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提琴|小提琴 紀念小提琴魔鬼大師——帕格尼尼

2021-01-07 琴界網曹氏提琴

尼科洛·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

義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樂派音樂家,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屬於歐洲晚期古典樂派,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

帕格尼尼是一位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但為了隱藏自己獨創的演奏技巧,他不肯將自己的作品出版。

他去世10年後,人們才將他的作品編輯出版,總共包括:50首小提琴曲傑出,其中《二十四首隨想曲》的某些部分曾被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等人改編成鋼琴曲;12首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其中6首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的四重奏;6首小提琴協奏曲,其中《b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鐘聲》)是他的代表作,主要特點是演奏技巧精湛,尤其是首尾兩個樂章遙相呼應,精彩迷人,無愧於它的標題《鐘聲》。

作品1851年剛出版,李斯特就立即將它改編為同名鋼琴練習曲。原作與改編曲雙雙傳於後世,至今仍是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他還創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其他各種室內樂作品等。

▲49歲的帕格尼尼在演出

帕格尼尼的手是不可思議的,一般小提琴家必須在高把位才能用1、3指在兩條弦上拉出八度音,但據說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在四條弦拉出四個八度,這相當於在手掌彎曲狀態下,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

帕格尼尼的身材瘦長,拉琴時情緒激越,如痴如醉,如魔鬼附身,技巧十分精湛。在帕格尼尼五十八年的音樂生涯中,共創作了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包括《鍾》、《狩獵》等名曲。

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

No. 1 in E major (The Arpeggio)No. 2 in b minorNo. 3 in e minorNo. 4 in c minorNo. 5 in a minorNo. 6 in g minor (The Trill)No. 7 in a minorNo. 8 in E-flat majorNo. 9 in E major (The Hunt)No. 10 in g minorNo. 11 in C majorNo. 12 in A-flat majorNo. 13 in B-flat major (Devil's Laughter)No. 14 in E-flat majorNo. 15 in e minorNo. 16 in G majorNo. 17 in E-flat majorNo. 18 in C majorNo. 19 in E-flat majorNo. 20 in D majorNo. 21 in A majorNo. 22 in F majorNo. 23 in E-flat majorNo. 24 in a minor (Tema con variazioni)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No. 1 in E major (The Arpeggio)

小提琴家中間任何人也沒能擁有像帕格尼尼那樣巨大的聲望。在同時代人的眼裡,他似乎是個謎,是個奇人。有些人認為他是天才,另外一些人又把他看成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冒牌大師;他的名字即使在生前就已經和一些莫名其妙的奇談怪論結下了不解之緣。

法國小提琴家吉特利斯曾說:「帕格尼尼不只是一個發展……先是有了前面的這些(小提琴家),然後帕格尼尼橫空出世了。」儘管帕格尼尼所採用的一些小提琴技巧在當時已經出現,技巧發展卻已經停滯不前。科萊裡(1653年-1713年)被認為是小提琴技巧之父,他將小提琴的地位從伴奏樂器提升到了獨奏樂器。

巴赫(1685年-1750年)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BWV 1001-1006)奠定了小提琴的復調演奏能力。第一部對小提琴技巧進行系統研究的作品是盧卡特裡(1693年-1764年)的24首隨想曲,儘管在今天演奏起來沒有問題,在創作的時代卻因難度過高而無法被演奏。

當時的傑出小提琴家們更為關注的是音調和弓法(弦樂演奏家們稱為「右手技巧」)這兩個最基本但是很關鍵的問題。

帕格尼尼曾經使用的「大炮」小提琴

這是曹樹堃先生仿製的瓜乃利名琴「大炮」此照片曾被國內一名樂器雜誌誤作真品發布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義大利語:Concorso internazionale di violino "Niccolò Paganini" 或 Premio Paganini )是以義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大師尼科羅·帕格尼尼的名字命名的國際小提琴比賽,創始於1954年,每兩年在義大利的熱那亞舉行。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已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小提琴比賽之一。一等獎獲得者有機會用 "Guarneri del Gesù"(1743)(帕格尼尼留給他的家鄉--熱那亞的世界名琴)進行演奏表演。

曹氏提琴專營店

地址:廣東廣州番禺南村鎮番禺大道北346號萬利商業園B-403

相關焦點

  • 曹氏提琴 || 一位「最完美的小提琴家」——莎拉·張
    從4歲起,她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提琴。兩年後,便奇蹟般地登臺與管弦樂隊合作演出。其天才的琴音,為她贏得「音樂神童」的美名。1987年,7歲的她以全額獎學金被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錄取,並成為著名小提琴教授多羅茜·迪蕾的學生。天才的琴音不僅感動著音樂廳裡的聽眾,也引來唱片公司的簇擁。
  • 曠世奇才帕格尼尼的「魔鬼」人生
    當時幾乎所有的歐洲文學藝術大師如大仲馬、司湯達、巴爾扎克、蕭邦、舒曼、孟德爾頌等,都聽過他的演奏並為之傾倒。人們聆聽他的演奏時這樣說:「才華橫溢的大師你拉錯幾個音符吧,那樣我們覺得你還像人類。」也因此,帕格尼尼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不須別人資助而可以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的超級巨星。有一個傳說在當時甚為流行—帕格尼尼將他的靈魂出賣給了魔鬼,換來他那高超的技巧。
  • 曹氏提琴 | 法朗克 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法朗克 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法朗克(César Franck)的作品,最有名的可能是交響曲d小調,但是也有許多人認為最傑出的作品是小提琴奏鳴曲A大調。這首作品譜作於1886年,法朗克64歲時,是為慶祝名小提琴家伊薩伊(Eugène-Auguste Ysae)結婚而作。
  •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獎有多牛?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中以義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大師尼科羅·帕格尼尼命名。●比賽自1954年舉辦第一屆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從2002年第49屆以後,改為每兩年進行一次,地點在帕格尼尼的故鄉——義大利的熱那亞市,時間是舉辦年份的9-10月,頒獎日選在10月12日,即熱那亞的哥倫布日。
  • 第55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決出名次 | 一個誕生大師的比賽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Paganini Competition,或者Premio Paganini/ Paganini Concore),以義大利著名小提琴藝術大師以及當代小提琴技法奠基人尼科羅·帕格尼尼的名字命名。此項比賽創建於1954,自那以後在九月和十月期間舉行。
  • 帕格尼尼神話的背後
    6、致敬帕格尼尼丨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7、帕格尼尼小提琴練習曲中的左右手技巧丨以《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為例;8、有人說他將靈魂賣給魔鬼丨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藝術;9、帕格尼尼一秒最快拉多少個音;10、帕格尼尼死後有人花錢買了他的遺體;11、紀念帕格尼尼丨他在「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帕格尼尼神話的背後——帕格尼尼和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
  • 好碟推送 | 維瓦爾第、帕格尼尼、穆特:3張小提琴名盤組合
    維瓦爾第-名琴四季 CD 阿卡多小提琴  著名小提琴大師阿卡多用四把不同的斯特拉迪瓦裡(Stradivari)名琴演奏的四個不同季節的《名琴四季》,因為阿卡多與作曲家同是義大利人,所以他的演繹帶著點義大利式詠嘆的味道。
  • 去克雷莫納尋找小提琴
    義大利的克雷莫納是一座改寫了世界音樂歷史的小城,在這裡,制琴大師斯特拉迪瓦裡的雕像隨處可見。今天的小城仍是小提琴製作聖地,除了有150家左右製作坊外,還有好些琴匠在自己家裡制琴。這些提琴製作坊就像春天裡的小雛菊那樣,零零散散盛開在小鎮每個角落。  關於這座城  倚仗在義大利最長河流波河邊上,克雷莫納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存在,因此保留了很多早期的網狀水道系統,這些是義大利歷史文化非常重要的遺產。
  • 帕爾曼小提琴《魔鬼的顫音》
    說起塔蒂尼,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說起魔鬼的顫音,舉手、點頭表示知道的人恐怕不會是少數了。或許還會有人說:「知道!帕格尼尼的嘛!阿卡多拉得很棒!」塔蒂尼,是義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傑出的教育家,嚴肅的學者和雄勁深沉自成一格的作曲家。
  • 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的魔力
    被稱為器樂皇后的小提琴,是一種具有魔力的樂器。德國詩人海涅聽到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的演奏之後,被美妙的琴聲打動,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這琴聲裡,蘊含著一種無以名之的神聖激情,時而神秘地顫動著如柔波細語,叫人幾乎聽不見其他聲息;時而又如月夜的林中號角,甜美得撩人心弦;最後,卻終於變成了縱情歡呼,恰似有一千個行吟詩人同時撥動琴弦,高唱著昂揚的凱歌」。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弓弦樂器家族 弓弦樂器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種樂器,這些樂器的形狀大致相似,只是體積大小不同,相應地各自的音域也不一樣。
  • 新春音樂季丨新的一年當然得聽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
    黃蒙拉演奏《帕格尼尼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黃蒙拉當代最活躍的小提琴家之一他是最著名的中國小提琴家之一被譽為「東方的帕格尼尼」11歲開始拉帕格尼尼的《魔鬼顫音》22歲摘得49屆帕格尼尼大賽桂冠2000年日本ASPEN音樂節最高獎學金2001年日本仙臺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2007年Genio Greativo藝術大獎他曾擔任中國唯一的古典音樂頻率FM.947的形象大使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薩爾茨堡音樂學院小提琴研究生班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有中國學生)
    施密特老師的意圖是想讓學生們通過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深入了解貝多芬的生活,並演奏十部作品來紀念貝多芬。施密特教授與他的學生,每人演奏一部貝多芬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音樂會開場的貝多芬《第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小提琴演奏者是施密特的另外一位在讀本科生蔣裴新演奏。蔣裴新2001年出生在中國,2011-2017年先後師從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於冰老師和陳曦老師。
  • 聖誕大禮包,免費大師課全網徵集學員--卡巴拉教授小提琴公益大師課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中提琴、指揮三棲藝術家 ——羅伯特·卡巴拉 (Robert Kabara) 卡巴拉教授錄製了大量小提琴唱片以及廣播和電視錄音。他演奏的維瓦爾第《四季》獲得了波蘭電視臺Fryderyk 98音樂獎。他曾經作為波蘭著名作曲家潘德烈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長達20多年的指定小提琴演奏家,他幾乎演奏和錄製了潘德烈茨基全部作品的小提琴和中提琴部分。
  • 他是小提琴界的馬克西姆,被BBC喻為「傳奇」
    很多人評價他為「小提琴界的馬克西姆」,BBC曾讚美他是個傳奇,演奏家梅紐因在世時曾用「非比尋常的精彩」來誇讚他的琴藝,這個人就是David Garrett。
  • 「Crescendo音你而來」古典音樂交流平臺|大提琴|小提琴|交響樂團|...
    德國的中國音樂家在旅德大提琴家馮堯的倡導下,包括帕格尼尼國際大賽金獎獲得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德意志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陸威、北德廣播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許文博、德國國立石荷州交響樂團第一大提琴首席馮堯等多名旅德知名中國音樂家攜手柏林愛樂首席Noah Bendix-Balgley、柏林愛樂樂團團長Uhrlich Knörzer、柏林國立藝術大學中提琴教授Wilfried Strehle、柏林喜歌劇院低音大提琴首席
  • 2016年上海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冠軍得主 | 日本小提琴家木島真優
    木島真優(Mayu Kishima)1987年12月13日出生於日本神戶,3歲開始學習小提琴。那一年,她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場比賽,比賽獎項給了她很大的動力,並讓她喜歡上了小提琴。她的老師先後包括泉林、戶上和代、江藤俊哉、多蘿西·迪蕾、川崎雅夫、町小慄旬和千尋工藤等大師。
  • 小提琴也能搞創新?牙齒演奏你見過嗎
    小提琴的音樂大家都喜歡吧,優美的旋律一直在耳邊環繞,那你見過這樣的小提琴演奏嗎?摘要:梅紐因最欣賞的室內樂團,攜手「小提琴怪傑」羅曼·金。創建於1960年的立陶宛室內樂團,由小提琴大師梅紐因和大提琴大師羅斯特洛波維奇一手打造。梅紐因總是以「我心愛的立陶宛室內樂團」來稱呼這個樂團,從1992年直到1999年去世,他曾攜該團在世界各地演出了60多場音樂會。如今的立陶宛室內樂團,早已是歐洲古典音樂界公認的最優秀室內樂團之一,不僅與很多世界著名的獨奏家和指揮家合作過,還錄製出版了上百張唱片。
  • 音樂留學小提琴專業詳細介紹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小提琴由義大利人製造,義大利也被稱為小提琴的故鄉,誕生了塔爾蒂尼、帕格尼尼、阿卡多等這樣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而幾乎所有的義大利音樂學院都設有小提琴專業,很多學校的授課教授都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提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