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四大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臺,美麗聰穎,自由隨兄習詩文,有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遠赴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因為梁山伯長兩歲,故二人以「梁兄」「賢弟」相稱,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不一日,二人到達杭州城萬松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臺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
祝英臺為了不讓梁山伯發現她是女的,就把兩個書箱隔在倆人的床位中間,書箱上還放上滿滿一盆水。她告訴梁山伯睡覺時不要越過這個書箱,如果把盆裡的水弄灑了,她可要告訴老師重重地罰他。梁山伯本就是個單純老實之人,所以總是規規矩矩,從不亂動,三年來竟然一直沒有發現祝英臺是個女孩子。
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臺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裡相送途中,英臺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臺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做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臺許配給家住鄖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泡影。
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悽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詔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高橋九龍墟。英臺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臺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停,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蝶,不成人形。
民間四大愛情故事——《白素貞和許仙》
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南宋紹興年間,藥鋪主管許宣,一日祭祖回來,在雨中渡船上遇到白娘子後,經過了借傘還傘後,白娘子要與許宣結為夫婦,又叫丫鬟小青贈銀十兩,殊不知此銀為官府庫銀,被發現後,許宣被發配蘇州,在蘇州與蛇精相遇而結婚,後又因白娘子盜物累及許宣,再次發配至鎮江,許白又於鎮江相遇複合,法海識出此美女是蛇精,向許宣告知真相,許宣得知白娘子為蛇精後,驚恐萬分,要法海收他做徒弟,在法海禪師的幫助下收壓了蛇精青魚精。許宣化緣蓋雷峰塔,修禪數年,留警世之言後一夕坐化去了。
在清代的流傳中,故事出現了新的內容,為故事添加了前因後果,使得故事整體更加合理完善。白蛇的名字被確定為「白素貞」,是一個修煉千年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宣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白素貞與許仙,一個壓塔下,一個孤獨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