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窒息!16張衛星圖讓你愛上中國雲南-衛星圖,雲南,遙感衛星...

2021-01-10 快科技

我們經常說,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但整日被束縛在地面上,大家都無法真正看到山河之美,而衛星圖的出現讓我們有了一雙「天眼」。

近日,《雲南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公報》在雲南昆明發布,1642.2萬個圖斑構成的海量地理國情數據,首次全面準確反映出雲南地理國情「家底」,展現了大量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觀。
 
這次普查採用了航天遙感、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圖片是遙感衛星從400多公裡的太空拍攝。
 
從這個高度看仔細端詳美麗的雲南,可以發現偉大祖國深藏的美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從中精選了16張美圖,一起來窒息吧!


飛龍在天(雲龍水庫)

位於昆明市祿勸縣的雲龍水庫,從遙感影像上看,水庫細長且蜿蜒不斷,正像是一條雲間翱翔的巨龍。


我是一片葉(永仁縣中和鎮)

在遙感影像上,我們看到雲南的大地上有這樣一片獨特的「樹葉」。這一片綠油油的「樹葉」,位於楚雄州永仁縣中和鎮,它是在山谷中形成的一個小的盆地,但在盆地又凸起了一座小的山頭,其山脊線的分布與葉片的葉脈走向幾乎一模一樣,像極了大自然孕育的一片「樹葉」。


大自然的調色板(東川紅土地)

東川紅土地,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西南部,地處紅土高原山區,為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屬南溫帶氣候特點。主要景點在海拔1800米至2600米之間,因東川高溫多雨下發育而成的紅色土壤。當雨後觀看時,雨水的衝刷導致尚未氧化的富鐵土壤大規模出現,加之空氣清新、陽光普照,能見度提高,景區基本色調由褐紅變為鮮紅色。火紅的土壤上,一年四季青稞花、蕎子花、洋芋花、油菜花交替開放,色彩斑斕炫目,鮮豔濃烈的色塊一直鋪到天邊,被譽為「大自然的調色板」。


抽象派油畫(尋甸小黃坡)

尋甸縣地處雲南省東北部,是滇東北之要衝。縣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向東南傾斜階梯狀。這幅色彩斑斕的影像正是這種傾斜的地貌與纏繞在山間的公路共同作用的結果,雖凌亂錯落,但卻不失美感,是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


我是一隻魚(西雙版納曼聽村)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曼聽村,南臨瀾滄江。江邊的平原地區種植著作物,兩邊本似一體,卻被大江無情切成兩份,像是兩條小魚相望。


我是個寶寶(劍川劍湖)

衛星遙感影像上的大理州劍川縣劍湖上去像是一片月牙,給人一種圓潤的美感。加上旁邊筆直的阡陌、錯落的村莊以及綠油油的田野的包圍,劍湖又像是一個正在孕育中的「寶寶」。


太極圖(雲龍太極)

雲龍太極,在大理州雲龍縣城所在地北面1千米處,因沘江在這裡繞出一個「S」型的大灣子,形成了類似道家「太極圖」的天然地貌奇觀。在這天然太極圖東面有諾鄧河流入,古人稱之為「太極鎖水」。


我是一枚螺絲(羅平螺絲田)

雲南省羅平縣地處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是進出雲南的東大門。羅平的梯田是圈狀的,遠遠看去真像是螺絲上的旋紋。羅平的梯田廣泛種植油菜花,每年3月前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開,與螺絲田一同形成美麗獨特的自然風光,成為著名的油菜花拍攝地。


深邃眼眸(川街天坑)

從空中俯看楚雄州祿豐縣恐龍山鎮川街片區,大地上巨大的「天坑」地質奇觀格外壯觀。根據科學測算,這個億萬年前形成的「天坑」直徑達4千米,周圍環形山海拔約為1700米—1800米,最高峰1865米,環形山內坑的總面積約13平方千米。壯觀的「天坑」奇景和豐富的恐龍遺址為祿豐留下了獨特而神秘的地質文化遺產。


中國喀斯特之精華(羅平十萬大山)

羅平十萬大山屬喀斯特地貌奇觀,由成片石灰巖山峰組成,集中分布在曲靖市羅平縣東南部,面積達數百平方千米,堪稱中國喀斯特之精華。峰叢地貌分布廣泛,峰呈塔形、尖錐形、渾圓形,高數十米至百餘米。遠眺列峰,密密簇簇、群峰聳翠,巍峨雄壯。


鳳凰于飛(昭通)

「鳳凰于飛」這麼美麗的詩句,用來描述昭通市境內的這幅山脈影像圖可謂恰到好處,山脈由中向兩邊對稱地擴散,像極了鳳凰展翅翱翔。


又是一幅油畫(晉寧六街)

六街鎮地處昆明市晉寧區東南面,距縣城28千米,與玉溪市江川區、紅塔區接壤,屬三區交界。在遙感影像上看到的六街鎮,說其為世界上最美的小鎮也不為過,線條和色彩猶如一幅抽象派油畫。


千年雕刻一幅畫(元陽梯田)

元陽紅河哈尼梯田位於雲南南部。元陽縣境內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築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間。就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實屬罕見。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風光畫。


綠色迷宮(普洱臺地茶園)

這是普洱的臺地茶地。臺地茶以豐產密植為此特點,優勢在於單位產出高,經濟效益好,便於管理和採摘,符合市場需求,宜廣泛推廣種植,在普洱茶的主要產地普洱市廣泛分布。


不經意間的奇蹟(宜良靖安哨六十八道拐)

位於昆明市宜良縣城西小坡腳村的六十八道拐是城西通往靖安哨村的盤山公路,公路依山梁而修,彎彎曲曲,短短的6.8千米路程,共有68道拐。68道拐公路修建時,一是苦於資金局限,二是為避免佔用鄰村土地,6.8千米的道路只能依山梁盤旋而上,不經意間竟變成了奇蹟。


水邊的小提琴(聶耳音樂廣場)

聶耳音樂廣場坐落於玉溪市城區,由一湖、一橋、兩線、四區組成,為紀念偉大人民音樂家聶耳建立。從高空俯視,廣場主體設計猶如一把巨大的小提琴鑲嵌在大地上,壯觀秀麗。

相關焦點

  • 美得令人窒息!16張衛星圖讓你知道,哪兒也不如祖國
    在這次地理國情普查中,工作者還收集了不少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觀遙感影像。這次普查採用了航空航天遙感、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圖片是遙感衛星從400多公裡的太空拍攝。從這個高度看仔細端詳美麗的雲南,發現偉大祖國深藏的美麗!
  • 大陸新衛星傳回的這張高清圖,又把臺媒給嚇著了
    不過高景一號03、04星首批傳回的不僅僅只有一張臺北市區圖,還包括了北京故宮、雲南滇池、海南島三亞、杜拜國際機場、哈裡發塔等。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家宮殿。圖中可見太和殿金碧輝煌,琉璃瓦熠熠生輝,參觀人群絡繹不絕。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截至7月6日,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總計完成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任務12條軌道,接收數據量1012GB,所有接收數據均處理正常。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2018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164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6日,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82顆。近三年來,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有所下滑。根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UCS)2019年12月16日更新的資料庫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遙感衛星(地面觀測衛星:Earth Observation)發射數量為164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6日,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82顆。
  • 從400公裡的高空看雲南,太美了!
    從太空看雲南,是什麼體驗? 可能你會發現昆明附近藏著一條「飛龍」,西雙版納州瀾滄江邊兩條「魚兒」相依相偎,劍川縣城旁有一個孕育中的「寶貝」,「鳳凰」在昭通展翅飛翔,普洱茶種植園猶如「綠色迷宮」,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油畫」鑲嵌在大地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從400多公裡外的高空看看雲南的美。
  • 大陸衛星在臺灣上空拍下驚人一幕!嚇壞蔡英文
    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是雲南的標誌性建築。圖中建築群在太空中俯瞰如同孔雀開屏的羽毛,色彩豐富鮮豔,網狀的鋼筋結構清晰。高景商業遙感衛星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五院抓總研製,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專業公司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商業化運營。
  • 大陸衛星在臺灣上空拍下驚人一幕!嚇壞蔡英文!
    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是雲南的標誌性建築。圖中建築群在太空中俯瞰如同孔雀開屏的羽毛,色彩豐富鮮豔,網狀的鋼筋結構清晰。高景商業遙感衛星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五院抓總研製,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專業公司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商業化運營。
  • 中國的衛星對地遙感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
    面對空前空前嚴峻的內外部的挑戰,2020年的中國,不容易、不簡單、不平凡。我們14億中國人,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新華社發表了一些列衛星圖片,從數百公裡外的太空,衛星記錄著這非凡的中國。這些衛星照片大多是利用我國在軌的高分系列衛星拍攝的,包括高景一號衛星,高分一號衛星,高分二號衛星,高分七號衛星等,此外還有歐洲哨兵2號(Sentinel2)衛星和美國Landsat 8陸地衛星的對比圖。從圖片可見中國發展的巨大能力,也可以看出中國衛星應用水平的極大提高。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
    綜述及基本情況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以下簡稱「地面站」)是根據鄧小平同志1979年訪美期間籤訂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建立的,於 1986 年 12 月建成並正式運行,並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站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2007 年,地面站納入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的科技體系。
  • 我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了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7月3日該衛星發射當天,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於22點07分至22點16分按計劃成功跟蹤、接收到高分多模衛星首軌下行數據。
  • 我國解析度最高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霧霾中也能拍出高清圖
    原標題:霧霾中也能拍出高清圖!我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鄭逃逃攝這是一顆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其在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遙感衛星技術水平,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
  • 雲南鴻雲科技有限公司測量時刻享受自然風光
    這裡雖然有高山的險峻,也有厚野的遼闊;雖沒有大海的洶湧,卻有小溪的優雅,雖沒有外界的熱鬧,卻有你所期待的平靜。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藍天的遂道,白雲的飄逸;小草的翠綠;果菜的芬芳,蝴蝶的阿娜,蜜蜂的辛勤。你認為這是在遊玩嗎?那你錯了,這是雲南鴻雲科技有限公司的測量外業工作小組正在丈量著大地,享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鳥語花香。
  • 雲南江川:星雲湖水質提升又添「新招」
    星雲湖水質提升又添「新招」近日,雲南玉溪市江川區率先在全國首家引進網格化監測的湖庫富營養化監控預警平臺——星雲湖監測預警系統,用於對星雲湖進行全天候、無間斷的監測,為水質進一步轉好治理提供決策依據,以保證完成星雲湖的脫劣目標。
  • 航拍中國丨12 雲南,彩雲南國
    >森林覆蓋率達60.3%隨處可見「山色四時環翠屏」之景空氣清新、氣候溫潤是天然的大氧吧來雲南,我「氧」你!東川紅土地當四季溫暖如春天當一片土地紅得耀眼當皚皚白雪鋪滿了雪山當彩雲又在藍天中浮現此刻你已置身彩雲之南
  • 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南海驅逐美軍艦,美媒:中國仍技高一籌
    僅僅一天後網上流傳出了一張可能是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海空兵力驅離美軍軍艦的衛星圖片,通過圖片信息推測事發區域位於中國南沙群島東北海域,而疑似美軍驅逐艦「麥凱恩」號的附近,有一艘疑似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的軍艦正在追蹤和監視,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南部戰區還未通報具體的驅離情況,也就是說這張中美軍艦同框的衛星圖真實性還存有疑問。
  • 雲南移動首屆視頻彩鈴大賽落幕 近800件作品秀出大美雲南
    12月9日,由中共雲南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指導,中國移動雲南公司主辦,雲南網、雲南省鄉村振興促進會、咪咕音樂作為支持單位的「2020中國移動雲南公司首屆大美鄉村視頻彩鈴大賽」落下帷幕。海報。供圖此次大賽歷時一個月,吸引了省內外眾多網友參與。截至12月8日,共收到雲南16州市視頻彩鈴作品近800件,大賽點擊量超1000萬次。新華網、人民網客戶端、學習強國、光明網、雲南日報、雲報客戶端、雲南網、雲南扶貧熱線公眾號等多家主流媒體對大賽給予重點關注並進行報導。
  • 遙感衛星助力金融保險,「四象愛數科技」發力遙感數據應用服務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的積累。如何將大量的遙感衛星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為更多行業提供服務,是當前遙感應用行業面臨的痛點。成立於2017年的遙感數據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三年時間的研發,在國土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大宗商品產量預測等領域,為政府、金融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遙感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 COP15相約雲南 讓世界分享美麗雲南美麗中國
    11月30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下稱「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明啟動。  在精心布置的啟動儀式現場,憨態可掬的仿真小象、唯美空靈的孔雀舞、蔥鬱茂密的「原始森林」、燦爛綻放的鮮花,還原了一個「美」和「綠」的雲南。
  • 1個月內3張衛星照片,發現了這些事……
    第一張衛星照片:紅色——工業生產正在「熱」起來這是2月22日上海市西南部、杭州灣北岸金山區的衛星「熱值」圖,紅色代表該地地面溫度高於整個地區平均氣溫,通常來自工業/能源生產和大密度的人口生活、生產等。第二張衛星照片:綠色——中國耕地正在復甦這是3月13日前後拍攝的冬小麥六大產區長勢情況衛星圖。地面植被生長得越好,衛星圖中的綠色就越深。我國多地農耕業已逐步復工生產,位於長江以南的夏糧主產區正一片綠意盎然,而這裡播種的冬小麥將會達到全國小麥產量的95%。
  • 法媒:中國遙感「30」星座衛星,可對臺北24小時覆蓋監控
    #近期,法國網站《東方鐘擺》發表文章稱,隨著中國"遙感30"號系列衛星最新一顆入軌,該星座系統已正式完成,對中國的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可實現對臺北24小時監控覆蓋!11月23日,該網站刊登了一篇關於探討中國衛星的文章,題為《遙感30星座系統正式完成》。該文章指出,隨著10月26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30"星座的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標誌著中國"遙感30"星座系統正式完成,中國實現了對衛星覆蓋範圍內,指定地點24小時不間斷監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