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又刺激的運動
一提到馬術,很多人都聯想到優雅的貴族運動,好玩的地方不止表面這些。通過和馬的相處,一起訓練,一起馳騁,收穫的是一份陪伴和一種成就感。
馬術其實分很多種,包括英式馬術、西部馬術還有蒙古馬術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國內興起了一股馬術熱,主要就是英式馬術。
「大家都知道,馬術是一項貴族運動,指的就是英式馬術。這種馬術不像西部馬術或者蒙古馬術那樣狂野不羈,英式馬術的風格比較優雅。」丁魯寧是銀川藍山名邸小區附近,一家室內馬術俱樂部的工作人員,他介紹說,馬術在青少年中比較流行,成年人也有很多喜歡這項運動的,而且其中女性偏多,這大概也是因為馬術的優雅特質,再加上騎馬時對姿態的要求,以及對人體核心力量的訓練,更能滿足女性們對氣質塑造的需求。
不過,馬術吸引人的地方還不止這些。馬雖然通過馬術運動得以訓練,但還是存在一些不可控的情況,這就讓馬術變得有些刺激。能成功駕馭一匹馬,很有成就感。「馬術玩得好,需要技巧、身體協調性、好的心理素質,還有和動物相處的智慧。」丁魯寧說,這才是馬術真正的魅力。
對待馬像對待孩子一樣
在很多馬術比賽上,騎手如果摔了下來,大多不會先檢查傷勢,而是先去安撫馬的情緒。「真是這樣的。」高建國是這家俱樂部的教練,他說一匹經常騎的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兩三年前,高建國經朋友介紹,來到銀川,進入馬術俱樂部工作。他說,剛開始學馬術,不是學騎馬的技巧,而是先和馬培養感情。他記得第一個比較默契的「夥伴」名叫蘇珊,他經常給蘇珊餵食、刷毛、清理馬圈……熟悉後再牽到馬場訓練。
「開始有些基礎的訓練,比如打圈,你牽著繩子,讓他圍著你轉一圈。等上馬以後,也是要學一些基本的動作,比如站立和坐下。」高建國說,這些內容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並不容易,因為需要馬的配合,而配合的前提是彼此相互信任。他記得那時候每成功完成一個訓練動作,都會激動好幾天,這是他和蘇珊共同的成果。
當然,馬也有不配合的時候,性情像小孩一樣。「它會不聽話、耍脾氣,這時就很考驗人的耐心。如果你也由著自己亂發脾氣,你們就鬧掰了。但可以適當懲罰它一下,針對它的行為,有獎有罰,馬也會慢慢變得懂事。」高建國說,學習馬術很鍛鍊人的心性,原因就在這。
培養出好的「馬感」才是技術
要騎好馬得先培養感情,俱樂部的學員上課得先學會和馬相處。「備馬是基本功,比什麼都重要。」高建國介紹,備馬指的是騎乘之前,將裝備安置在馬身上,包括一系列準備工作,走進馬棚和它打招呼,觀察它的情緒,為它刷毛、放置勒韁、馬鞍墊等,因為這些動作會影響人和馬之間的信任,一定要讓馬感到舒適安全。
說到這,高建國提到一個詞——「馬感」,他說有的人感覺好,能很好駕馭馬匹,有的人這方面差一點,就需要更多練習。其實,對於任何一個騎手來說,衡量技術好壞,並不是看能跑得多快,或者完成多難的動作,而是看他是否能輕鬆控制馬。「你看很多比賽裡,有的人坐姿很隨意,說明他很放鬆,能有這樣的狀態,背後需要很多和馬的相處時光。」高建國說,馬是通人性的,和人的相處時間越久,就表現得越默契。為了增加默契,有些學員會在課餘時間去馬棚喂喂馬,摸摸它的毛,多一些相處時光。有意思的是,有些馬也會挑主人,對於它們信任的人,哪怕某些操作有失誤,馬也會包容的。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