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方性國有金融機構,廈門國際信託伴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成立35周年來穩健運營,成為區域型信託公司的典範。眼下正值行業轉型...
作為地方性國有金融機構,廈門國際信託伴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成立35周年來穩健運營,成為區域型信託公司的典範。
眼下正值行業轉型攻堅期,廈門國際信託如何總結過往的發展經驗,對未來又有哪些規劃?
近期,信託百佬匯記者對廈門國際信託新上任的總經理胡榮煒進行了專訪,力圖從這位年輕的領導人口中探尋與地方經濟共成長的區域型信託公司的發展之道。
立足海西,面向全國
信託百佬匯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廈門國際信託,作為區域型信託公司,貴司如何平衡立足本地與拓展異地?
胡榮煒:廈門國際信託是廈門市唯一一家法人信託機構,同時也是市屬國有全資金融機構。35年來,我們走過了從本地政策性金融機構到全國市場化展業,而後反哺廈門的歷史輪迴。也經歷了從「幫政府找錢」到「幫政府花錢與幫政府找錢相結合」這樣經營理念的轉變,公司開始積極運用市場化的方式幫助廈門財政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例如,為了響應銀保監會促進更多資金「直達」中小微企業的號召,我們設立了「廈門市技改服務基金」,為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增資擴產提供低至3%/年的融資支持;為了幫助疫後的廈門文旅市場的復甦,我們設立了「廈門信託-『春暖花開·康來廈門』文旅消費服務信託」,幫財政為當地文旅消費優惠折扣券發放提供資金運行保障;同時,我們積極引入外域資金,支持廈門的城市更新改造,落地了本市最大規模的城市更新基金項目——「廈門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
謀於前者不惑於後
信託百佬匯記者:在貴司發展歷程中,證券投資業務是否一直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
胡榮煒:早期,證券投資和國債承銷是我們的強項業務。信託分業經營實施之後,公司於2006年開始布局證券投資信託業務,並逐步將其發展成為特色業務。我們陪伴投資者共同面對了2014-2015年的牛熊起伏,以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幫助投資者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抓住機遇。
我們在2014年牛市浪潮到來之前就率先升級了交易系統,保證客戶在劇烈震蕩的市場中有穩定的交易。2015年4月,我們感知到市場槓桿率的急速增長,出於風險控制主動拒絕了高槓桿的信託融資,幫助不少客戶規避了隨之而來的熊市風險。
證券投資業務的歷練,讓我們的團隊對「受託責任」始終保持敬畏之心。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如何幫客戶實現利益最大化?這要求我們尊重市場規律,具備前瞻性思考的專業能力。謀於前才可不惑於後,臨大事而不亂,能自勝者必強。
探索信託本源功能
信託百佬匯記者:監管近年頻頻出臺新政,要求信託公司壓降融資類信託和同業通道,發展服務類信託等等,這對廈門國際信託提出怎樣的挑戰?
胡榮煒:十幾年來,信託行業伴隨著中國土地資本化的浪潮,創造了以房地產信託和政信信託為主的傳統信託業務的繁榮,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積累下很多矛盾。監管壓降融資類信託和通道業務是應時應勢之舉,我們必須順應市場變化,積極尋求轉型。
當我們認真思考信託的本源,會發現其實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服務信託,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公司已經落地的「技術改造基金」、「文旅服務信託」、「城市更新基金」等,都是在轉型中對信託本源功能的積極探索。
從未設立非標資金池
信託百佬匯記者:行業出現一些風險事件和風險案例。您是如何研判行業當下的風險情況?
胡榮煒:監管從2018年開始,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並做好了化解的布局。2020年,因為疊加了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監管也強調整個行業的風險還會持續釋放,甚至某些時候還可能會加劇。
非標資金池業務近年來一直是監管重點。個別信託公司因為公司治理失效,用隱蔽的手段進行違規交易,積累了較高風險,但這仍屬少數。當我們回歸信託本源,聚焦信託的服務功能,就會發現視野拓寬了很多,信託這個工具大有可為。從這方面講,我對行業長期的發展是有信心的。公司素來秉持敬畏市場的理念,堅持守正、自律的傳統,從未開展非標資金池業務,也從未與第三方非金融機構開展代銷合作。這是我們企業文化中敬畏市場、敬畏受託責任的體現。
注重培養文化敬畏感
信託百佬匯記者:2020年,是信託文化建設5年計劃首年。您是怎樣理解信託文化的?這些年貴司形成怎樣的信託文化?
胡榮煒:信託文化,是所有信託從業者塑造出來的行業形象和行事風格。「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是信託自誕生以來從未改變過的文化底蘊。我很高興地看到,行業發展至今,大家的關注點已經不僅局限於管理資產規模或者產品收益率,而是擴展到了文化的層面。當我們將「服務、民生、責任、底線、品質」作為整個行業的文化支撐時,這不僅給予了行業健康發展的動力,也是對從業人員的保護,更是對投資人的保障。
廈門國際信託一直非常注重培養員工對信託文化以及受託責任的敬畏感。梳理35年來的業務實踐、管理經驗,與信託文化相結合,公司提出了 「擔當、守正、創新」企業文化。
舉個例子,公司為初入職的管培生提供培養通道,讓新員工在營銷端直面客戶,培養新人的受託責任感;讓新員工傾浸在運營端的事務管理,幫助新員工理解信託的業務本源與基礎架構。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新員工能體悟信託文化的本質,並對受託責任心懷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