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也打造了不少戰鬥機,在戰爭中起到了不少作用,這款零式戰鬥機是日本的一型單座單發平直翼活塞式艦載戰鬥機,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在二戰初期,以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特點優於其他戰鬥機,於1937年開始研製,1939年首飛,1940年服役,是二戰中的主力艦載戰鬥機,被運用於亞洲主戰場和太平洋戰爭。
零式戰鬥機採用懸臂式下單翼正規布局,對搭載空冷發動機的戰鬥機而言,擁有非常乾淨漂亮的氣動外形,並且擁有相當低的阻力,這不僅利於用較低的發動機功率獲得較高速度,對節約燃料也有好處,零式機身為輕型結構,超硬鋁鋁承力構造,自重輕,機體氣動外形好,採用了密封氣泡形座艙,使用大塊透明玻璃,形成大視界座艙,使飛行員前後視野良好,首次採用全封閉可收放起落架,首次為飛行員裝備了電熱飛行服、大口徑機關炮、恆速螺旋槳,可拋棄的大型副油箱等設備。
零式戰鬥機設計成功一個關鍵因素是選用的住友公司的超級鋁合金,日本稱50嵐金屬,這種鋁合金比鋼還硬,因為有了這種金屬零式設計時就採用了很細的飛機框架,並且敢於在上面鑽孔減重,此外鉚釘尺寸也非常小,並儘量簡化鉚接點,在能保證戰機強度的情況下大大減輕了飛機重量,有了超硬鋁合金,對飛機主桁梁進行革新,其抗拉強度好,耐疲勞強度更好,而且機體重量極輕。
為了減重,甚至取消了飛行員的防護鋼板,不用自封閉式油箱,這些都成為日後的致命缺陷,在那個年代,戰鬥機配備裝甲防護並不是國際流行趨勢,零式的性能優勢最大來源就是輕,翼載極小,完全彌補了發動機動力的不足,而且保證了兩千米的超大航程,同時由於輕,零式還獲得了非常快的爬升速度,每分鐘九百米,完全超越了同期如F2A、F4F、P-40、噴火等歐美戰鬥機,其低速格鬥能力與轉彎半徑都優於同期歐美戰鬥機,令盟國飛行員很難從後接近零式的航線從而獲得開火機會。
零式戰鬥機機翼內裝備了兩門九九式1型20毫米機關炮,每門攜彈六十發,機首裝備了2挺九七式7.7毫米機槍,每挺攜彈300-700發,火力超越了九六式戰鬥機,也超越了同期歐美戰鬥機的火力,所以日本打造的這款戰鬥機也是一個王者。
對於與早期防彈不完備、結構也並不堅固的歐美戰機而言,二十毫米航炮的火力具有威脅,而之後零式生產型改用加長炮管的九九式2型機關炮,提高了穿透力、彈道特性與射程,此外,零式還能掛載兩枚30千克或60千克炸彈,作為戰鬥轟炸機使用,有「萬能戰鬥機」之稱。
在太平洋戰役中,別看日本被美國吊打,要不是這款戰鬥機,日本可能還撐不到一半的時間,早就被美國打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