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未成人強制隔離戒毒所高度重視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通過「運用科技」「創業幫扶」「委託管理」三大舉措,致力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全面健康發展,開創「無毒社區」新路子。
運用科技確保「無毒社區」
8月21日,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組織民警學習毛髮初篩毒品檢測儀相關操作技能,並對轄區內寶聖湖街道、龍塔街道的10名吸食大麻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進行了毛髮檢測初篩,結果均為陰性。毛髮初篩毒品檢測儀利用人體毛髮初步篩選出涉毒人群,能檢測到半年內的吸毒史,並且幾分鐘出結果,可以快速、高效地檢測判斷是否吸毒。
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加強對轄區內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的管理,實行一人一檔,登記造冊。按照時間節點,著力抓好「五個一」要求落實,即每周一次電話訪談、每月一次來指導站報到、每季度一次集體戒毒輔導、每半年一次心理輔導、每年一次評估,定期召開公安、社區聯席會,及時進行研判,鎖定重點人員,有針對性預防和管控。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進行毛髮檢測,是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一項全新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任務,有利於加強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的管控,幫助公安機關更加精準打擊吸毒違法行為,同時對在司法行政機關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起到警示震懾作用。
創業幫扶確保「無毒社區」
日前,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聯合綦江區人大法工委、綦江區司法局以及綦江區通惠街道,為解戒人員張亮(化名)送去3000元幫扶資金。從民警手中接過幫扶基金時,張亮眼泛淚花,「謝謝你們7年來的幫助和鼓勵,讓我徹底與毒品告別,我會更珍惜眼前的生活。」回歸社會後,張亮懷著對新生活的嚮往,借了20萬元,租了40畝地種植大棚蔬菜,走上自主創業的路。今年的新冠肺炎使張亮的蔬菜種植批發受到了影響,正當他為資金髮愁時,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的民警及時給他送上了3000元的創業困難幫扶金。
2016年以來,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設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抽調了5名民警到指導站工作,掛牌成立了渝北區社區戒毒(康復)綜合辦公室,同時由分管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副所長兼任渝北區禁毒辦副主任,築牢了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委託管理工作基礎。2017年,自籌資金30餘萬元,為指導站建起了功能完善的健身房、閱覽室、心理諮詢室,有計劃地舉辦志願幫扶、健身運動、知識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不斷提高解戒人員回歸適應社會的能力。多年以來,先後幫扶培養出了種植大棚蔬菜勤勞致富的張某、在上海某知名IT公司技術部門任職的伍某等一批「戒毒明星」,樹立了立志戒毒的典型。
委託管控確保「無毒社區」
8月26日,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受渝北區禁毒辦邀請,給渝北區禁毒辦、渝北區30個鎮街社區民警、禁毒專職社工等100餘人送去了禁毒戒毒知識「營養大餐」。本次培訓,主要講解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機制、流程、管理模式、重點難點,以便培訓人員能夠更加規範掌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為做好禁毒工作社會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重慶市未成年人強戒所持續鞏固拓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委託管理模式,加強與當地政府深度合作,與渝北區禁毒辦籤訂了為期3年的「禁毒教育宣傳戰略合作協議書」。今年上半年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與渝北區、兩江新區30個街道續籤委託管理協議,進一步提升了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管控率。截至目前,兩區實際執行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委託管理管控率達97.81%,指導工作成效明顯。
責任編輯: 朱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