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個升官發財夢。為求好運,為了一夜暴富,我們時不時就會在朋友圈轉個錦鯉,年輕人們總是喊著:「某某年、某某月對我好一點吧!」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如果有一定是井蓋而不是美味的餡餅。那麼通往成功之道的法門究竟是什麼呢?
老祖宗大有智慧,老早就在《易經》中告訴我們,不要異想天開。而且還把真正致富發財的方法寫在上面了。
那就是做人要勤奮、謙虛!這聽起來非常稀鬆平常,讀者可能覺得這兩句話從小聽到大,有什麼稀奇的!可是,你真的明白什麼是勤奮、謙虛嗎?你覺得你現在成長為這樣的人了嗎?
勤奮
勤奮也可以說是人生要努力奮鬥。俗話說得好,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美好的明天是汗水換來的!
我們從剛出生就在不停地轉變角色。學生要對自己的學業上心,學習要勤奮。上班族要對自己的任務用心,做事要勤快。
自由創業者更是要具備勤奮這個品質。從來沒聽說過哪個創業家輕輕鬆鬆就能拉到天使投資的。
想點子、寫方案、寫策劃、寫匯報,哪個不需要你認認真真坐在辦公桌上,一筆一划地寫出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只有功到了才能垂成呀!
太史公的《史記》為什麼得到魯迅先生的高度評價?它語言優美,文字凝練,開創紀傳體這一史學新體裁。
我們都只知司馬遷曾受宮刑,卻不知《史記》的稿子其實經過兩次編寫。第一次,司馬遷在獄中用十年多的時間寫好了稿子。
但不幸由於保管不當,全部底稿丟失。司馬遷不氣餒,他出獄後在家重新寫稿,同時針對第一稿中的缺點進行改進,增補刪改了很多內容。
最終在漢武帝太初年間,《太史公書》成,並被後人推為二十四史之首。試問,如果司馬遷懶惰,在第一稿丟失後,他還能重新振作撰寫第二稿嗎?古人若都是雞鳴狗盜、不勞而獲之輩,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經典著作流傳下來了。
如果眼高手低,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想,做個無所事事的人多好。既然確定了目標,就要奮力追趕。
任何事情如果你沒有拼盡全力去做,這一頁你永遠也翻不過去,它永遠會成為你心裡的一個不能被人觸碰的傷疤。所以,勤勞奮鬥才是人生應有的姿態啊!
謙虛
《易經》中,老祖宗告訴我們驕傲是一個人向上最大的敵人。至剛則至弱,至銳則易挫。俗語有云,若要使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驕傲的人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即使有旁人提醒他也不會接受,這樣的人遲早要被別人超越。
曹操以低賤之身逐鹿中原,前期的他唯才是舉,禮賢下士、尊重人才,於是許多英雄好漢來投奔他,他漸漸羽翼豐滿。可是,在官渡之戰勝利統一北方後,他逐漸驕躁,多次拒絕謀士建議。
赤壁之戰前,佔卜不順,他一意孤行、高傲自負,急於統一南北,最終被諸葛亮、周瑜打得落花流水,八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還不夠讓人警醒的嗎?
大海為什麼如此廣博而浩大,是因為它地勢低,萬流湧動、滔滔不絕地向他奔來。大海從來不拒絕,它以溫厚謙和的姿態容納百川。《易經》推崇做人要少說多做,福由己造。
自帶福氣的人總是沉默寡言、生怕自己的有不足的人,而躁動危險的人要麼惴惴不安、要麼傲氣凌人,拒人於千裡之外。所以,只有心懷慈悲、做人謙虛,才可以逢兇化吉,一生平安啊。
《鬼谷子》作為道家的經驗總結,它融會了鬼谷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其價值是不言自明的。這本書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關於心理學的書籍,主要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事,從人性的角度,任何挖掘出人性的弱點,察言觀色,走向成功。
讀《鬼谷子》、《狼道》、《羊皮卷》、《人性的弱點》和《墨菲定律》這五套書集演說技巧、人性弱點、心理學之精華,為老闆、經商、職場人所必讀。
書中涵蓋了很多經典案例,每篇都有解析與導讀,教會大家為人處世的生存法則和智慧謀略,借古人之經驗,少走很多彎路。
學謀略,學心理學,這一套書足矣,五本限時特惠88包郵到家,一場電影的錢,何樂而不為呢!
歷史不散場總結:
父母總是要求我們要勤奮讀書、努力工作,年輕不懂事的我們很多時候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須知吃苦是做人上人的第一步,謙虛才能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社會不養閒人,家庭需要我們支撐。渾渾噩噩地過完這一生,真的有意思嗎?時不我待,今天《易經》將這四字秘訣傳給了我們,勤勞創造財富,謙虛使人進步,如此通俗易懂的道理,若還有人裝聾作啞,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