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堅守廿餘載 愛潤心田花自開

2020-12-10 綏化新聞網

平凡堅守廿餘載愛潤心田花自開

——記海倫市第九中學小學部教師陳麗娜

特約記者馬明超全媒體記者宋一楓

  「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裡,首先自己心裡要有陽光。」「老師的工作其實就是一份良心活,需要的是責任和無私的愛。」海倫市第九中學小學部教師陳麗娜,對於教師工作有著深刻的感悟。

  早在16年前,陳麗娜就在學校第一個建立了班級QQ群,每天用相機記錄著孩子們的成長,並在家長群裡寫下了大量隨筆,記錄孩子們在校的生活與教育感悟。那時白天沒有網絡,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傳當天的訊息和照片,忙完之後才去做飯。不久前,一位學生家長把群相冊裡她家孩子小學五年的照片,做成了電子相冊發給了陳麗娜,感謝她如此完整地記錄了孩子的小學生活。每一屆學生留下的幾千張照片,成了陳麗娜生命中珍貴的記憶。

  陳麗娜堅持引領學生們廣泛閱讀,為減輕家長負擔,她在百度文庫裡註冊帳號花錢買經驗值,下載了一百多本電子版繪本資源供學生們使用。經常性開展生字小老師、讀書交流會、每天讀書籤單等活動,讓讀書成為興趣,成為習慣。陳麗娜堅持讀寫結合訓練,在班級群文件裡建了《我筆寫我心日記集》分享孩子們的練筆,上屆學生2017年畢業時出版了《童心飛揚日記集》,收錄了全班學生300篇原創文章,成了孩子們最珍貴的畢業紀念冊。

  陳麗娜注重學習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素養。2014年,她參加了「真正走進北大校園」的國培,感受到了北大的嚴謹與博大,回到學校後,她把北大的圖片做成PPT分享給學生們,並為全班學生買了書籤,激發了他們對北大的無限嚮往,為學生們播撒下理想的種子。2017年,陳麗娜參加了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中國好老師」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她的育人故事,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讚許。陳麗娜業務能力突出,曾多次出示國家、省、市各級公開課和賽課。她的課曾獲「全國首屆新課程小學優秀課例評選」省級一等獎、國家級三等獎、國家級優秀點評獎,被收錄到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發展中心編寫的《走進新課堂》一書中。先後被評為省級語文科教學能手、省骨幹教師等多項榮譽。

  陳麗娜注重社會實踐,一次次帶著學生到軍屬院、醫養中心、海倫一中、博物館、剪紙館等地參觀,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她帶著孩子們去電視臺參觀了解電視節目的製作,成為第一個參觀海倫電視臺的班集體,當天的海倫新聞報導此事,孩子們看到自己上了電視新聞,都高興極了。海倫被譽為「剪紙之鄉」,為了讓孩子們熱愛剪紙,陳麗娜通過網絡自學剪紙,在第二課堂時教給學生,她的學生剪紙技術越來越好,後來她的班級代表全市小學生參加了在政府廣場舉行的海倫剪紙節開剪儀式。

  陳麗娜教書育人,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語文課上在學梅、蘭、竹、菊四首詩時,她說希望班級女生要像蘭一樣,品質高尚、蕙質蘭心。男生要像竹,頑強執著。在組織班級紀律時,她都會說「蕙質蘭心的女生、巖竹一樣的男生們,現在我們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孩子們馬上精神抖擻坐好。語文課上,在學習到居裡夫人成為科學家後、擁抱她小學老師那一段時,陳麗娜說「現在老師想反過來和咱們班未來的科學家、作家、企業家擁抱」,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手。「老師最想擁抱一個人是後來我們班,目前能聽懂班級要求,作業不再寫錯,能出聲讀課文的那個人,是誰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喊出男孩的名字後,內向膽怯的男孩走上講臺與陳老師擁抱。從此這個三歲就失去媽媽,長期與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的小男孩找到了母愛。冬季來臨,陳麗娜會給他買來溫暖的羽絨服,開學季為他準備好書包和文具,一直持續到孩子小學畢業。後來陳麗娜交流到海倫九中,男孩也隨之到了九中,繼續延續著師生情誼。男孩在日記裡送給陳麗娜一個美麗的稱呼:老師媽媽。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陳麗娜贏得了孩子們純真的愛意。陳老師有了白頭髮,會有孩子帶來媽媽的染髮劑;嗓子啞了,有學生悄悄送來潤喉片;放學路上,學生隔著橫道喊老師去家吃燉排骨。這份情誼歷久彌堅,13年前開班教的一屆孩子去年高考,發布成績的那一夜成了陳麗娜的不眠夜,家長和孩子紛紛報喜,當聽劉星月的媽媽說孩子是海倫市高考第一名時,陳麗娜喜極而泣。這些天之驕子,從未忘記小學期間帶給他們無限美好回憶的陳老師,他們希望和陳老師分享成功、分享喜悅。

  欣慰學生的成長,感動家長的回饋。從教二十餘年,陳麗娜從未遇到一位苛責的家長。無論是領導家的孩子,還是普通農民的孩子,她都一視同仁。學生回家寫作業,不會的可以隨時打電話發微信,陳麗娜隨時解答。期末學生們做試卷,她自己出錢給大家印,家長們聽說孩子每天做的試卷是老師自己印的,便自發的去輪流印,陳麗娜教的班級從沒買過一本資料。無私的給予,換來了家長的理解、配合與支持。

  2017年8月,因均衡發展,為了支援新建學校,陳麗娜從工作了20餘年的海倫市實驗小學,交流到地處海倫城北郊第九中學小學部工作。新校建成搬家時,家長紛紛行動,有為班級買來十幾盆綠蘿的,有在開學前為班級網購好各種獎品的,有為全體學生買第二課堂手工用品的,還有的家長為班級捐贈了85本精美繪本。

  平凡堅守廿餘載,愛潤心田花自開。陳麗娜多次獲評全市優秀教師、全市四有好老師、全省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等榮譽稱號。陳麗娜是一個有教育情懷、使命感的老師,更是一個築夢人,她正帶領著孩子們奔跑在追夢路上……

相關焦點

  • 堅守三尺講臺幾十載 在平凡中書寫育人夢
    三尺講臺上,每一位的身影都那樣熟悉、可敬,從教幾十載,每一位的經歷令人感動、可佩。曾經,那個少年,懷揣著傳道授業的夢想,激情滿滿深入農村、紮根基層,播撒教育的良種;如今,他們初心不改,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前行,用餘生書寫著教育夢。
  • 書香潤心田 巾幗展芳華——州婦聯開展慶元旦讀書分享會
    書香潤心田 巾幗展芳華——州婦聯開展慶元旦讀書分享會 2020-12-25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端」潤「心田」奏響戰疫「最強音」
    (充分發揮「兩微一端」輿論導向作用)3、奏響「雲號角」,綻放職教戰疫之花。(逆向前行,綻放職教戰疫之花)二、打造「雲思政」教學模式,共繪愛國戰疫「同心圓」學院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不斷優化網絡思政教育供給,實現教育載體有效延伸,將思政課教材有字之書與中國戰疫無字之書有機整合,有效實現思政教育從「雲端」到「心田」。
  • 漳州平和心田賴氏簡介/心田宮/心田賴氏家廟
    在臺灣的心田後裔現在已超過祖地,約有六萬多人。賴氏在臺灣百家姓中排名第18位。     據族譜載,從第三代起,心田賴氏先後有一百二十多位祖先遷居外地,第八世起(即明萬曆年間)就開始有人到臺灣謀生,他們是漢人開拓臺灣的早期移民的一部分。移居臺灣有據可查的先祖多達98位。其中又以臺中、彰化最多。     心田賴氏後裔在臺灣歷盡千辛萬苦,披荊斬棘,拓荒墾植,建立村莊。
  • 【齊魯未檢品牌展播】青島「清泉」:引法治清泉,潤少年心田
    【齊魯未檢品牌展播】青島「清泉」:引法治清泉,潤少年心田 2020-05-22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物專訪丨​二十年平凡堅守,初心矢志未改
    正是那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守,讓無數教師堅守平凡崗位,如同一盞明燈為學生引路,如鋪路石一般為學生服務。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名單裡,山東建築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尚金釗赫然在列。今年是尚金釗入職山東建築大學的第二十個年頭,二十年來他用實際行動搭建了師生連心橋,踐行了服務學生、教書育人的桃李芬芳路。
  • 離愁風起,潛潤心田,難忘片片詞花雨拈
    想古道荒草離別,清月照花孤獨,愴然心慌。孤雲飛渡蒼涼,一簾幽夢回眸,十裡芰麥含香。又怎向、鶴仙銀燭逝水,箏笙吹斷,漫入衷腸,更戀朵朵落紅醉酒,一杯愁緒回梁。正觥籌,杜宇還送秋殤。(二)感黃鸝*相思漫相思漫。玉漏沉璧,滿宇星光璀璨。念纖塵細水旁落,清露巧凝眼眸,偏愛夜闌。
  • 愛灑郵路三十載 平凡崗位寫人生——記「全國勞模」鳳凰縣臘爾山...
    今年47歲的龍金雲,1991年參加工作後,近30年來,始終堅守在素有鳳凰縣「西伯利亞」之稱的臘爾山鎮,日復一日的肩負著高寒山區苗族百姓的郵件投遞工作。苗嶺深山行走「郵路」三十載,他踏實的腳印深深地紮根在苗族村落,憨厚的笑容時刻溫暖著這裡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他被臘爾山鎮的百姓親切地稱為「活雷鋒」。
  • 致敬——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五月,勞動的盛日,在經開公安隊伍裡,也有這樣一群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勞動者,民警、輔警和警務助理。他們――用愛崗敬業的奉獻之心聚起力量,用樂於奉獻的勞動之肩扛起責任,用服務人民的真摯愛心為民服務。
  • 評論丨以平凡堅守書寫人生華章
    回首徐國義50載人生歷程,我們敬佩於他幾十年如一日勤奮敬業、頑強執著,在遊泳教練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我們讚賞於他科學求實、追求卓越,以「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勇攀競技體育高峰;我們驚嘆於他在與病魔作鬥爭的5年中沒有絲毫鬆懈,在泳池邊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我們更震撼於他「為熱愛而燃燒」,在為國爭光中升華人生價值,綻放出盪氣迴腸、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 用堅守點亮巴山深處的平凡歲月
    在普光氣田工作十餘年裡,但凡他值班的時間,安全隱患總會第一時間消除,設備運行永遠平穩,他就這樣以職責守護著長江中下遊的平穩供氣,用堅守點亮著平凡的歲月。他,就是普光301集氣站的一名普通採氣工——胡可兵。
  • 向勞動者致敬: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堅守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在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裡,讓我們把鏡頭、筆頭對準我們身邊的勞動者。    06:00點,載著零零星星的乘客,羅利勇駕駛29路車首班車,準時從紅花崗出發開往黔北汽車城,開啟了一天的公交工作。    接下來,羅利勇要在這條線路上來回駕駛3趟,直到中午12點下班。
  • 當代女書畫家李婉:一畝心田 灼灼華蓮
    李婉:一畝心田 灼灼華蓮李婉:字宛亭,號聽雪堂主,安徽蕭縣人也。秀外惠中,溫雅而淡靜。幼承家學、研書習畫,少則以博藝聞於故邑。其書多體兼攻,初以顏魯公、大歐開蒙,繼學二王,後漸習秦漢碑銘,邇年尤工小楷而聞名。其小楷尊鍾元常、雅宜山人、衡山居士,百臨而不輟,可謂「蠅頭小楷寫烏絲,字字鐘王盡可師」焉。
  • 「雲端」潤「心田」 奏響戰疫「最強音」——積極探索構建「雲思政...
    (充分發揮「兩微一端」輿論導向作用)3、奏響「雲號角」,綻放職教戰疫之花。,有效實現思政教育從「雲端」到「心田」。學院第一時間組織啟動「雲打包」服務,將暖心「畢業寄」作為一次特殊的黨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用潤物無聲方式,幫助全體畢業生收拾快遞宿舍物品。調查問卷、視頻直播、圖文核實、電話溝通……負責整理物品的每一位老師都通過視頻通話和同學們一一確認,讓大家「一對一」線上實時了解、掌握現場情況,確保每一件行李完好無損地全部入袋。
  • 博愛花開酒泉 濟困情潤心田
    博愛花開酒泉  濟困情潤心田酒泉市紅十字會開展2021年「博愛送萬家」慰問活動春節將至,年味漸濃。酒泉市肅州區三墩鎮居民陳萬華,自2007年加入無償獻血隊伍以來,累計無償獻血23次,獻血量9000毫升,2019年榮獲酒泉市無償獻血金獎。去年底因火災造成家中部分房屋燒毀坍塌,部分生產生活工具損毀嚴重,生產生活陷入困境。酒泉市紅十字會籌資送去救災慰問金1萬元。陳萬華激動地說:「以前我獻血幫助他人,現在我有了困難,紅十字會沒有忘記我,感謝你們。以後我會繼續義務獻血,回報社會」。
  • 棗莊翔宇中學丨以平凡鑄就非凡,用堅守詮釋崇高
    他們,以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以美好的德行影響學生;他們,在培育優秀人才徵程上孜孜以求;他們,是我校發展和進步的有力支撐;他們,以平凡鑄就非凡,用堅守詮釋崇高。我們從他們的事跡中擷取一些片段,希望能展示這些默默耕耘者的大愛、智慧和奉獻,展示他們為人師者的風採和足跡。下面就請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麥合木提: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堅守
    人口流動、調查走訪、鄰裡糾紛,這都是派出所民警的職責,他常年堅守在基層一線,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和老百姓距離最近。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不平凡的力量,促進轄區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向好。自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達到「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不怕困難,不怕累,在入戶走訪工作中,詳細詢問走訪對象的家庭、生活情況,認真對待走訪對象提到的的每一個細節,並做好記錄,對群眾提出的困難訴求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並保持跟進解決情況,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根本要求,以青春和汗水忠實的履行著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
  • 堅守平凡崗位 成就不凡人生
    一直「在路上」的公交司機、與紅綠燈為鄰的值勤交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這個「五一」假期,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普通人,用堅守詮釋勞動的意義,用奉獻標註時間的刻度,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以無悔付出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 趙寧:平凡中堅守,堅守中盡責
    趙寧2018年底由部隊轉業到市檢察院工作,部隊十幾年的工作經歷讓他形成了「工作無小事,平凡見精神」的信條,在抗擊疫情期間的艱難時刻更是表現出無私奉獻的可貴品格。市檢察院抗擊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第一檢察部,抗擊疫情、履職辦案、上傳下達工作繁重,擔任內勤工作的趙寧每天堅守崗位,不計得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瞧這一家子,平凡生活也能開出花
    這戶看似平凡的家庭也有著自己獨家的「幸福秘笈」。2003年「非典」後張雪松被授予「英雄衛士健康天使」稱號17年後,歲月沒有磨滅她的職業堅守,她站出來承擔起了屬於自己的責任。張雪松在抗疫一線英勇戰鬥,她的父母、老公和孩子也在家與她一起並肩作戰。母親蘇金蘋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儘管去年剛剛做完膝蓋手術,但70歲高齡的她依然在社區卡口一站就是3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