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淑芳 通訊員 張貴/圖
9月11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望鵬大講堂邀請赤石河一河兩岸規劃設計國際諮詢方案評審會多位專家做客,從都市鄉村、水安全、人文生態觀等視角,為深汕合作區以國際視野做好城市規劃提出了更多思路和建議。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偉平,區領導文維、謝海生、羅力濤出席活動。
馬達思班創始合伙人、主席、設計總監馬清運在《燦——CAN(Culture、Agriculture、 Nature)》主旨演講中分享了他對人-建築-城市和文化-農業-自然關係的思考。在他看來,燦是陽光家園,鄴是興旺家業,燦鄴是深汕合作區作為深圳國際化超級地市的田園對稱存在,是中國都市化的新格局,是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在《建設水安全的魅力城市》主旨演講中,荷蘭凱諦思(中國)水資源管理總監、董事哈文梅分享了國內外水治理案例,以及如何在洪災風險下生存的經驗做法。她認為,水是機遇、樂趣、財富。要讓城市與水共存,給河流以空間,以達到保障水安全、釋放水魅力的效果。
在《人與自然、人與人的新關係——中國城市現代化的生態觀、時空觀與場所觀》主旨演講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榮遠分析了深圳灣城市與自然邊界進退起伏的歷程,並分享了參與雄安新區和深汕合作區規劃的思考,深入闡釋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新關係。他認為,深汕合作區在山河海城的複合生態策略中,梳理自然的山河海生態體系,理性控制城市空間向自然滲透的欲望。這是深圳現代化種子的試種地,也是深圳先行先試的樣本地。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在總結性發言中表示,馬清運、哈文梅和朱榮遠三位專家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不同層次,從理性生活方式、水安全專業理論和人文生態觀不同角度,對深汕合作區一河兩岸及城市規劃設計提出了開闊的思路,對深汕合作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都市田園,統籌構建「水安全、水生態、水景觀」,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發展關係具有重要意義。深汕合作區處在新城建設起步階段,正是一張白紙好作畫的最佳時期,相信在國際範兒、深圳味兒、深汕特色的全球先進城市發展理念引導下,將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創造新的城市發展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