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年中最後一項ATP1000大師賽,巴黎大師賽被人記住的,可不只有它那極具設計感的冠軍獎盃,因為同時也是常規巡迴賽的收官之戰,經常會看到選手們為了總決賽最後幾席激烈廝殺,所以在9個大師賽中顯得分外特別。
而在進入新世紀之後,竟然有多達7位選手在這裡捧起了大師賽處女冠,巴黎也因此成為那些苦苦尋求突破的選手們競相追逐的應許之地。
{ 2001年 格羅斯讓(法國)}
這位最高排名曾來到第4的法國好手,現在被人熟知的角色是克耶高斯的教練,此後他最大的成就來自於溫網,在2003-2004連續兩年打入半決賽。
{ 2003年 亨曼 (英國)}
亨曼和格羅斯讓的經歷頗為相似,一樣是草地好手,一樣最高排名來到過第4位,生涯最重要的冠軍一樣來自巴黎大師賽。此前在1998-2002間,他5年內 4次止步溫網半決賽,卻意外在2003年巴黎大師賽得到些許補償,這也是他生涯最後一個冠軍,當時他已經29歲。雖然那之後沒能再在溫網有更好的表現,他卻在2004年法網和美網兩次打入了大滿貫四強。
{ 2005年 伯蒂奇(捷克)}
2004年雅典奧運會擊敗費德勒橫空出世,2005年不到20歲就在巴黎斬獲首個大師賽桂冠,但誰也沒想到直到2010年,伯蒂奇才第一次打入大滿貫決賽和年終總決賽,雖然最高排名曾高居第4,但也再無更大作為。現在已年過30的他,還能實現那個未完成的夢想嗎?
{ 2006年 達維登科(俄羅斯)}
雖然在2005年就打了大師杯(現年終總決賽),但2006年巴黎大師賽奪冠才宣告達維登科真正開始崛起,這個冠軍讓他的世界排名來到第3位,此後又在2008年邁阿密和2009 年上海接連擊敗納達爾奪得兩大師賽冠軍,2009年還收穫了年終總決賽的桂冠,他是四巨頭「雛形期」最成功的選手之一。
{ 2008年 特松加 (法國)}
這一年是特松加的突破之年,年初澳網他先後打敗穆雷和納達爾打入決賽,最後才輸給了德約科維奇。而年底的巴黎大師賽,特松加在決賽中遇到了衛冕冠軍納爾班迪安,在誰贏就能搭上前往上海大師杯末班車的關鍵時刻,他在家鄉父老面前頂住壓力奪冠。憑藉這一年裡一首一尾兩次爆發,特松加穩步進入一流行列,逐漸在前十站穩腳跟,並在2012年來到生涯最高的第5位。
{ 2010年 索德林 (瑞典)}
2009和2010年,索德林分別以擊敗納達爾和費德勒的方式,背靠背打入法網決賽,卻連續難逃在羅蘭·加洛斯紅土場上充當最佳綠葉的命運。可能時巴黎太心疼索德林在這裡的遭遇了,讓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這座城市的另外一邊換回一些安慰,排名也來到生涯最高的第4位。
{ 2012年 費雷爾 (西班牙)}
巴黎同樣待費雷爾不薄,作為四巨頭時代最悲催的參與者之一,他此前3次打入大師賽決賽,兩次輸給納達爾一次不敵穆雷,這次在巴黎終於不用面對四巨頭,他也成功把握了機會。此後他又3次打入大師賽決賽,分別遇到了穆雷、德約和費德勒,均無果而終。世界第3也是他的最高排名。
這 7人當中,除了達維登科和特松加之外,另外4人此後都再也沒有大師賽冠軍入帳。那麼今年,在多位球員因傷退賽的情況下,能否有人趁亂殺出,讓巴黎時隔五年再度上演「處女冠」好戲呢?別忘了,今年已經產生了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和迪米特洛夫兩位新科大師賽冠軍,若能產生第三位,將是2003年之後,首次一年內產生三位以上的「新大師」。
精彩回顧-
費德勒收穫巴塞爾第8冠!
為大師兄打call!也請考慮布斯塔奎裡安德森們的感受……
瓦林卡結束與諾曼的合作
茲維列夫退出新生力量總決賽
ATP年度大獎 | 候選名單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