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個網絡上很火的騙局,一個六十一歲的女人,在一平臺上與冒稱靳東的人相愛,那個冒稱靳東的人,每天留言,甜言蜜語,答應給她錢,給她買房,她放棄一切要去見他,見這個他心中的靳東。
這個消息發出後,大家更多的是嘲笑,笑話這個女人,笑他不看看自己的年齡,笑他不知道自己的分量。
可是對一個剛剛會玩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她怎麼會知道有摳圖,有ps,她只是知道手機裡那個英俊的靳東每天和他甜言蜜語,每天給她需要的對愛情的所有幻想,那她還能怎樣,對於這種心動的誘惑她如何能夠拒絕。
這時我想到了安娜,那個列夫託爾斯泰筆下美麗的黑髮女人。
她有一個高官的丈夫,可愛的兒子,富足無憂的生活,但是當天見到年輕英俊的沃倫斯基的時候,也難免心動,面對他熱烈的追求,看到他摯愛的眼神,安娜淪陷了。
安娜可以,她年輕貌美。
那這個六十一歲的女人就不可以嗎,她不配擁有愛情,不配擁有被愛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人是生存。
對於我們這個以禁慾而自豪的民族,我們有多少人能有勇氣去追逐愛情。
禁錮的心靈裡難道沒有別的嗎,當然有。
在列夫託爾斯泰的筆下,安娜,美麗,動人,善解人意,託爾斯泰用他那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安娜的迷人,也寫出了安娜那矛盾掙扎的內心,她愛她的兒子,在沒有見到沃倫斯基的時候他也是愛他的丈夫,至少她覺得她是愛著他的丈夫的,可是當真正讓她心動的人降臨,真正體會到多巴胺分泌的快樂時,她知道愛情降臨了,一切都變了,她發現卡列寧耳朵怎麼那麼怪了,一切都不是原來的樣子。
在人們的指責的目光下,在那一次次掙扎之後安娜還是服從了她的內心。
人們更多的是看到安娜的死亡,看到她希望的破滅,大家都忽略了在她短暫的一生裡真正體會到了愛情,人生的可長可短,沒有幸福長又怎樣,擁有幸福短又如何。
我們只是人世間走一次,長也是一次,短也是一回,我更佩服的是安娜的勇敢。
人們在嘲笑那個六十歲的女人的時候,更多的是覺得她配不上靳東,年齡不相配,美貌不相配,地位不相配。
我卻看到的是一個女人一世的悲哀。
年輕時沒有愛情,生活之中沒有安穩,老年了無所依靠。當有人每天和她說愛她,給她對愛情所有的幻想之時,她選擇了相信,哪怕是被騙,她也覺得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當我們談責任多餘情感的同時,大多是對於別人的責備和嘲笑,但是當你面臨這樣的騙局之時,就是不知道,你有多大的定力和拒絕的決心。
人進入老年面臨許多無奈,身體的衰老,社會的遺棄,以及思想的退步,都不可避免的到來,有多少人能夠跟上社會進步的節奏,有多少人有這個精力能力及思想去改變。
隨著年齡的增大,慢慢地變成了人們希望的樣子,遲緩而又落後。
這時的我們活的大多是眼前的苟且,不會有詩和遠方,我更羨慕這位大姐在這樣的年紀還是保持了童真的少女之心,能夠有浪漫的情懷和足夠的勇敢。
騙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騙子知道人們需要什麼。
當情感不再缺失,溫情不在淡去,世間更多希望,還有什麼能誘惑心靈。
不要責備,不要嘲笑,其實她的世界經歷了怎樣的無奈和不堪,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把更多的精力關注騙子吧,想想什麼樣的背景下,讓騙子能夠想出這樣的局。
當我們面臨衰老,應該如何應對才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願世間潦草,你是清雪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