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抑鬱,痛苦異常,該不該休學?

2020-12-16 騰訊網

在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後,很多人發現讀研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

「研二打算退學,馬上開題了什麼也寫不出來,大部分人都已經發過SCI了,很確定自己沒有科研能力,小論文也寫不出來。

已經抑鬱了,但是還沒有去看精神科,比較牴觸這個。現在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沒有早點退學走人。

也不知道退學以後能幹什麼,總覺得一輩子就這樣了,也許哪天就能解脫了。」

大部分研究生,經歷了學業上的挫折,伴隨的還有情感、家庭上的壓力,比如女生讀完研再工作是不是就歲數大了,別人本科畢業現在都已經當管理層了,讀研後被迫跟戀人分開……,在多方面的壓力下,一個人會情緒低落,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更別說是做科研發論文了,嚴重者還會抑鬱。

退學肯定不能徹底改善心理抑鬱,但如果抑鬱程度非常深,退學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退學行為說明了一個人的社會功能受到嚴重損傷。

抑鬱症的症狀我們已經知道了,包括內在動力不足,不願社交,自卑,自我評價非常低,記憶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一定會影響學業。

然而退學休息,不但無法根治抑鬱症,還可能會加重抑鬱程度,退學意味著,要延遲畢業或者是半途而廢,辛辛苦苦得到的讀研機會,轉眼就沒了。

所以,你的關注點最好集中在以下兩點。

認真想想自己能不能堅持一下?

先找專業人士對自己的心理狀況作出評估,判斷自己的抑鬱症需不需要吃藥、住院。

此時,暫時休假是個不錯的選擇,在情緒稍微緩和後,再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有退學才能好。

嚴重的抑鬱症不是靠退學就能治好的,在家休養調整可以緩解情緒,但完全擺脫抑鬱,則需要在學校中進行:

暫時休學——在家上網課——外出走走——再次回學校上課

按照這個步驟循環著來,逐漸恢復狀態。

真退學了,你準備用什麼方法幫助自己?

休學或者退學後,你打算怎麼安排生活?做點什麼讓自己好起來?這個比較關鍵。

有幾個負面的例子:

男生,因為論文焦頭爛額,失眠焦慮,休學了。休息的時候覺得自己越來越比不上同學,人家在朋友圈曬學習,他還在痛苦,因而更加自卑,更加找不到狀態。

女生,研二,因為抑鬱情緒暫時休學在家。沒有時間規劃,作息紊亂,白天睡很久,晚上熬夜,要麼看視頻,要麼打遊戲,精神越來越差,和爸媽產生矛盾。

男生,研一,和父母關係疏遠,加上休學,沒有地方去,社交更加困難,自己住在朋友家,三個月後產生了人際交往障礙,不敢看人,目光閃躲。

所以,哪怕退一萬步講,退學後也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規律的作息;健康的飲食;看書做家務培養愛好;適當鍛鍊……

心理學家大衛•巴洛(DavidBarlow)在《焦慮與焦慮失調》中提到,「焦慮的功能是對潛在的危險情況發出警告,並激發內在的心理機制」。

就好像發起戰爭前的號角,提醒我們,要做好準備了。這種本能幫助我們規避危險,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到更至關重要的事情上。

不過,一直和焦慮抑鬱抗爭,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會讓人感到耗竭,身體健康也容易出問題,所以最好能停下來,歇一歇。

沒關係,你的未來一定會很坦蕩。

往 期

流心蛋

心理學科普,專業有態度

自我賦能,擁有治癒心靈的力量

相關焦點

  • 青少年因為抑鬱休學,大致需要經歷哪些階段,具體該怎麼辦?
    文/老K我想青少年抑鬱最讓人麻煩的一個問題就是休學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害怕被人嘲笑,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很費力會誘發強烈的挫敗感。根據我的諮詢經驗,大致可以把這個問題總結一下,我觀察青少年抑鬱休學會經歷這些心理階段:完全封閉期孩子因為抑鬱痛苦所以在學校擔心被嘲笑,同時學校生活多多少少給人壓力還是有的,處在抑鬱中一個人其實心理是毫無抵抗力的,學習中無論自己多麼努力抑鬱總會影響,所以挫敗感十足。
  • 問答|女大學生抑鬱,休學在家,喝酒,日夜顛倒,該怎麼辦
    問:女大學生抑鬱,休學在家,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喝酒,不能按時休息,日夜顛倒,怎麼引導規律生活?答:抑鬱對她會有壓力,心情不好就喝酒對她也會有壓力。顯然她用自我傷害來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把抑鬱外化來和她一起工作,也可以把喝酒外化來和她進行工作。看看抑鬱的功能是什麼?
  • 高中年級學霸,抑鬱無奈休學,家長到底做了什麼?
    兒子經常一宿睡不著覺,一到考試時候就感覺肚子疼,經朋友介紹試試心理醫生吧,結果,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當時王女士感覺很意外,不相信,這種診斷書簡直是太荒唐可笑,兒子學習這麼好,老師同學都喜歡,怎麼會抑鬱?王女士沒有把兒子的中度抑鬱當回事,醫生開的藥也沒吃,就讓兒子放鬆幾天就回學校繼續上學。可不到一個月,兒子情況更加嚴重,精神狀態非常不好,再次到醫院被診斷為重度抑鬱。這下,王女士才慌了神,意識到孩子患抑鬱症的嚴重性。抑鬱症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幹預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 親友抑鬱了,我該說什麼和不該說什麼,詳細教程
    自己的親友非常抑鬱,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他們也非專業人士,甚至都不清楚抑鬱症有哪些症狀,但和我講起抑鬱症卻頭頭是道,問題這些人非但幫不了他們的親友,有時候反而招來更多厭惡。事實上,有時候親友的「好意」分析如果沒有說到點子上,非但幫助不了抑鬱症患者,有時候還會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 美國留學生本科休學難以畢業可以直接讀研嗎?
    美國留學生本科休學難以畢業可以直接讀研嗎? 對於留學生而言,秋季是否能順利開學如期就讀是留學生目前最擔憂的情況了,尤其對大一新生而言,充滿嚮往的留學生活被各種突如其來的事情打亂,實在無法接受。
  • 重點高中女孩因抑鬱而休學,讓人唏噓的同時家長不要忽視這兩點
    但是,高二上了不到兩個月,她請假消失了好幾天,然後聽說辦理了休學手續,原因是因為患上了抑鬱症暫時無法繼續上學了。我聽說後特別驚訝,還有惋惜:這麼優秀和要強的女孩走到這一步真是令人痛心!孩子肯定經歷了很多痛苦和掙扎,才不得已暫時放棄自己的學業吧。
  • 分手後自己抑鬱了該怎麼辦
    可能在某些人眼裡如果分手了相當於自己獲得了新生,現實中會是這樣嗎,對於獲得新生感覺的人可能少之又少,更多的朋友可能會因為分手讓自己抑鬱,即便不是抑鬱也會讓自己難受好一陣子,分手對自己的傷害真有這麼嚴重嗎?
  • 河南瑪莎拉蒂案受害者女兒抑鬱休學,受害者家屬仍未收到賠償
    將近十個月了,備受關注的河南商丘永城瑪莎拉蒂案仍未宣判,但漫長而艱難的等待中,受害者家屬也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根據媒體報導,s者葛保景的妻子失業在家。女兒今年高三,因為放不下爸爸,抑鬱休學,s者賈文華的妻子說,我們不但失去了一個頂梁柱,還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此前網傳主犯譚某某願賠兩千六百萬買過一條命的說法。法院已經闢謠,截止目前,死傷者家屬沒有收到任何賠償,而最家屬稱,該案中另一名被告劉某濤一直保外就醫,他們質疑什麼病?九個月治不好。
  • 高中生高二跟不上學習節奏,想休學,該怎麼辦?
    高二學生跟不上學習節奏,想休學怎麼辦?高二的學生跟不上學習節奏,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想休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我認為,跟不上學習節奏是他產生想休學想法的原因,究其根本他是想要逃避學習跟不上節奏帶給他的挫敗感。
  • 讀研的過程太辛苦了,感覺堅持不住了該怎麼辦
    首先,很多學科的研究生階段都是非常辛苦的,除了要面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壓力之外,還需要面對科研壓力,不少同學在讀研期間都會長時間在實驗室專注於科研,有時候為了一個實驗結果,可能會連續多天待在實驗室。所以,如果有讀研的計劃,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 抑鬱症到底要不要休學或辭職?
    我個人覺得抑鬱症自己要如果實在扛不下去,這個工作已經完全讓你痛苦難耐而且負擔特別大,我個人認為可以休息一下。要知道工作佔距了你生活中至少四分之三的時間,成年累月地去做另自己痛苦的工作非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 抑鬱症患者的反思:抗拒抑鬱情緒就是聚焦抑鬱痛苦,越抗拒越痛苦
    我對執念的理解和感悟(1)02 在抑鬱中學會了接納2017年我患上了抑鬱症,在抑鬱的痛苦當中煎熬了很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走出了抑鬱。在抗擊抑鬱症的那段時間,我真切地感受到,當我越抗拒抑鬱情緒,越抗拒那些讓我覺得自己失敗的事情,越抗拒那些讓我覺得深受打擊的事情時,我的抑鬱症狀就越嚴重,抑鬱的痛苦就越深。
  • 這個世界怎麼了,真抑鬱安慰假抑鬱,真痛苦保護假痛苦
    不求紅塵萬丈,但求回憶無傷。關注我,我願成為你的一道光,伴你前行。你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世界就越來越噁心了。你說,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真抑鬱的人要笑著去安慰假抑鬱的人,真痛苦的人要強裝冷靜去保護假痛苦的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已經夠卑微和透明的了,可是命運不肯放過我們。我們這一步步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即使血染大地,也無法停留休息片刻。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活潑開朗,越長大反而抑鬱的多了
    同事小星的朋友楊姐最近很煩,15歲的女兒還有半年中考,可是最近表現得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一回到家就反鎖房門,不說一句話,還動不動掉眼淚。後來,經醫院診斷為中度抑鬱症。現在女兒不願上學,楊姐只好為女兒辦理了休學。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歧視、休學,或被當作「安全隱患」:當高校抑鬱症患者「出櫃」後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今年11月刊出的,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者發布的文獻《大學生抑鬱症狀檢出率及相關因素的meta分析》中,抑鬱症狀的大學生檢出率為24.71%。該研究通過近十年間的文獻進行分析,得出該數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則顯示,全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抑鬱症低齡化、大學生抑鬱這類話題,近年越來越受到關注。
  • 聚焦青年抑鬱症群體:說不出口的病恥感與高校抑鬱篩查的兩難
    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重點關注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這一做法能否讓青少年抑鬱症情況有所緩解?在關愛學生與保護病情隱私之間,高校又該如何權衡?學生又是否能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無壓力地說出自己真實的抑鬱生活?
  • 抑鬱、焦慮、孤獨,年輕的人們該去哪兒?
    ,他們以電音+soul營造出屬於年輕一代的頹喪情緒,觸碰人的內心:「年輕的人們該去哪兒?過得幸福,總會夢想跌些傷。還沒長大,細數我們兒時扯的謊。一半信誓旦旦地想,一半是夢話。這樣的我們該去哪兒?今天要打哪兒晃,鬧鐘還沒響,不甚急迫的憂傷。」北京第二波疫情剛消停,我在望京一家咖啡館裡訪談了從事大學生心理諮詢近二十年的鄧紅梅老師,她同時在主內一家心理諮詢機構任首席心理諮詢師。
  • 案例分析:一個高中抑鬱休學的孩子,不幸的婚姻造的孽
    兒子初三下學期有過自殘,甚至想跳樓,現在高一抑鬱症休學了,眼看著兒子就這樣毀了,我知道這都是我們的無知造下的孽,但我現在真的無能為力。當時我們並沒有察覺孩子心理的問題,也是我們無知,直到上了高一寄宿學校,他受不了,身體又出問題,現在只能休學了,老師有什麼好的建議沒?實戰家庭教育說: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而我們常常無法理解:為什麼抑鬱的人會選擇割腕、自殺?
  • 抑鬱將我關進了大腦的牢籠,我是如何從抑鬱的痛苦中掙脫出來的?
    當我達到了不抗拒,不執著的內在狀態後,我從抑鬱中走了出來!01 抑鬱將我關進了大腦的牢籠我在抗擊抑鬱症期間,有這樣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很多之前發生過的不好的事情,不受控制的在大腦中湧現。越是抗拒,就越容易執著於那些情緒和記憶,越是把自己的缺點放大,我的注意力就越多的放在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擔憂當中,感受到的抑鬱痛苦就越多。當我明白這一切的時候,我突然就明白了以前從來都不明白的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專注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