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真借了兩千多萬,還用得著把唯一的房子賣了創業嗎?」兩年間,因為一筆原因不明的「貸款」,來自江西的項招輝一直奔波於法院和銀行。
突然「負債」2239萬,幾乎崩潰!
據紅星新聞報導,2016年12月,因為創業開網店需要貸款來周轉資金,項招輝在去銀行查看徵信記錄時,卻突然發現,自己在華夏銀行南昌分行竟然有一筆貸款審批記錄,顯示他曾在銀行貸款3920萬,其中還有2239萬逾期未還!
項招輝在2016年6月份時,就曾接到南昌市公安局電話,稱有一筆貸款需要協助調查。因為他不記得自己有貸款,因此認為是詐騙電話,就沒有理會。
在知道自己「被貸款」後,項招輝曾向銀行要求查看貸款詳細合同。但銀行卻表示調材料需要通過司法機關,個人無法查看。
對此,警方和律師表示,如果確實不存在這筆貸款,可以選擇起訴銀行,但是因為涉案標的額較高,光訴訟費和律師費可能就需要幾十萬。項招輝沒有這筆錢,因此只能等到銀行來起訴。
2017年時,項招輝接到了法院傳票。為了弄清楚這件事,這幾年來,他周旋於銀行、法院。終於在與朋友羅先生一起努力下,調取出了法院相關材料,這才發現這件事也許與自己就職了4年的公司有關。
掉進公司陷阱?「被貸款」將影響徵信記錄!
在2011年,項招輝就職的天騰動漫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以「辦工資卡」的名義收了他的身份證,並在他未知的情況下,把他設為了索克斯公司的法人。而實際上,這家索克斯公司既沒有辦公地點,又沒有工作人員,實在是一個「空殼子」!
2014年,該公司組織十幾人前往華夏銀行南昌分行貸款,當時公司領導稱不知是否可以貸款,就讓員工先試試。項招輝因此籤了字,並提供了兩張自己的照片。
但是在項招輝從法院提取的《個人最高額保證合同》上看到,這份合同就是在2015年5月6日由南昌索克斯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與華夏銀行南昌分行籤訂的,甚至還在他的籤名處按有指紋!項招輝稱,自己並沒有籤署過合同,而且他早在2014年就向公司辭職了,並且要求公司把法人變更過來,公司一直拖到2015年5月才變更了法人。
後來查證,該公司在替項先生變更法人關係的六天之前之前,就冒用他的名義向華夏銀行進行了貸款。項招輝肯定自己沒有再2015年去銀行籤訂貸款,因此向銀行要求核對面籤照片。然而華夏銀行始終沒有提供出面籤照片。
最終,司法鑑定中心的筆跡鑑定和指紋鑑定證明,合同中的籤名和指紋都不是他本人的!後經銀監局堅定,華夏銀行南昌分行員工在見證合同籤署環節存在不實行為,沒有嚴格審查合同資料真實性,存在貸前調查不實、貸中審查不嚴、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也就是說,華夏銀行在此次貸款行為中,確實存在著違規操作。
可除了貸款過程中的違規之外呢?項先生之前數次求證過程中,銀行多次無法提供證據的行為,似乎更令人心寒。
雖然之前犯了錯誤,可在受害者要求核對時,配合調查真的那麼難嗎?項先生的面籤照片為何無法提供?他的貸款到底借給了誰?銀行的責任就能如此輕易推脫嗎?
當前社會,由於身份信息洩露而背上莫名「債務」的情況不在少數。在這些冒名貸款的案例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是最容易利用職務便利,來實施用他人名義或虛構假名貸款的行為。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將自己的身份證、照片等留給別人。而除了華夏銀行外,在一些地方銀行、信用社、校園貸、美容院、租房中介,也被曝光出多起類似「替」他人貸款的案件。因此,我們更要防止陷入他人或者機構的貸款「陷阱」。
目前,在項先生的案件中,雖然銀行已經撤訴,但在項先生的徵信中,仍然有這筆貸款記錄,這將直接影響到他以後的借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