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產業鏈一員,茂萊光學能否實現精密光學持續突破?

2020-12-26 騰訊網

美國禁令正式生效,華為已陷入晶片斷供的艱難處境。而近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態稱:「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了科研任務清單,將把光刻機放在我們重點關注領域」。

光刻機是晶片光刻工藝的核心設備,價值含量和技術要求極高。一臺光刻機包含上萬個零部件,其中涉及精密光學、精密運動、高精度環境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荷蘭ASML之所以能獨霸高端光刻機市場,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光刻產業鏈的貫通。

因此,雖然上海微電子是國內光刻機最前沿公司,其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製程可達到90nm,但是光刻機的國產化攻堅不僅僅需要上海微電子的設計和總體集成,還需要國內產業鏈各環節的共同努力。

作為光刻機產業鏈中的一員,茂萊光學目前生產的半導體光學透鏡被應用在光刻機光學系統中的耦合、中繼照明模塊,是光刻機實現光線均勻性的關鍵模塊,為提高光刻機國產化率提供了必要支撐。

其實,半導體透鏡只是茂萊光學眾多產品中的一個,作為精密光學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茂萊光學的主要產品包括精密光學器件、高端光學鏡頭和先進光學系統三大類,應用領域非常廣泛,覆蓋了半導體光刻機及檢測裝備、生命科學及醫療、航空航天、AR/VR 檢測設備等眾多高端科技應用領域。

深耕精密光學行業20載,憑藉多年技術積累,茂萊光學不僅收穫了上海微電子、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微軟、Facebook、IDEMIA等一眾國內外優質客戶,還榮獲了「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江蘇省高新區瞪羚企業」等榮譽獎項。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業級精密光學領域,茂萊光學與美國Newport、德國Jenoptik這些全球精密光學行業的標杆企業展開直接競爭。

回顧精密光學行業和茂萊光學的發展歷程,我們試圖探究茂萊光學成長的驅動因子,它何以獲得眾多優質客戶的青睞?未來,又能否實現精密光學技術的持續突破?

工業級定位迎空間釋放

提起全球精密光學器件的產業布局,第一陣營無疑是以徠卡(Leica)和卡爾•蔡司(Carl Zeiss)為代表的德國老牌精密光學巨頭。尤其是蔡司的鏡頭,與矽谷光科集團的微雷射系統和Cymer的EUV極紫外光源並稱EUV光刻機10萬個零件中最重要的三環。

第二陣營來自於以佳能、尼康、富士等為代表的日本精密光學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精密光學工業以其具有吸引力的性價比優勢進步迅速。

為進一步降低製造成本,日本的精密光學技術逐漸向鄰近國家和地區擴散,此後在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的生產規模日益擴大。近年來,隨著全球光電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中國大陸逐漸成為世界精密光學的生產基地。

成立於1999年的茂萊光學受益於這波產業鏈遷移浪潮,在過去20年間發展壯大。

成立初期,茂萊光學以研發和生產定製類精密光學器件為主,在與工業測量巨頭徠卡測量的合作中,茂萊光學在高精度光學器件加工工藝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隨後進一步擴大產品品類,拓展出了高端光學鏡頭和先進光學系統這兩塊新業務,極大豐富下遊應用場景。

近年來,全球精密光學發展迅速。VDMA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精密光學產業市場規模約為5300億歐元,到2022年這一規模將達到8000億歐元。根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光學元器件市場規模為1300億元,較2018年增長85.71%。

工業級精密光學器件作為關鍵配套器件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光刻機及檢測裝備、生命科學及醫療(如基因測序及核酸檢測)、航空航天、生物識別、AR/VR 檢測設備等前沿科技和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新興領域,下遊需求不斷釋放。

以基因測序市場為例,根據BCG Research數據,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約為107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244億美元,2018-2023年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8%。

在AR/VR頭顯設備市場,根據IDC數據,2018年全球AR/VR頭顯設備出貨量為590萬臺,預計2019-2023年期間全球AR/VR頭顯設備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達66.7%。

穩定上行的行業發展趨勢為茂萊光學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2017至2019年,茂萊光學的營收保持穩定增長,營業收入分別為1.52億元、1.84億元和2.2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0.8%。其中,2019年精密光學器件業務佔比59.84%,營收1.33億,較上年增幅達30.34%,其增長主要來自於醫療行業和生物識別領域應用的高精度光學平片和光學稜鏡產品銷量增長。

近年來,茂萊的海外營收佔比穩定在7成左右,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歐洲、中東及亞洲地區。隨著公司全球業務的拓展,2018和2019年茂萊光學分別在美國和泰國成立了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以更好地服務境外客戶及避免貿易摩擦影響。

在盈利方面,茂萊光學近三年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9.6%、49.51%和56.71%,穩定在較高水平。高產品附加值離不開研發方面的技術支撐,2017至2019年,茂萊光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9.9%、9.6%和10.9%,已經連續三年高於同業可比公司,22%的研發人員比例也顯著高於行業平均。

那麼,茂萊光學的高研發投入究竟由何驅動?

定製化產品促研發升級

在精密光學產業鏈中,精密光學器件行業處於產業鏈中遊,是光電技術結合最緊密的部分,也是光電產業鏈的核心所在。

相較於消費類光學產品,工業級精密光學產品對生產者的工藝水平要求極為苛刻,需要達到微米級甚至納米級的加工精度。隨著下遊光學應用不斷豐富,客戶對光學器件的功能、性能、尺寸等需求更為多樣,新產品研發階段往往需要中遊光學器件廠商配合技術對接、樣品試製和產品驗證,從而對產業鏈中遊企業提出更多定製化需求。

與一般的以生產、銷售標準化產品為主的模式不同,茂萊光學走的是「多品種,小批量,定製化」經營路線。

由於具備精密光學設計和「光學、機械、電子電路、計算機系統」一體化的光學綜合解決方案能力,茂萊光學為客戶提供的精密光學產品設計、樣機、批量、檢測等一站式服務成為亮點。其提供的光學器件因規格參數不同已經演化出上千種產品,也積累了一批像華大智造、上海微電子、IDEMIA、Microsoft等長期合作、深度綁定彼此的優質客戶群。

其中華大智造、IDEMIA已經連續三年位列茂萊前五大客戶。茂萊光學為華大智造研製的基因測序光學引擎是國內最早可商用的基因測序光學引擎之一,為基因測序儀實現進口替代提供了關鍵支持。新冠疫情期間,茂萊光學也為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新冠病毒測序系統提供了核心光學器件和光學儀器。

高企的產能利用率,顯示了茂萊光學定製化產品的市場「緊俏度」:其精密光學器件類產品2018和2019年的產銷率已達到133.8%和96.8%;高端光學鏡頭業務的產能利用率也已達到91.0%。

此次登陸科創板,茂萊光學還將加大研發力度,在紫外光學加工、精密光學加工、鍍膜、精密測量技術等方面繼續研發,為光刻機技術國產化持續貢獻。

回顧茂萊光學的成長曆程,它清晰於自己的能力與定位,通過差異化定製路線在工業精密光學領域擴大品牌影響力,並通過與下遊領域的緊密合作持續積累研發能力,打造符合行業趨勢的優質產品。雖然與蔡司等國際龍頭相比,茂萊光學還存在差距,但是,當產業鏈上的企業都朝著國產化目標前進,國產光刻機的未來將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上海微電子供應商茂萊光學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3億元用於光學...
    三大業務助力業績增長據了解,茂萊光學的精密光學器件具有超高面型、超高光潔度、高性能鍍膜指標特點,包括精密光學透鏡、稜鏡、多光譜濾光片及螢光濾光片、太空反射鏡等,已成功應用於半導體裝備(包括光刻機、光學檢測及封裝等)、高分衛星、探月工程、民航飛機等國家戰略技術發展項目。
  • 國產光刻機背後的希望
    芯東西了解到,面向這一難題,包括上海微電子在內的上述六家國產光刻機產業鏈玩家,正致力於攻關先進光刻機各個部件的技術壁壘。▲六家國產光刻機產業鏈玩家匯總今天,我們挖掘這六家企業身上的故事,盤點國產光刻產業鏈的「星星之火」。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啥造出頂尖光刻機的偏偏是荷蘭ASML?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因為臺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產品,所以華為手機可能面臨沒有晶片可用的局面。眾多網友痛定思痛,一致支持我們國內大力研發光刻機產品,用於組建我們的晶片生產線。光刻機是什麼呢?光刻機號稱是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全球能夠生產頂尖光刻機的廠商只有一家,那就是荷蘭的asml,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光刻機產品都來自於asml。晶片是怎麼形成的?光刻機是怎麼工作的呢?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可高端光刻機為何只有荷蘭能造?
    在科技領域,光刻機從來都是最頂尖的神話,很多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參與高端光刻機的設計和製造,就已經代表其在業內的頂尖水準了。一臺光刻機能夠被製造出來,需要十萬個零部件,各種精密的儀器都至關重要。業內有工程師透露,高端光刻機一個零部件的調試就需要花費十年時間,核心子系統更是需要各國頂尖的大公司才能提供。比如較為重要的光學技術幾乎都被日本企業所把控。
  • 日本光學技術全球第一,為何高端光刻機只有荷蘭ASML能造?
    尤其是在今年,隨著美國規則的生效,國產晶片的自主研發工作顯得更加重要,而光刻機的突破也勢在必行。但讓人無奈的是,由於長期受到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導致國產光刻機始終無法取得較大的進展,想生產出先進的晶片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那麼光刻機到底有哪些難點呢?難道國內舉全國之力都攻克不了嗎?
  • 荷蘭巨頭壟斷全球,1nm光刻機取得突破,三星、臺積電迎來新機遇
    但摩爾定律能否延續不單單依靠晶片製造廠商,還要看光刻機製造商能否實現技術突破。放眼全球光刻機製造領域,荷蘭巨頭ASML憑藉技術和產業鏈優勢已經壟斷全球市場多年。如今,依舊只有ASML一家能夠實現高精度光刻機的量產,且這類EUV光刻機的年產量有限,這就導致無論是三星還是臺積電,都需要提前砸錢搶購。
  • 光刻膠概念發力拉升 捷捷微電高盟新材等大漲
    來源:證券時報網光刻膠概念23日盤中發力拉升,截至發稿,捷捷微電大漲逾17%,高盟新材漲繼14%,格林達漲停,新萊應材漲近9%,飛凱材料、揚帆新材漲幅超7%。《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5G建設投資;加快關鍵晶片等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動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在光刻膠、高純靶材等領域實現突破;實施新材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升稀土等特色資源在開採、冶煉、深加工等環節的技術水平,加快拓展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在光電子、航空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等。
  • CIOE精密光學展&鏡頭及攝像模組展即將落地垂直整合光學產業鏈
    光學行業持續創新,新興需求的不斷爆發,光學越來越多的材料、產品及技術得到了應用,光學鏡頭市場空間廣闊,隨著攝像頭功能持續升級,手機鏡頭迎來量價提升,同時受益於ADAS滲透的提升,車載鏡頭也成為光學行業的新藍海,5G給AR行業注入新活力,光波導、LCOS等光學技術成熟驅動AR終端快速放量。
  • 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 關注光刻機國產替代(股)
    原標題: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 關注光刻機國產替代(附股)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湖北省武漢市調研指出,要加大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應用力度,提升產業集成水平,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增強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 屢屢被荷蘭光刻機卡「脖子」?為什麼中國難以復刻世界頂級EUV光刻機?
    目前這一消息尚未被證實,但是關於光刻機的進口,中國多家高科技企業已經向荷蘭方面預交了定金,只是受限於米國未能及時發貨。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光刻機,以及為什麼研發光刻機如此困難。有人拿氫彈和光刻機來做比較,認為中國曾在最困難的時候克服種種困難研究出了氫彈,為什麼不能努力一下攻克光刻機難題呢?
  • 荷蘭人:中國光刻機再次實現突破,ASML也無法脫離中國技術!
    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也能夠代表人類科技最高峰的就是光刻機了。也許如果沒有晶片禁令這回事的話,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光刻機這項科技到底是什麼作用。光刻機的出現,為半導體晶片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正因為光刻機的存在,所以人類科技能夠迅速發展。
  • 國產光刻機的希望,背靠「國家隊」,奮力追平荷蘭ASML
    在晶片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大環節中,光刻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直接決定了電晶體的密度。因此,光刻機對於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我國的晶片發展事業中,光刻機無疑是一塊短板。目前,國內的光刻機龍頭企業非上海微電子莫屬。
  • 光刻機中國能造嗎_為什麼中國生產不了光刻機
    光刻機中國能造嗎_為什麼中國生產不了光刻機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8 10:52:11   光刻機中國能造嗎   光刻機被稱為「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
  • 國內唯一「光刻機+晶片+軍工+生物安全」概念龍頭
    奧普還有一個很重磅的概念——光刻機,目前,國內能做光刻機的公司只有兩家,一家是上海微電子,只能做到90nm的工藝,而荷蘭全球領頭羊ASML(阿斯麥)已經實現5nm工藝,90nm
  • 失之千裡差之毫厘,突破光刻機技術有多難?「中國芯」已經強勢崛起
    光刻機技術,而高端的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設備,但是我國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比較依賴於外國進口。因此,我國想要在晶片技術上有所突破,首先就要突破光刻機技術。
  • 光刻機概念加身 奧普光電股價一個月翻倍 關鍵系統實為大股東參與...
    《科創板日報》(記者 張克瑤)訊,奧普光電(002338.SZ)曾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大股東長春光機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正在研發更高水平的光刻機曝光系統」。6月12日下午,公司證券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透露,「更高水平」即45-22nm光刻機曝光系統。
  • 日媒頻報:中企與尼康佳能合作研發光刻機,他們的光刻情結或更甚
    光刻機作為前道工藝七大設備之首(光刻機、刻蝕機、鍍膜設備、量測設備、清洗機、離子注入機、其他設備),價值含量極大,在製造設備投資額中單項佔比高達23%,技術要求極高,涉及精密光學
  • 「光刻機第一股」登陸科創板
    而EUV光刻機則是實現5nm甚至是更為先進的製程工藝的關鍵。華卓精科是國內首家可自主研發並實現商業化生產的光刻機雙工件臺供應商。作為上海微電子光刻機雙工件臺的供應商,公司與上海微電子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國產光刻機崛起奠定了基礎,佔據了中國商用光刻機雙工件臺的主要市場份額。
  • 光刻機從荷蘭開始嗎?不僅是那麼簡單!詳解光刻機發展歷程
    最近,光刻機成了一個熱門的主題,在複雜的國際貿易戰中,業界仍不忘關注他國的光刻機設備。光刻機是通過光學系統將光掩模板上設計好的集成電路圖形印製到矽襯底的感光材料上,最終實現圖形轉移。光刻機因應用程式的不同,會分別用於集成電路的製造環節和封裝環節,但封裝環節的光刻機在技術門檻上會低於用於製造環節的光刻機。
  • 攝像頭模組必備組件-光學鏡頭分析
    光學鏡頭作為機器視覺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組裝環節是按照順序逐一將加工完成的鏡片、隔片、壓圈等部件完成裝配,並實現光學性能的過程,目前主要通過自動化方式實現組裝。鏡頭組裝技術要點十分複雜,對部件加工精度、組裝精度具有極高的要求,整體公差一般不超過 3 微米,而大立光等企業甚至達到 2 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