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長沙海底世界訂閱號
(ID:cshdsj2016)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海洋裡的午馬、未羊——海馬和山羊魚。
「媽媽生寶寶,媽媽來孵化。」地球上多數的動物爸爸顯然不夠稱職。如果動物界來一場模範父親大評比,它絕對能夠名列前茅。它們是海底世界裡出了名的金牌爸爸,既當爸又當媽。
說到這,你肯定知道它是誰了——沒錯,就是海馬。它們堪稱是父親的楷模,擔當哺育、孵化的重任,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意義上母親和父親的定義,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育種的動物。
海馬不是馬,而且和馬的關係更是八竿子打不著。雖然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種很像是「海馬」的馬頭魚尾怪,但是在現實的世界裡,它們是貨真價實的魚。它的吻部向前延伸,長長的,看著就像馬臉一樣,故而得名。
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釐米。
大肚海馬
它們中最大的個體也僅能長到35cm左右,如澳洲大肚海馬和克氏海馬,可以算是海馬中的「高富帥」了。
不過,海馬家族中也有長得非常袖珍、且十分呆萌的種類,比如巴氏豆丁海馬,它們的成年個體通常不超過2cm。
巴氏豆丁海馬
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成為了微距水攝愛好者及潛水員追捧的明星動物。
海馬通常都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而且它們有著獨特而複雜的「婚戀」行為和習慣。
海馬求偶交際舞
海馬爸爸的腹部、正前方或側面長有育子囊,每年的5月-8月是海馬的繁殖期。這期間,海馬媽媽把卵產在海馬爸爸腹部的育兒袋中,卵經過50-60天,幼魚就會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生出。
海馬爸爸「生寶寶」
所以說是海馬爸爸負責育兒,雖然爸爸不是真的生小孩,但是孵化還是需要爸爸來完成。爸爸的育兒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還是來源於媽媽。
海馬的整體外形,加上沒有尾鰭,使它們成為地球上行動最慢的泳者。海馬也是世界上唯一直立遊泳的魚類,而其他魚類都是「趴著遊」的。
它們遊不快,通常只像海草一樣,以捲曲的尾巴系在海底。莫說與其他的魚類相比,即便是與海龜相比也要慢得多。這就決定了它們幾乎不可能獵食什麼有營養的食物,最多也不過是獵食一些橈足生物,主要是通過偽裝潛伏來躲避天敵和捕食獵物。
它們是靠背鰭和胸鰭作為直立遊泳的動力,泳姿很美很悠閒,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水中漫步或者跳舞一般。
因為海馬本身的特性,所以這種生物也養成了非常懶惰的性格。有些海馬從出生起,就在那一畝三分地,至死也都沒有離開過。
侏儒海馬,你能找到我嗎
除了體型比較小、佛系的生活方式外,海馬也是海洋中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
因為海馬不擅遊泳,而且防禦能力有限,它們成為了很多海洋動物捕食或誤食的對象,包括海龜、鸕鷀[lú cí]、鰩魟[yáo hóng]、沙丁魚,甚至連螃蟹、貝殼、海膽等這樣一些不起眼的低等無脊椎動物也會欺負它們。
為了避免被欺負被吃掉,海馬在遇到天敵的時候會有三種不同的應對策略——隱蔽躲藏、裝死、傍大腿。
有些海馬長著形同藻類的纖維絲,有些能特化出如柳珊瑚一般的肉瘤狀的棘刺。它們通過模擬周圍環境的形態來偽裝自己,達到深度潛伏的目的。
有人說,海馬是地球上最浪漫、最呆萌、最奇特的魚類,而不幸的是,它們正在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而逐漸瀕危。
如果再這樣置之不理,未來不久,這群可愛呆萌的魚類將會從地球上消失。
一說起羊,不禁讓人想到山羊那撇有個性的「山羊鬍須」,而在海洋裡,也有一種魚下巴長著兩條又粗又長的「鬍鬚」,看起來就像山羊一樣,這樣的魚您見過嗎?它們就是山羊魚。
山羊魚被學者歸類在須鯛科,不少學者直呼它為「山羊魚」,甚至稱它為「老爺」,漁民則統稱這類魚叫「秋姑魚」或「須哥」。
山羊魚廣泛分布在海洋的暖水海域和熱帶海域中,它們喜歡住在礁石與沙底相鄰的地帶。在海洋的沿岸淺水域,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想從群魚中快速看出山羊魚相當容易,只要觀察魚嘴下緣有沒有露出修長鬍鬚就行,有的話自然是山羊魚無疑啦。
山羊魚科的種類繁多,如黑斑緋鯉、條尾緋鯉、雙帶緋鯉、單帶緋鯉、黃帶緋鯉、多帶緋鯉、日本緋鯉等。
一般體色鮮豔,呈紅色或淡黃色,有些可以改變顏色。最大者體長約60公分,但絕大多數小得多,它們在歐美是常見的經濟魚類,但在國內很稀少。其中,最聞名的一種是地中海產的紅山羊魚,是古羅馬人最貴重的食用魚之一。
山羊魚的個性活潑好動,時而獨自優遊,時而相互追逐。最特別的是,它的體色還會隨活動狀態而瞬間產生變化。山羊魚經常會成群結隊在空曠的沙地上找食物,看上去就像草原上群羊吃草的光景。
但山羊魚雖然掛了「山羊」的名號,但它可不是吃素的,什麼海藻、海草統統不是它的菜。它喜好捕食埋藏在沙中的生物,例如蝦或環形動物(長形,如蠕蟲的多毛類生物),都是它伺機下手的對象。
山羊魚的下頜的這兩條「鬍鬚」是山羊魚的「探測器」。
而這兩條「鬍鬚」就是用來搜尋小蝦、小貝殼、浮遊生物等食物的,不用的時候就會收到喉溝中,把「鬍鬚」藏起來。
而在捕食獵物之前,它會邊遊邊用觸鬚在海底進行「掃描」,找出任何沙中生物殘留的蛛絲馬跡。一旦發現有可疑之處,它就會立刻發動攻擊。
山羊魚發動攻擊時會劇烈地翻動身體,常讓沙中生物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劇烈地攪動會引起其他珊瑚礁魚類,如蝶魚與隆頭魚等大塊頭的注意,它們可不會錯過這樣的時機,趁機尾隨在山羊魚之後,捕食漏網之「蟲」。
山羊魚就這樣成了帶頭打獵的「領頭羊」呢!哈哈哈,是不是很可愛呢?
長沙海底世界訂閱號 原文地址請點擊閱讀原文。(原文、標題有改動)
若發現侵犯您版權的內容,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轉載編輯:吳逸烔
初審:林奇琦
審核:廖喜揚
審核發布:李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