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漏洞在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2020-12-14 人民日報

這兩天,脫口秀演員王越池(池子)同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引發公眾關注。比起合約糾紛本身,大家更關注池子銀行流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洩露給了「大客戶」笑果文化。目前,中信銀行致歉,支行行長撤職。7日下午,多家媒體證實,上海銀保監局已經正式介入調查。

銀行洩露客戶流水是否是個案?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今天一早,#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話題登上熱搜,引來新一輪討論熱潮。

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其太原分行曾在2018年遭行政處罰,處罰原因是「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該行被罰款50萬元,直接責任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移送公安機關。

中信銀行捲入洩露客戶流水事件,是否是個案?一位業內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只要是銀行員工,有內部授權就可查詢客戶流水。甚至有人宣稱,幾千元就能在「黑市上」查詢到別人的帳戶流水。

由此看來,銀行並非鐵板一塊,在制度設計上還需徹底堵住漏洞。

中信銀行,錯在哪兒?

「侵犯池子個人信息」一案引起眾怒,銀行出現這樣的所謂「失誤」,錯在何處?

如果是出於司法機關調查等原因,存款人在銀行的信息並非絕對不可碰觸。但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昨天答覆媒體稱:該院沒有籤發過調查令。

而在沒有調查令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無權洩露個人帳戶信息。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不僅如此,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還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這是《商業銀行法》明文規定的,更是廣大儲戶信任一家銀行的基本前提。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分析,中信銀行事件反映出銀行在客戶隱私信息保護上,的確存在問題。

郭田勇:「客戶在銀行的信息,包括流水、各種記錄,除非是有國家公檢法系統來正式查案,有公文的要求下,可以調閱。除此之外,任何第三方都沒有權力對客戶的隱私進行查閱。」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中信銀行和相關公司的行為,顯然缺乏對法律的敬畏。

劉俊海:「如果有關的仲裁機構、人民法院向中信銀行發函,要求調取相關的證據,中信銀行當然應當配合。但如果一方當事人隨意要求金融機構向自己提供對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信息,應該說缺乏法律依據。」

@中信銀行 發布致歉信截圖

職業底線,不能突破!

中信銀行稱,「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我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指出,制度設計存在漏洞、制度貫徹落實存在短板,都會導致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被掛在牆上、束之高閣。

而據中信銀行的回應,經核查是銀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笑果文化公司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記錄。對此,郭田勇認為,在銀行或商業機構,因人情,或者為了維持與大客戶的關係,突破職業底線的現象,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銀行的職業操守和從業的底線,任何時候都是不能突破的。內控上,未來也應該再進一步的強化。比如說我們知道銀行有雙人記帳、雙人臨庫。未來對於客戶信息資料這塊也要有監督。」

銀行洩露個人帳戶信息,如何處罰?

這種錯誤犯法嗎?該怎麼判?

有網友問,難道隨便把公民個人帳戶流水信息提供給他人,不是犯罪嗎?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若該中信員工洩露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而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

「按照我們國家兩高關於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釋,只有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之下,這個行為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若該中信員工此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這是一個雙罰制,對相關的單位和主要的涉事人員、主管人員都要有刑法的處罰。

如果發現他的這種行為的數量超過了500次,可能要處以三年到7年有期徒刑。 只有違反刑法才會被終身禁業。此次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具體金額待法院裁決。」

個人信息方面,公民理應受到哪些保護?

除銀行的個人帳戶流水信息外,公民的各種個人信息都應受到保護。

朱巍:「公民在銀行的存款的數額、財產變動情況、收支狀況,相關流水的帳戶,屬於公民自己的財產信息,財產信息是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方面。我國多部法律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都有規定。

比如說商業銀行法,對公民自己在銀行裡面的儲蓄的相關信息,銀行是有保密的義務;再比如說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對公民個人信息有特殊性的保護;特別是刑法修正案九中,把財產狀況、財產信息作為公民個人信息的特殊的保護方面。」

即便道歉迅速,中信銀行仍遭到網友怒懟↓↓

選擇銀行就是選擇信任,這次中信徹底「失信」了

不論是銀行業還是其他行業

洩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屢見不鮮

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

面對行業隨意性消解法治權威

適當時刻,我們需要拿出法律武器

捍衛個人信息安全

當然,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

以「信」為基方有發展前景

善待公民個人信息的企業

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來源: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帳戶信息 除了道歉還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帳戶信息,除了道歉還應承擔法律責任嗎銀行流水信息「流」到第三方手裡,還被當作案件材料寄給本人,這事怎麼聽怎麼魔幻,然而這並不是影視劇裡的情節。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王越池)發微博稱,中信銀行未獲本人授權,便將他的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信銀行深夜回應此事並致歉,稱該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此事引發熱議,對於銀行方面的道歉許多人並不買帳,紛紛提出疑問:洩露個人流水信息有什麼法律責任?
  • 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帳戶信息,除了道歉還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中信銀行深夜回應此事並致歉,稱該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此事引發熱議,對於銀行方面的道歉許多人並不買帳,紛紛提出疑問:洩露個人流水信息有什麼法律責任?用戶是否可以向銀行索賠?未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的信息能否作為證據呢?針對這些問題,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嶽運生律師,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對公司股價有影響嗎?
    個人信用到底有多麼重要?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現在都是很注重著個人信息隱私的,更是需要好好進行保護的。但是近期中信銀行被爆出洩露個人信息,而且數據也指出中信銀行洩露非首次,此前曾因同樣原因罰款50萬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池子聲討中信銀行、笑果文化洩露個人信息 中信凌晨道歉
    微博截圖中信銀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5月6日晚,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律師告訴澎湃新聞,池子公開的微博稱銀行方的口徑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而(個人銀行帳戶信息)具體如何獲取目前並不明晰,不排除有以下幾種可能性情況:第一,由銀行某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私下提供;第二,銀行自身所為;第三,因池子個人原因導致其銀行流水洩露。
  • 莫開偉:客戶個人信息被洩露 中信銀行該如何反思?
    銀行機構網點不是路邊小雜貨店,有嚴密的內控制度,對於存款客戶個人的流水帳能否提供給第三方,查詢需要憑什麼手續,銀行員工應該知道也必須知道,如果連這一點都不知道或者不能堅守,或以大客戶為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那這個銀行機構還算什麼銀行機構?跟路邊討價還價的小雜貨攤又有什麼兩樣?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此前曾因同樣原因罰款50萬元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此前曾因同樣原因罰款50萬元 2020-05-08 08:59:52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信息,是失信更是違法
    縱覽輿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藉機普及法律和信息安全知識。中國新聞網稱,普通人面對銀行隱私洩露,可以採取向行業主管部門投訴、提起訴訟、報警三種方式處理;澎湃新聞認為,個人銀行流水信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但如何追責還要區分是銀行的過錯行為導致還是銀行員工的私自行為導致。
  • 池子吐槽中信銀行洩露個人帳戶交易明細引發熱議 個人金融信息安全...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流水屬於財產信息,是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方面,任何人都不得侵害。要根據信息洩露過程的不同特徵進行具體分析,如果是銀行的不當行為,應由銀行承擔責任;如果個人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則可能觸犯刑法或商業銀行法。
  • 中信洩露個人信息背後:爭議銀行查詢個人信息的權與責
    上述律師進一步表示,銀行中誰可以觸碰並對外提供這些個人信息,權限管理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脫口秀演員池子指稱中信銀行洩露客戶信息一事,目前最新進展是,上海市銀保監局5月7日下午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稱,已經正式介入調查。
  • 中信銀行被立案調查 個人金融信息「漏洞」怎麼堵?
    新華社上海5月10日電 題:這些銀行裡的個人金融信息「漏洞」該咋堵?新華社記者蘭天鳴、胡潔菲5月9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通報:2020年3月,中信銀行在未經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涉嫌違法違規,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中信銀行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 個人金融信息洩露 銀行難辭其咎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個人隱私洩露事件再引關注。5月7日凌晨,中信銀行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致歉信,回應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中信銀行表示,該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了其員工的收款記錄和個人交易明細。據悉,中信銀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個人金融信息也屬隱私範疇,隨意洩露應受何懲處?如何堵住漏洞?
  • 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流水信息道歉就完事了?聽聽法律怎麼說!
    此事一出迅速引發熱議,對於銀行方面的道歉許多人更是不買帳,紛紛提出疑問:洩露個人流水信息有什麼法律責任?那麼,未經本人授權,銀行將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公司,這種操作是否合規?其中又涉及到哪些關鍵法律問題?
  • 中信銀行違規洩露客戶流水 信息保護是否存漏洞?
    對此,中信銀行向池子鄭重道歉,表示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6日,池子發布微博稱,中信銀行虹口支行在未獲池子授權情況下,將其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與其存在經濟糾紛的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笑果文化」)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
  • 池子怒懟中信銀行 支行行長已被撤職 銀行該如何保護個人帳戶信息...
    5月7日下午,上海銀保監局透露,6日該局已關注到脫口秀演員王越池(藝名「池子」)指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洩露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一事,並正式介入調查。  支行一級信息安全防火牆需築牢  池子一句「中信銀行說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就將其個人帳戶交易明細交給笑果文化,引爆了輿論對銀行保護個人帳戶信息安全性的擔憂和熱議。
  • 池子斥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 牽出銀行服務大客戶潛規則 金融消費...
    5月6日下午,脫口秀演員王越池(微博ID:@池子池子大池子)在微博發文稱,中信銀行向其曾服務公司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笑果文化「)洩露其個人銀行帳戶信息。這一事件引起網友關注並迅速發酵。王越池(以下簡稱「池子」)在微博中稱,笑果文化寄給他的案件材料中,竟然有自己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
  • 中信銀行因洩露池子帳戶信息道歉,失信銀行,丟掉的不止是客戶
    5月6日,脫口秀演員王越池發布聲明,指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虹口支行洩露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中信銀行昨天發布致歉信,稱情況屬實,該行員工確向與王越池存在糾紛的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個人收款記錄,屬於未按規定辦理。目前已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 中信銀行致歉池子引人深思!法院已回應
    中信銀行此次交易流水洩露事件,不僅僅是中信銀行侵犯了一位明星的權益,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它讓大家開始質疑銀行對於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對笑果文化調取個人用戶銀行流水的行為,虹口法院表示,該院沒有籤發過調查令。雖然中信銀行及時對該事件做出了回應,並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懲罰,但這絲毫不能免除銀行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員工擅自洩露信息,銀行應承擔什麼責任?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個人信息,別光顧著「吃瓜」,你也在「池子」裡!
    中信銀行失「信」,個人信息竟然可以「暗箱操作」據悉,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發布微博稱笑果文化違約,拖欠演藝報酬。同時指出笑果文化寄給他的案件材料裡面,包括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涉嫌侵犯個人隱私。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流水引發信任危機:個人信息安全該如何保護?
    原創 倪泰 中國市場監管報未經授權,本人未到場,沒有銀行卡、密碼,也未走任何司法機關合法調查程序,第三方卻輕易從銀行獲得個人帳戶交易流水……中信銀行洩露客戶流水引發信任危機:誰可以看我們的個人帳戶?個人信息安全該如何保護?
  • 開庭了|從中信越「雷池」說起:信息遭洩露個人起訴銀行能獲賠嗎?
    7日凌晨,中信銀行發布公告,承認了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同時表示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截至發稿,銀保監局稱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中信銀行啟動立案調查程序。雖然中信銀行做出了相關處理,但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此結束。不少律界人士對於「中信銀行是否該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並予以賠償」的話題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