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深冬漸近蔓寒藤,不日紛飛水量增。
過往荒蕪連遍野,今夕乍暖地無封。
亭臺倒影鑲湖面,敗柳殘荷伴朔風。
是月秋蟲藏堤岸,何時待等玉塵逢?
光陰似箭,轉眼間時逢「大雪」。公曆2020年12月7日(庚子年十月廿三)0時10分,迎來了進入今年冬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節氣是幹支歷子月的起始,這就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也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其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且降水量逐漸增多,但大雪節氣也並不是下雪量最多的節氣。
吳澄[元]所著的《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說道:「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意思是說,大雪一般是十一月的節氣,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而且範圍也較廣。
古人把大雪節氣也分為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大體意思是說:前五日的「一候」,因天氣變得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又五日的「二候」,陰氣進入強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但陽氣已有所萌動,因此老虎也開始有求偶的行為;再五日的「三候」,「荔挺」是蘭草的一種,是說它也感受到了有微弱陽氣的萌動,而抽出來了新芽。
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中,雪一直是文人墨客捕捉的「鍾情」之物。在領略那「冰清玉潔」的萬千世界的同時,有的借雪寄託心中的理想,有的借雪烘託心境的高潔,還有的借雪抒發內心的苦悶,在諸多描寫雪的作品中既有林衝風雪山神廟的美妙意境,又有偉大領袖毛主席慷慨激昂的抒發「北國風光」的宏大氣魄。
試想,在大雪紛飛的夜晚,潔白的雪花瀟灑的飛舞,看上去是那麼的靜謐、那麼的高雅,又是那麼的富有情調和意境,難怪文人墨客大都會有如此雅興,在欣賞這大自然賜予的雪景同時,以其生花妙筆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詠雪的名篇佳句。
最是風雅大雪時。在大雪到來之際,邀幾好友飲一杯溫酒、賞一場飄雪、吟一首美詩,此乃古今風雅樂趣之事。正如唐代詩人杜牧所寫:
《獨酌》杜牧[唐]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這首詩是一首五言絕句詩,寫的是作者在風雪天裡獨自飲酒時的所思所感。其大體意思是:窗外正風雪交加,自己對著爐火、打開酒缸小酌一番。心想,此時怎比得上秋江夜雨之時,在釣船上盡情飲酒後,而又在船中聽雨而眠的悠然之趣呢?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杜牧對自己的官職低下而抱有不滿的情緒,而實際上面對如此美麗的雪景,詩人更是捨不得沉沉睡去,心裡還是一直嚮往著隱士自在的無憂生活。
恰逢大雪時節,每當讀到唐代詩人元稹的《大雪 十一月節》的詩句時,便會被一種雪夜的詩意所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則佳句吧。
《大雪 十一月節》元稹[唐]積陰成大雪,看處亂霏霏。玉管鳴寒夜,披書曉絳帷。黃鐘隨氣改,鴳鳥不鳴時。何限蒼生類,依依惜暮暉。
其大體意思是:在詩人元稹的眼裡,大雪時節陰氣集聚,到處皆是白雪霏霏。在寒冷的雪夜裡,有人吹著管樂消遣,有人伏案讀書勤奮。眼看臨近冬至節氣,美麗的鷃鳥已不再鳴叫,冬末就如同一天中的暮色,令人十分留戀不已。
這首律詩的首聯表現了詩人對於雪的愛憐之情和對其妻的懷念之感。詩人元稹的雪夜是寂靜的,是深沉的,但同時也是清醒的,不想錯過這場美麗的邂逅。此時此刻,詩人的心中有莫名的激動,而且是深潛的。表面上看上去是風平浪靜,但實則卻波濤洶湧。詩人元稹在這大雪紛飛之夜,一直坐到了天亮。並不孤獨的看著漫天遍野的雪,以此來感受妻子的存在。
頷聯中詩人所用的「玉管」與「披書」,「鳴」與「曉」,「寒夜」與「絳帷」的對仗準確工整,而且用詞典雅。頸聯中所提到的一向活躍的「鷃鳥」也因此時的寒冷而不再鳴叫,與之即將到來的冬至節氣中的律管「黃鐘」相呼應。尾聯中則指出了進入大雪時節後,就猶如一天中進入了暮色一樣,使之透過白雪略見到了深深的嚴寒和無限的冰冷,再次表達了詩人對於大雪節氣的愛憐之意。
@各位親,大雪時節,是否激起您暖暖的詩意,您認為詠雪的詩詞佳句有哪些?請說來聽聽……
#12月打卡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