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特殊資產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屆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疫情之下,特殊資產行業面臨怎樣的嚴峻挑戰,未來又有怎樣的發展機遇?10月17日,第二屆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市政府、監管部門、中國華融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阿里拍賣、長沙湘江資產、四川發展資產、光大金甌資產、上海文盛資產、湖岸投資、鼎輝投資、貴州中黔金融資產等機構負責人,以及來自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特殊資產處置模式創新、發展機遇和未來趨勢。此外,青島派駐上海現代服務業專業實訓隊也參加了會議交流。

  論壇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秘書長曾剛主持。他指出,從宏觀角度,特殊資產是雙循環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環,良好的行業生態構建有助於推動特殊資產的處置效率,存量資產的有效處置可以使得雙循環更加暢通。

  論壇發布了《中國特殊資產行業發展報告(2020)》,並首度對銀行、AMC機構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的優秀案例進行了頒獎,以表彰特殊資產在數字經濟新時代尤其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之下的行業創新,進一步推動金融科技更好地賦能特殊資產處置效率,有效管控與化解金融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論壇開場致辭時,提出了四大觀點。其一,疫情後財政政策金融化現象凸顯,財政的支出相當一部分需要依賴金融手段來籌集資金;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的財政化現象亦很突出,大量「直達」的救助資金很難回流,從而導致特殊資產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增長。如何處理這些資產,是在疫情穩定之後,恢復經濟時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其二,作為特殊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不良資產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只待去挖掘。有人認為,世上本無不良資產,只有擺錯位置的「好」資產。此話很有啟發性。因此,處理不良資產,首先就是要讓它們充分交易起來,在交易中,由具有專業能力的企業家們去鑑別它們,去發掘其中的有用價值。因此,本次論壇致力於推動不良資產交易,促進形成特殊資產的最優化配置機制,從整體上提高資產處置的效率。其三,李揚指出,中國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資產處置也要跟上這一進程。就是說,推動資產交易行業的數位化轉型,進一步促進非標的產品大規模地標準化,基於網絡進行廣泛交易,有效推動整體業務量的提升,也是目標之一。其四,展望未來,李揚認為:「特殊資產可能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一種資產。」因此,讓更多的特殊資產以人民幣為價格標的來定價,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資者來購買並持有此類人民幣定值資產,正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力舉措。國際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在上海舉辦這個論壇,實驗室的很多相關的交易平臺也要設在上海,就是考慮到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優良的發展環境。當下,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全球化正在退潮,應對這一變局,總書記及時提出了向「雙循環」轉型的發展新格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應為這個轉型貢獻力量,中國將致力於推動非居民越來越多地購買並持有人民幣定價的資產,在這方面,上海顯然大有可為。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解冬在致辭中指出,特殊資產管理是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的重要領域,上海一直致力於建設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目前已初具雛形。上海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的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各類持牌金融機構超過1600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國際資管機構均已來滬展業,上海保險資管、公募基金規模佔全國的比重均超過30%。與此同時,今年是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年,站在新的起點,需要進一步加強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勇於突破,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增添新的發展動力。力爭到2025年,把上海建設成為資管要素集聚度高、國際化水平強、科技應用領先、生態體系完備的綜合性、開放型資產管理中心,成為亞洲資產管理的樞紐,躋身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疫情之下,中國特殊資產行業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又有哪些創新之舉?

  人民銀行參事室主任,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紀敏指出四個觀點。首先,特殊資產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在全球低利率和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各種風險事件可能會明顯增多的背景下,特殊資產行業一方面規模在不斷的增加,市場的潛力非常大。另一方面,特殊資產定價怎麼樣能夠更好的反映投資回報,也帶來一定的挑戰,所以是機遇和挑戰並存。其次,如何更好的挖掘特殊資產的價值,把市場真正的當成資產管理的市場來做。他以橡樹資本為例,通過價值投資與長期限投資,在過去的四次全球比較大的金融危機當中,橡樹資本逆周期操作,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比如說,過去的40周年中,大概每1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結束的時候,投資人獲得的平均回報高達年華23%。前3年就是投資期,就是在危機之初找資產,通過投資與循環投資的方式買入資產;後7年時間是用來逐步管理這些資產,逐步退出這些資產,再給投資人回報。目前,我國的整個資產管理在產品結構方面,特殊資產還沒有能夠真正實現居民財富管理意義上的資產管理的概念。據此,需要培養多元化的合格投資人,培養特殊資產行業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的理念。再次,優化行業制度、構建更健康的行業生態。比如把稅收支持政策和資產管理行業的結構優化相結合,特殊資產股權投資人可以得到更多的一些稅收政策的支持。又如可考慮從國家層面做一些母基金,提高市場化程度,來為特殊資產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助一臂之力。最後,特殊資產管理行業可以助力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中國正處在新舊動能轉化或者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變化當中,如何從財務重組、金融資產管理的層面進一步深化到要素重組的層面,與國企混改,跟資本市場的併購重組實現深度結合,是實現資產價值增值的重要途徑。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胡建忠認為,併購重組是本輪不良資產處置的重要手段。量升價跌,因供給充分市場參與主體觀望,疊加疫情與經濟下行,房地產佔比高加大處置難度,未來三到五年都處於不良資產的收置周期。在他看來,這一輪的不良資產有五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國有重點企業,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逐戶剝離的壓力之大。二是大中型的民企連續爆雷。過去的不良資產是分散的,金額較小,質量較差。但這一輪的不良資產有相當企業還是有內涵的,資產是有價值的。三是中小銀行和信託機構壓力凸顯,城商行、農商行出現壓力,需要救助。四是擔保圈存在的問題在全國具有普通性,以至於一些好的企業由於擔保而受到了拖累。五是上市公司亟待紓困。據此,他認為,當社會的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累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會板結,資產公司應當解決板結的問題,解決資源錯配的問題。而這次央企的逐步剝離、重點民企的暴雷、中小金融機構的問題和好企業陷入擔保圈都不太適合用出清等辦法解決,併購重組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手段。比如國企保留主業,剝離副業,讓民營企業入場或接手。這既解決了國企的逐步剝離問題,又解決了徹底性的股改問題,還能讓一部分民營企業把國企過去的一些副業做精做好。

  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首席戰略官李傳全指出,中國的不良資產行業已經形成,市場藍圖廣闊。但疫情又給整個行業帶來重大影響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疫情下,經濟金融發展挑戰劇增,特殊資產行業越來越大;有效處置特殊資產,方可保持整個金融的穩定,確保經濟發展。行業在整個金融體系與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二是,市場在深化,整個市場區域化轉向全球化凸顯,疫情也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外資的參與度也在不斷加深。三是,市場競爭加劇。浙江市場研究院的行業指數顯示,浙江省的整個不良資產價格的指數向上攀升。短期來看是四大的強勢回歸,多元化的市場參與者,尤其是一級市場競爭加劇,一級市場又會向二級市場傳導,這要求從業機構更多的向下,從圍著銀行轉轉向圍著企業轉,從簡單的清收轉向企業併購重組。四是,如何在未來戰略性升級與業務升級。戰略性升級,浙商資產朝著投資商與服務商並存的業務方向邁進,資產處置從貿易型轉向金融型,浙商資產也在探索資產池證券化、結構化,更精細化的處置方式實現資產更好的匹配,同時從單一向多元化邁進。浙商資產將秉持地方AMC的初心使命,緊緊圍繞主營業務展開,加大區域風險的紓困,以實現地方AMC的使命。

  疫情後,不良資產處置應當首先考慮什麼問題?誰有能力把資源優化配置?

  阿里拍賣副總經理陳慧明表示,阿里拍賣作為專業的網際網路資產交易平臺,主要分享下阿里拍賣在疫情期間看到的、想到的和做到的,並判斷,「通過數據的方式來尋找投資人,通過直播的方式來觸達投資人,未來對於特殊資產行業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趨勢。」

  疫情來臨的時候,阿里拍賣平臺特殊資產(不僅是銀行的不良資產,也包括司法拍賣的資產)的交易數據是斷崖式的下跌,1-3月GMV成交量同比下降近20%,3月成交GMV下降近30%。而往年,同期交易的同比增速在50%以上,3月份正常來說都是交易的旺季。

  因此,阿里拍賣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多年沉澱的數字基建能力,以技術和數據為主導,竭力推動特殊資產的數位化處置。疫情期間,阿里拍賣創新性地做了四個舉措:嘗試資產雲路演、上線債權人會議系統、推行大數據精準獲客、使用網際網路競價銀行債權包。效果顯而易見:雲路演,從今年2月28日,阿里阿拍賣和恆豐銀行合作首屆金融資產雲路演至今,已舉辦40餘次,推薦標的超1000億元,觸達投資人21萬人,意向人超1000人次;債權人會議系統,舉辦400餘場,參會人數達到5萬人,平均每場會議一百多人,有的更是一兩千人,這在線下是難以想像的;精準獲客領域,使用大數據算法幫忙尋找投資人,疫情過後的統計顯示,使用機構數增加超150%,標的數增長近300%,成交額增長近400%;銀行債權包,通過網際網路來競價,合作機構數增長超40%,標的數增長超60%,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過超400%。大家可以看到疫情雖然整體在下跌,但是有一些標的類型在過程中反而迎來了一個好的增長。

  陳慧明認為,疫情其實是一個數位化最大的推進器,通過這次疫情看到了把傳統非常重的線下活動搬到線上來的空間和機遇。因此,阿里拍賣還將繼續探索實踐特殊資產全鏈路數位化的未來展望,包括全景看樣、B2B交易、線上配資、智能評估、在線交割、盡調直播等。

  原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王科進表示,不良資產實則是困境資產,首先要讓它逐漸地市場化,再通過資產管理公司把它優化配置到國民經濟生產活動當中。但從更廣泛的眼光看,資產管理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只是短期的表象,深層次的作用力在於這個行業的專家,特殊資產行業非常需要複合型的人才和專家。與此同時,私募基金這類組織形式的公司更適合做資源配置最優化。據此,需要把有利於行業專家、財務專家、管理專家、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能夠診斷這個企業,把企業救活,重組好,提升它的價值,提升處置效率。

  在下午的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疫情後特殊資產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特殊資產行業創新和生態建設」兩個主題交流了一線從業者的經驗與思路。與會嘉賓達成一致共識,普遍認為疫情帶來了特殊資產行業供給端的顯著增加,但需求端反應與市場信心,合格投資人的培養,優化行業制度並消除限制壁壘,多元化特殊資產處置方式,如更多採用併購重組手段、逐步推出更多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資管公司逐步轉型為資本性投行至關重要。此外,如何加強金融科技賦能在資管、科技、產業良性循環與互動,並充分利用好數位化交易平臺開展更有效率的交易也必不可少。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聚焦特殊資產 盤活房抵市場」瀚海資產行業沙龍啟幕
    在行業不斷去產能、調結構的背景下,不良率和不良資產呈現大幅上升態勢,不良資產迎來發展機遇期。如何把握黃金髮展期?怎樣發揮不良資產處置優勢?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東方瀚海拍賣有限公司、天津濱海正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焱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聚焦特殊資產 盤活房抵市場」行業沙龍在北京財富中心盛大開啟。
  • 第三屆不良資產管理和企業紓困重組論壇在廣州舉辦
    論壇上,來自國內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知名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基金的專家和學者,就當前新時期新格局下不良資產行業與實體經濟循環發展問題、不良資產行業如何為企業紓困賦能、研究企業紓困的落地方式,探討助力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的路徑等熱點話題發表了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
  • 「聚焦特殊資產 盤活房抵市場」瀚海資產行業沙龍重磅啟幕
    在行業不斷去產能、調結構的背景下,不良率和不良資產呈現大幅上升態勢,不良資產迎來發展機遇期。如何把握黃金髮展期?怎樣發揮不良資產處置優勢?  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東方瀚海拍賣有限公司、天津濱海正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焱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聚焦特殊資產 盤活房抵市場」行業沙龍在北京財富中心盛大開啟。
  • 首屆中南大校友企業家論壇隆重舉行 行業精英解讀未來機遇與挑戰
    12月12日至13日,首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友企業家論壇(中南論壇)暨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廣東珠海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百年變局之際,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與挑戰」。深耕不同行業的中南大精英們匯聚一堂,從全球化的視角、用嚴謹的邏輯解讀未來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伊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發表開幕詞。
  • 京東數科主辦第二屆資管科技行業高峰論壇8月25日將在滬舉辦
    來源:金融界網站在低利率、資產荒,以及疫情「黑天鵝」等複雜市場下,資管行業將如何破局?科技在資管行業升級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圍繞當前大資管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和新機遇,以及資管科技給行業帶來新價值等核心議題,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京東數科)將於8月25日在上海舉辦第二屆資管科技行業高峰論壇。此次論壇由《中國經營報》作為聯合主辦方,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作為學術指導單位。 今年大會主題為「攜手跨越、重塑增長」。
  • 中南大校友企業家論壇在珠海舉行,共探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與挑戰
    來源:藍鯨財經12月12日至13日,首屆中南大校友企業家論壇(中南論壇)暨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廣東珠海隆重舉行。據了解,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百年變局之際,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與挑戰」。深耕不同行業的中南大精英們匯聚一堂,從全球化的視角、用嚴謹的邏輯解讀未來的機遇與挑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各位校友企業家積極為全國抗疫事業捐贈了大筆專項資金、大量醫療物資、生活物資,用實際行動擔負起社會責任。
  • 大咖齊聚中國併購基金年會 共議雙循環下困境資產重組
    2020年10月31日,由蘇州基金博物館主辦,全聯併購公會、蘇州市金融發展研究會、蘇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協辦,蘇州市人民政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的第六屆中國併購基金年會在蘇州隆重召開,主題為「雙循環格局中的困境資產重組」。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眾多金融機構領導、政府部門、併購基金行業企業高管、媒體等200餘人到場。
  • 東方紅資產管理攜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發布金融投資者調研權威...
    東方紅資產管理攜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發布金融投資者調研權威報告
  • 瑞威朱平:私募資管視角下的特殊機會資產掘金術
    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以後,各類資產尤其是商業等不動產物業價值受宏觀市場影響普遍下行,目前的投資盈利空間不高,因此我們可以更多聚焦於逆周期下的一些 「特殊機會資產」。對於這個概念目前沒有法律上的定義,不同的機構視角理解也不一樣,我分享的角度是作為偏重於不動產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如何去看待並挖掘這樣的資產價值。
  • 廣州資產聯合主辦2020(第三屆)不良資產管理和企業紓困重組論壇
    12月12日,2020(第三屆)不良資產管理和企業紓困重組論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舉行。本次論壇在廣州市委政法委、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廣州市司法局、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等部門的支持下,由廣州市資產管理協會、廣州市法學會、廣州資產、廣東省及廣州市律師協會、房地產協會等聯合主辦,活動吸引了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參加。
  • 雙循環格局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新機遇
    今年,受經濟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困難,社會許多方面對未來的預期都有所下降。在此情況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雖然交流議論活躍,但是投資者觀望,經營不確定性增大。一方面,銀行等供給主體資產包價格仍然居高不下,資產收購的成本和風險較大;另一方面社會最終消費拉力不足,導致資產處置變現難度加大。
  • 海外特殊資產投資策略深度研究(乾貨)
    報告對海外特殊資產基金的投資策略進行了系統性梳理,並通過整理和分析具體案例的投資邏輯和實施過程來對重點投資策略進行深入闡述,以期對正在日益受到全球資本關注的中國特殊資產投資行業給出前瞻性的洞察。附簡版報告《海外特殊資產投資策略深度研究》如下:一、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是眾多知名海外特殊資產基金成立以來就設立的核心策略之一。
  • 攜手阿里巴巴 興業銀行雲上推介特殊資產項目
    圖片來源:微攝        中國金融網訊   3月17日,以「甄選資產,投資價值」為主題的興業銀行2020年特殊資產雲推介房地產抵押專場順利舉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本場推介通過在阿里拍賣和釘釘群進行直播,涵蓋91個特殊資產項目,不到1個小時,吸引了包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及社會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響。
  • 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舉辦 河南和豫企將迎來六大機遇
    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舉辦,近千名各界大咖共聚一堂河南商報記者郭丁然見習記者郝瑞鈴12月5日~6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近10位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30多所國內知名經濟學院院長(校長)、60多所高校參會代表、近百位河南實業領袖和金融豫軍領軍人物
  • 《疫情後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新機遇》 深圳眾邦投資李岐 楊志純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這場疫情深刻改變打亂了中國的經濟,這場疫情帶來的巨大直接經濟損失和更多潛在的間接損失,不良資產行業不僅能發揮逆周期的優勢推動經濟的出清,更應該發揮化解困境的功能做穩定經濟的壓艙石。
  • 陳劍夫:機遇與挑戰並存 證券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站在這個歷史節點,《證券日報》社於今日主辦「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主題為「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意在通過證券行業領軍人、著名經濟學家等特邀嘉賓的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共同推動行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證券日報社社長陳劍夫致辭。
  • 張旭陽:後疫情時代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啟示與建議
    來源:新浪財經文/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四十人論壇作者:張旭陽 中國光大銀行首席業務總監,光大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資管新規之後,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質量得以改善,規模趨穩並尋求再出發。技術進步與制度完善是社會與行業進化的兩大驅動因素,且往往始於技術、終於制度。希望監管與行業一同持續完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制度設計,以適應技術更新和疫情後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與金融體系完善的需要,發揮資產管理行業應有的有別於銀行體系的作用。
  • 熱議雙循環下困境資產重組 2020中國併購基金年會盛大召開
    2020年10月31日,由蘇州基金博物館主辦,全聯併購公會、蘇州市金融發展研究會、蘇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協辦,蘇州市人民政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的第六屆中國併購基金年會在蘇州隆重召開,主題為"雙循環格局中的困境資產重組"。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眾多金融機構領導、政府部門、併購基金行業企業高管、媒體等200餘人到場。
  • 國際資管巨頭如何看待中國市場?五位高管談後疫情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瑞銀集團董事長Axel Weber、東方匯理全球機構和企業客戶主管Jean-Jacques Barberis、標準人壽安本集團主席範智廉爵士、野村證券副總裁飯山俊康、羅素投資全球主席兼執行長Michelle Seitz五位資管行業高管談及目前資管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談到了之前在華開展業務的歷史,有幾家機構積極實踐了中國的金融開放政策。
  •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概覽
    而中小機構在競爭和擠壓下,多會將發展戰略重點轉移至差異化和特色化方向,否則很可能被市場淘汰出局。2017年之前,中國資管行業走過了年化複合增速45%的五年的高速擴張時期,剛性兌付、通道業務、多層嵌套的問題隨之湧現,隨後資管新規發布,中國資管行業進入了調整時期。根據全球資管市場的發展經驗,這一時期也將伴隨著行業集中度的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