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
-
田英章常用硬筆字帖欣賞,600個硬筆行書寫法演示,寫好字的首選
田英章主打的就是楷書,行書確實略遜一些。他是學得二王、歐陽詢、趙孟這一路。所以他的字脫胎於軟筆顏體,渾厚有力,瀟灑健逸。學書法多看看幾位書法家的字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就好,其實吳玉生、顧仲安、盧中南、田英章等等只要是正兒八經練書法的書法家的字都可以學學。
-
劉炳森楷書字帖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自成一體的好字
其實最初的幾屆的書協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能夠進入書協的書法家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比如書畫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還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
-
29歲時的田英章,楷書寫成這樣,網友:比「田楷」有味道
你可能不喜歡田英章的楷書,但是,你不能否認他在當今書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田英章的楷書對規範字的普及還是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的。田英章的楷書雖說是取法自歐體,可是呢,由於個人風格太明顯,用筆和結體太規範板正,所以還有一個單獨的名稱,叫「田楷」。「田楷」有什麼特點,不用多說,大家也都了解。有些朋友會問了:田英章一開始學書法的時候,就是這種風格嗎?
-
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劉炳森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其楷書以顏真卿《多寶塔》為藍本,兼有《自書告身帖》影子,又融入其個人特色,結體嚴謹、筆法精到,字形內斂而筆畫疏朗,整體氣韻開張疏朗。可謂自成一體、與其隸書平分秋色。
-
美女書法家王麗,楷書《四言金句》欣賞,筆法勁健結體挺拔,好字
王麗是田英章的女弟子,也是田楷書法的傳承的佼佼者。其書法特點是完全繼承了田英章的風骨,點畫之間無不相似。因此很多網友調侃說,把田英章的弟子召集起來,做一個書法展覽,不落款,看看能不能辨認出是誰寫的。我想答案早就在各位看官心裡了。但是這也一點也不影響,田楷書法的魅力。
-
書法名家劉炳森,曾經是「當代隸書第一」,為啥現在不受歡迎了?
在當時的所有社員當中,劉炳森老師是最年輕的。劉炳森老師擅長楷書和隸書。楷書方面,他留有著名的《楷書千字文》,用筆和結體多用顏真卿筆意,中規中矩,穩重大方。在那個書法學習教材還有些緊缺的時代,這本《楷書千字文》也算是比較有名的書法教材了。隸書方面,劉炳森老師更是出類拔萃。
-
近代顏體楷書名家華世奎,33幅書法真跡欣賞:凝重舒放、蒼勁挺拔
作為「楷書四大家」之一顏體楷書,歷來為廣大書家所稱讚學習。但是除了「吐槽大王」米芾,也有一部分新練書法的愛好者覺得顏體楷書太胖、太死板、不好看,他們反而更喜歡相對瘦硬的歐體、柳體或典雅秀美的褚楷或虞體楷書。其實顏真卿字很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
田英章29歲時書法作品欣賞,楷書寫出藝術美,比「田楷」更美!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非常的感興趣,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你也每天臨摹中國古人的書法吧,特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那更是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正是在我國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
顏體楷書集字書法作品欣賞,運筆勁健,結體秀逸,網友:可做字帖
我覺得對於多數人來說,所謂顏體指的是多寶塔,顏體一個碑一個風格,東方畫贊,顏勤禮,顏家廟,麻姑壇,顏體越來越老辣,僅就多寶塔來說,足夠普通人把字寫好了。至於成為書法家,在書法史上留下印跡,還是要博覽群帖。學經典書法,學不好,不找自身的原因,而怪經典,這是腦袋少根筋。
-
民國的「顏體」大師,楷書雄健開闊,被列「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
他的書法真正的「字如其人」,我們常說「點如高山之墜石」,當你看到了譚延的字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意境,他寫字筆力極深,沉穩堅實,韻味非常。其書法當中沒有絲毫清朝嫵媚、妍美的孱弱之風,而是渾穆而端凝,在顏體上造詣最深。
-
劉炳森隸書《小石潭記》欣賞,這樣的作品是好書法
當代隸書第一人劉炳森,這個稱呼不知道是誰給封的,但當代寫隸書的人能寫到劉炳森如此成就的應該找不出第二人。「當代隸書第一人」的稱號也被很多的人士認可,這就說明其書法成就和在書壇的地位,當然也有很多人不服,那不要緊,不服你就做出這種成就來把劉炳森比下去,如能做到也算是書壇幸事,也為我國隸書事業做出突出貢獻了。劉炳森隸書作品很多,也成了流行的隸書規範字帖,有很多的愛好者跟風臨寫,劉派風格的隸水還是很有一定的市場的。
-
王鐸500個常用字行草筆法演示,學行草書法的首選好帖,請收藏
而今天我們推薦的這位也是行草上的大師,其書法造詣當今書壇難有其比肩者,他就是著名書法家王鐸。王鐸的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這一評價雖然有些誇張,但根據趙流傳後世的作品來看,其行草,楷書包括小楷的水準是一流的,而且影響了後世數百年。楷書方面,唐人都寫盡了,趙還能硬是越過宋和歐顏柳齊名。
-
著名書法家楊培義,柳體楷書字帖《唐詩》欣賞,骨力雄強瘦硬堅挺
柳體楷書是唐代的大書法家柳公權創作的書體,他也是唐代的最後一位楷書大師。在柳公權之前已經有歐陽詢、顏真卿兩位大師,然而柳公權卻能殺出一條血路成為唐代三大楷書大家之一,也算是一種奇蹟。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
-
荊霄鵬硬筆楷書作品欣賞,漂亮鋼筆字!
硬筆書法作品在歷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歷屆文華杯全國硬筆書法段位大賽、文化部首屆中國漢字書寫大賽、首屆綠天杯硬筆書藝書論大賽、龐中華·波愛特杯第20屆全國藝術大賽、書法報的兩屆中國硬筆書法大賽、第一回中國硬筆書法大展等全國權威展賽中獲等級獎二十餘次。
-
當今書壇誰得了歐楷精髓?
這樣的楷書,網友稱之為「田楷」還是比較恰當的,與歐楷卻已經相去甚遠。田蘊章先生的楷書風格與田英章先生基本差不多,不知道這是不是津門歐楷傳承的特點。不過田蘊章先生主要致力於視頻教學節目的錄製,時常言辭犀利地評點當今書壇的各種亂象,無論是作書還是處世,顯得更為務實。
-
上海書壇名家劉小晴,40篇楷書力作欣賞,書友:當代書壇之清流
受到不少書法愛好者的一致喜愛,對劉小晴先生書法的評價也是一致的好,稱其字結構清晰、剛勁有力、不失古法,乃是當代書壇的一股清流,比那些醜陋怪異胡寫亂寫的「書法家"們的作品看著舒服多了。美是任何藝術的共同追求,讓美展現在大眾眼前是藝術最基本的功能,而書法既然是一門藝術,它就必須是美的。美的反面是醜,所以醜書只能是書法藝術的反面教材。漂亮!
-
罕見劉炳森楷書字帖欣賞,筆法雋秀自然,結體骨氣剛正,真書法也
楷書:「我死都不連筆。」行書:「我想方設法要連筆。」楷書的難度太大了,對於沒基礎的人來說,光是臨帖到形似就把一大批偽書法愛好者攔在門外,先學篆書和隸書,體驗感會好很多。罕見劉炳森楷書字帖欣賞:書者介紹:劉炳森,字樹庵,號海村,幼年自號劉五先生。1937年8月出生於上海,祖籍天津武清。自小嚴格臨帖學書,1949年11歲時便名揚鄉裡。
-
晚清書法家汪洵,楷書融新於古極富顏體神韻:凝厚遒勁、寬綽疏朗
很多書法愛好者在選擇楷書入門的時候,往往會「聽人勸」避免以顏體入門而優先選擇歐虞褚遂柳趙等楷體,甚至有的還會選擇魏晉或明代的小楷。究其原因,有人就說是初學顏體易寫得過於肥而臃腫,而歐褚等楷書歐體更適合入門,看上去更顯得俊朗。宋後至明清似乎少有學顏的大家,倒是有無歐不取仕之說。
-
300年來,難得一見的顏體《千字文》,雄強圓厚,少有人能超越
顏真卿不但是行書出類拔萃,他的楷書更是了得,並與他的高尚人格相應而成,與傳統的瘦硬書風不同的是,他的書風豐腴雄渾,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被後世稱為「顏體」,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並列為「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楷書後世學習歐體、趙體居多,而學習柳體、顏體非常少,能寫出顏體的氣勢磅礴,更是少之又少,顏體非常難寫,功夫不到者,往往是「學顏不成,變墨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