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就是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攪拌後形成的。
地球上的沙子總量是有限的,沙子和石油、煤炭一樣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現在搞建築大多都需要沙子,而且需求量還在持續上升。沙子的價格也在逐年升高,河沙的價格已經從過去的幾十元每噸飆到了每噸200元以上。據估計,全球每年要消耗幾百億噸沙子。現在沙子的採掘速度已經超過了其自然恢復的速度。
沙子和水一樣都屬於自然資源,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需要有手續,需要合法開採,私自開採河沙或者沙漠中的沙子都是違法的。特別是現在要保護河流兩岸的環境,不讓隨便挖沙。
至於為什麼惦記黃河中的沙子而不惦記長江裡的呢?那是因為黃河水中的含沙量真的是太大了。
據統計,黃河每年會將12億噸的沙子衝入大海,還有4億噸沙子會淤積在黃河下遊。這使得黃河下遊的河道每年都在抬升,成了地上懸河。而且由於黃河中下遊地勢平坦,再加上河床到抬升,黃河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改道,泛濫成災。
眾所周知,開採沙子也是需要成本的,一般就近取材,最省錢省力省時。大老遠地從黃河採沙,成本就是一個問題。況且目前地球上沙子還沒到稀缺的程度,很多地方沙子雖然小貴,但是還沒到很離譜的地步。而且黃河下遊淤積的泥沙質量並不好。
總結一下,不開採黃河的沙子,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黃河沙子的質量並不高,二是開採成本高,三是為了保護黃河生態環境。
沙漠裡的沙子多,這個大家都知道。不過沙漠裡的沙子大都是細沙,並不適合做建築。正是這個原因,一些沙漠國家反而成了沙子進口大國。
沙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SiO2),從規格上可以分為細沙、中沙和粗沙,沙子粒徑0.25-0.35mm為細沙,粒徑0.35-0.5mm為中沙,粒徑大於0.5mm為粗沙。最適合做建築的就是中沙了。沙子太粗,調配出的水泥砂漿雖強度高但容易開裂,過細則會導致強度不足。
沙漠中的沙子不僅含有雜質,而且非常細。去過沙漠的人都知道,一腳踩下去很容易陷下去。而河裡的沙子卻沒有那麼細,並且很純淨。
沙子從來源上主要有海沙、山沙和河沙。海沙由於含鹽度過高,會腐蝕鋼筋,與水泥攪拌會影響水泥的水化作用,一般不能直接用於建築。至於山沙,含有雜質太多,也不適合建築裝修。現在建築施工中一般用的都是河沙,在河水的衝刷下,不僅雜質少,鹽分的含量也非常少。
沙子越來越貴,現在也有很多替代法,比如淡化海沙,用很碎的石屑替代河沙,以及人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