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鄧亞萍擔任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一事備受關注。據媒體報導,中國政法大學方面表示,鄧亞萍被聘任為該校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聘期為3年,不收取任何報酬,除完成講座任務外,需每學年指導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兩次。
中國政法大學在其《關於聘任鄧亞萍女士為學校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的相關說明》中聲明,學校聘任鄧亞萍女士為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嚴格遵守了《中國政法大學關於聘用兼職教授、講座教授、客座教授,授予名譽教授的暫行辦法》中的相關規定。
△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向鄧亞萍頒發兼職教授聘書
教授一詞,原本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根據相關規定,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目前,教授都是聘任制。
不過現在,在國內外許多大學裡,除了我們熟知的常任教授,還出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教授頭銜,如榮譽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其實,教授前面的「定語」各有各的含義,不能隨便添加!
1.兼職教授
兼職教授是指接受學校的聘請,業餘時間兼職做其他學校的教授,與社會兼職工作一個概念。但是與客座教授、榮譽教授等不同,兼職教授有責任有義務為其被聘用的學校進行教學及科研活動,同時也收取酬勞。
在兼職教授的聘任上高校有自主權。但近年來,不少高校在聘請明星、官員擔任兼職教授後,屢遭質疑。一方面,高校聘任的有些兼職教授,根本不具備相應的教育與學術能力;另一方面,現實中「兼職教授」掛名不兼職,卻依舊從大學獲得薪酬(甚至全薪)的現象屢見不鮮。
△ 「美猴王」六小齡童被浙大聘為兼職教授
今年6月份,六小齡童被聘任為浙江大學兼職教授。更早前的2004年,周星馳因被聘任為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一度引發巨大爭議。
2.客座教授
這也是一個榮譽稱號。但不同於榮譽教授,客座教授是有義務的,比如為學校作報告,或開展合作研究,因此需要資格審批。客座教授需要不定期的來作報告或講座,被聘者可能並不是教授職位,而是名人、官員、企業家、發明家等等。
△ 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授予成龍榮譽教授頭銜
例如,縱橫銀幕40餘年的成龍,除了是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榮譽教授、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榮譽教授,還是北大客座教授以及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
3.榮譽教授
與特聘教授類似,榮譽教授一般也會授予在學術界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以此來表彰他們的成績。國內榮譽教授的性質和國外所說的「名譽博士」類似。這是一種很高的榮譽,授予者和被授予者也沒有合同上的約束。
但是,榮譽教授只有名譽沒有義務,只需要「授予」稱號就行了。一所大學授予某人這一稱號以後,理論上,他可以再也不去那所大學。
△ 道格拉斯·奧謝羅夫受聘天津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比如傑出的飛機設計師,「米格」飛機名譽總設計師羅斯季斯拉夫·別利亞科夫,生前曾當選莫斯科航空學院和北京大學榮譽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道格拉斯·奧謝羅夫,則是西南交通大學以及天津理工大學的榮譽教授。
4.特聘教授
特聘教授是指特別聘任的教授。這個詞彙有兩個含義,首先它是一項榮譽,給予具有特殊學術貢獻或是有專長的學者;其次它具有合約性質,即此職務具有一定期限。在中國特聘教授的期限一般是5年,授予特聘教授的條件可以是本校教授,也可以是外校或是國際學者。
△ 尤政作講座
比如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在其個人簡歷上就寫到:1999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5. 講座教授
講座教授通常授予全職教學人員中擁有崇高學術地位或重大研究成就的學者。雖然各大學規定不同,但作為榮譽頭銜,講座教授一般能不受授課課時以及退休年齡的限制,是一所大學中具有較高學術地位的學者。
講座教授一般也不需要全職,但對工作量有嚴格的要求。比如長江學者要求每年回國全職工作3個月,部分高校要求1或2個月。在這段時間內,講座教授要全職工作。
△ 施一公作報告
比如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其個人簡歷中的描述就是「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中文的教授兩字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自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漢、唐等朝代的大學中都已設此職位。所以,跳過令人眼花繚亂的定語,這兩個字本身的含義更值得我們關注!
來源/中青在線 本期監製/周慶安 主編/侯振海 李浙
編輯/陳維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