,在微博上放出了三姐妹在劇中的結婚照片。
盧衫喊話說:「蕭家的女兒可是都很搶手的,何況我們燕燕勇敢可愛又漂亮,韓德讓你懂我意思吧。」
她提到的燕燕就是三妹蕭燕燕,跟韓德讓青梅竹馬,卻沒有辦法白頭偕老,這也是這部劇中的一個主要的矛盾衝突。
飾演大姐蕭胡輦的演員佘詩曼在微博下評論說:「機不可失,懂的都懂。」就是表達一種我懂但是不熟悉劇情的人不懂的感覺。
畢竟隨著劇情的發展,蕭家三姐妹反目成仇,到最後蕭燕燕掌管一國大權,會讓她跟韓德讓之間的感情變得更加難以界定。
其實佘詩曼用這四個字來跟盧衫互動,還真的只是為了宣傳新劇,但是現實中卻有人真的仗著自己懂,而由此來藐視不懂的人。
這種秀優越感的做派和行為,其實不僅會讓對方反感,因此不斷地疏遠你,更有可能讓你變成孤家寡人,畢竟誰也不願意自己的自尊被踩呀!
做人還是要低調一些,哪怕你真的知識淵博到讓別人仰視的地步,也不要用「懂的都懂」來敷衍別人,很有可能落得個「眼高於頂」的壞名聲。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曾告誡後人說,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謙遜謹慎才是做人的根基,那些真正成就偉業的人都懂得, 唯有收緊羽毛才能積蓄力量,時刻炸著毛的人多半沒有什麼真本領!
【3】
我不懂但是要裝懂,以抬高自己。
微博上有人調侃說,說「懂的人都懂」的,往往是不懂還非要裝懂並且熱衷裝逼的人。
很明顯某件事情自己並不懂內在的深層含義,卻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用「懂的都懂」來表明自己是懂的那一撥人,卻不知道真正懂的人正笑而不語。
剛看到一則新聞,哈工大研究生部的一位宿管阿姨,準備在感恩節這天給學生發糖果,結果卻被一位學生公開威脅要舉報她。
這位學生舉報的理由是「作為官方代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不考慮影響嗎?」迎起網絡一片聲討,確定這位學生生活在21世紀嗎?
結果宿管阿姨公開道歉,表示自己「考慮欠妥了」。而哈工大研究生學生工作部則回應,高校不提倡過感恩節,學生說這件事要表示肯定。
真的是讓人無語凝噎,堂堂的重點大學就是如此狹隘的嗎?然而我卻看到有人評論說:感覺哈工大這個處理也還行了,懂的都懂。
這個評論到底是「懂」了什麼?確定懂了學校對這種舉報行為的默認,還是懂了學校沒有基本的是非曲直的判斷能力?
如果不懂我們可以沉下心來學習,爭取早點搞懂,而不是用「懂的都懂」來給自己撐面子,說不定被別人一句話就噎了回去。
企業家郭臺銘說,不懂就要問,想保住面子的人,最後連裡子也會輸掉。
一知半解還要不懂裝懂,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天大的人,將來也成不了什麼大事,畢竟「一瓶不響,半瓶晃蕩」呀!
【4】
知乎上有人問:「懂的都懂」是什麼意思?有人用一大段是似而非的「懂」來回答,你會發現讀完後,你更「不懂」了,這就是這四個字想要告訴你的意思。
有人評論說看完這一大段的文字,覺得自己連「懂」這個字都不認識了!由此看得出來這種「懂的都懂」害人不淺呢!
如果你也喜歡用「懂的都懂」這四個字,那麼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你是「懂了裝逼」還是「不懂裝懂」的人呢?
無論哪種,建議你都不要這麼說話了,畢竟哪一種都會對你的人品有所消耗,還是真誠率真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