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中阿開奧斯人和阿爾戈斯人為什麼遠徵伊利昂

2020-12-16 Anneychen8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荷馬史詩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

《荷馬史詩》中阿開奧斯人和阿爾戈斯人統稱希臘人。「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阿爾戈斯有的翻譯成「阿耳戈」)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泛指當時的希臘人。當時的希臘被統稱為「阿爾戈斯」,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很鬆散的城邦聯盟,或者說部落聯盟

伊利昂:《伊利亞特》敘述阿開亞人(阿開奧斯人)的聯軍圍攻小亞細亞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因特洛伊城又名伊利昂。

注:希臘人(「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阿爾戈斯有的翻譯成「阿耳戈」和「阿開亞人」)

《荷馬史詩》中古希臘人

1.在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有一座特洛伊人的王都名叫伊利昂。

①戰爭最後幾十天,圍城的最後一年,阿喀琉斯(伊利昂戰爭的半神英雄之首)的憤怒,因為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古希臘神話中的邁錫尼國王)和伊利昂爭戰中的希臘勇將阿喀琉斯的爭吵為由,阿伽門農與阿波羅祭司(古希臘神話中的光明與預言之神)的矛盾招致軍中瘟疫,而且在阿喀琉斯和阿伽門農爭吵中互相受到侮辱,難填氣憤拒絕聯軍出戰。

②希臘(「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方險入尷尬地部,由於阿喀琉斯的好友出徵犧牲,為此阿喀琉斯親自帥位,並戰勝了特洛伊(伊利昂)王子赫克。《伊利亞特》故事告一段落。

③小亞細亞西部沿海特洛伊人的王國都城伊利昂,特洛伊人是東方許多部族的霸主。希臘地方還有一個強大部族總稱為阿開亞人(「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有時在史詩中也稱為阿爾戈斯人或達那亞人(「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為首領。伊利昂的二王子帕裡斯乘船到希臘,受到斯巴達王墨涅拉奧斯的款待,但他和斯巴達王墨涅拉奧斯美貌的妻子海倫一見鍾情,兩人私奔逃回伊利昂。

《荷馬史詩》中古希臘人

2.因為斯巴達王墨涅拉奧斯美貌的妻子海倫和伊利昂的二王子帕裡斯私奔,而引發希臘人要遠徵伊利昂。

①希臘人人非常氣憤,由墨涅拉奧斯兄長邁錫尼王阿伽門農提議,召集各部族的首領,共同討伐特洛伊人,遠徵伊利昂。共調集一千多艘船隻,渡過愛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

②經過9年的爭戰中也沒有改下伊利昂王都轉年的第10年後的51天裡,阿伽門農和自己希臘部族中最勇猛的阿喀琉斯因為爭奪一個女子,引發發了矛盾和爭吵,阿喀琉斯憤而退出戰鬥。為此希臘人失去最勇猛的將領,無法戰勝特洛伊(伊利昂)人,一直退到海岸邊,而伊利昂大王子赫克託爾的盛氣凌人的攻勢抵檔不住,阿伽門農為此希臘同阿喀琉斯和解,並參加戰鬥,但是阿喀琉斯由於氣憤阿伽門農的霸主氣息,請他參加戰鬥,但遭到拒絕。由於阿喀琉斯的好友出徵犧牲,阿喀琉斯感到十分悲痛決心出戰,為好友復仇。並戰勝了特洛伊(伊利昂)王子赫克。

③希臘人圍繞伊利昂城的戰爭還繼續打了很久。後來阿基琉斯被帕裡斯犧牲了,希臘人最勇猛的首領埃阿斯和最有智謀的首領奧德修斯爭奪阿喀琉斯的盔甲。爭戰中伊利昂的埃阿斯被酒神狄俄尼索斯附身,失去理智,奧德修斯取得了勝利。埃阿斯清醒後覺得羞辱而自殺。最後奧德修斯獻計造了一隻大木馬,內藏很多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馬拖進城,結果阿凱亞人裡應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結束了這場歷時十餘年的戰爭。史稱木馬記。離開本國很久的阿開亞首領們紛紛回國,奧德修斯也帶著他的夥伴,乘船向他的故鄉伊塔克出發。

《荷馬史詩》中古希臘人

3.希臘強大部族為了爭奪海倫,遠徵伊利昂爭戰十年,奧德修斯為延續此爭戰勝利後,返回故鄉伊塔克。最終獲得了是為正義而戰。

①奧德修斯因得罪了海神,受海神祇捉弄海上漂流了十年到處遭難,最後受諸神憐憫始得歸家。當奧德修斯流落異域時,伊薩卡及鄰國的權貴們欺其妻弱子幼。身心受到了磨難感悟,家是有愛有溫暖的。

②奧德修斯的家鄉伊塔克的許多人都認為他10年不歸,或許也經犧牲戰場了,奧德修斯的兒子忒勒馬科斯已經長大成人,出去打聽長期失蹤的父親奧德修斯的消息。而在當地的貴族都追求奧德修斯妻子珀涅羅珀,珀涅羅珀百般設法拒絕他們的求婚,強迫奧德修斯妻子珀涅羅珀改嫁,奧德修斯的妻子珀涅用盡了各種方法拖延。奧德修斯的妻子珀涅羅珀真的是好樣的。

③奧德修斯的妻子和兒子忒勒馬科斯同時還在盼望他能生還。而父親奧德修斯回家的途中註定一路坎坷,最後奧德修斯扮成乞丐歸家,與其子忒勒馬科斯殺盡求婚者,恢復了伊薩卡的權力。

《荷馬史詩》中古希臘人

後記:《荷馬史詩》是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

①《荷馬史詩》記錄者古希臘人們主持正義,不向向邪惡勢力低頭,為了爭奪海倫的正義之舉不惜遠徵伊利昂爭戰十年零51天,整個希臘及其四周的汪洋大海,而且希臘的英雄們為了正義而戰,歌頌了希臘人民英雄在與大自然和社會作鬥爭中勇敢機智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②展現了自由主義的情景,古希臘人的道德觀念傳統的純樸和道德觀念中的正義為整個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念普寫了典範,《荷馬史詩》的古希臘人不惜生命和代價攻打伊利昂,最終獲得了正義之戰,人的道德倫理之爭,表明希臘人的愛憎分明,正義永久戰勝邪惡勢力,《荷馬史詩》 於是成了「希臘的聖經」。

《荷馬史詩》中古希臘人

相關焦點

  • 新雅實踐 | 《伊利亞特》:伊利昂之歌
    第一卷——阿基琉斯同阿伽門農王爭吵結怨史詩以阿基琉斯致命的忿怒開頭,以他與人民的國王阿伽門農的分離展開。阿開奧斯人的軍隊捉住了阿波羅神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兒,他用貴重的贖禮請求釋放,卻遭到阿伽門農王的侮辱,於是他請求阿波羅,「讓達那奧斯人在你的箭下償還我的眼淚。」於是阿波羅在軍中引起瘟疫。
  • 人類傳世經典之西方文學的源頭《荷馬史詩》(第六章)
    西方文學的源頭、古代西方世界最偉大的文學經典--------《荷馬史詩》(第六章)(接上文)就是這樣,戰士們拼殺在戰場上。白臂女神見到他們在激戰中痛殺阿爾戈斯士兵,馬上用長著翅膀的語言告知雅典娜:「真的可悲啊!
  • 同學們:《荷馬史詩》不就是一本書的名字嗎?怎麼成兩本了?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荷馬史詩》,不過大家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它是指的一本荷馬寫的詩集。但其實不然,《荷馬史詩》其實指的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記》)和《奧德賽》(又譯《奧德修記》)的統稱。
  • 人類傳世經典之西方文學的源頭《荷馬史詩》(第五章)
    西方文學的源頭、古代西方世界最偉大的文學經典--------《荷馬史詩》(第五章)(接上文)你的父親從來不做縮頭烏龜,坐下來聽我說,不要埋怨士兵的統帥阿伽門農,他是在激勵脛甲堅固的阿開奧斯人勇敢地戰鬥,如果我們打敗了特洛亞人,攻佔了伊利昂,他將獲得榮譽;如果特洛亞人殺死阿開奧斯人,
  • 【古希臘列國志】古希臘城邦:阿爾戈斯
    阿爾戈斯有約5000年的歷史,在它的歷史上,希臘人、羅馬人、法蘭克人、威尼斯人和土耳其人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影響,它是歐洲最古老的始終被居住的城市。1.建立在希臘神話中,阿爾戈斯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傳說達那俄斯出逃埃及後成為阿爾戈斯的統治者。他的兒子阿德剌斯託斯是攻打忒拜的七個國王之一和唯一的倖存者。在荷馬史詩中狄俄墨得斯是阿爾戈斯的國王。
  • 特洛伊戰爭與「荷馬史詩」
    本書選取世界文學史中最具「宗師」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義的作品,以幽默活潑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讀《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學發展史中的巔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聞,解碼作品風格精髓。在現代知識的傳授中,「荷馬史詩」最固定的位置是在文學史上,它通常也被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但對古希臘人顯然不是這樣。
  • 詩人荷馬到底是否真有其人?《荷馬史詩》到底是怎樣寫成的?
    在希臘、羅馬文人筆下,那個是一個神話和歷史互相糾纏,難分難捨的時代;那個是一個英雄輩出,諸神盤據的世界。在漫談《荷馬史詩》中的歷史背景系列文章中,筆者將會帶大家穿越時空,回到古地中海的世界,一個比古羅馬更遙遠的過去,一個屬於西方上古史的年代:那時羅馬尚未建城,哲者賢士辯論的聲音仍尚未充斥雅典學院的大理石立柱迴廊。
  • 「荷馬史詩」中,神是命運的一部分
    「荷馬史詩」與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是現存成書年代最早的兩部希臘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的統稱,因為相傳成於一位叫荷馬的盲詩人之手,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關於荷馬其人,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甚至有學者懷疑他的存在。不過多數人還是認為有那麼個人,生活在公元前 9、前 8 世紀。但除了是個盲人,以說書為生,我們就一無所知了。
  • 【古希臘】荷馬史詩和黑暗時代
    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荷馬史詩》以揚抑格六音部寫成,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西方學者將其作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和邁錫尼文明。      《荷馬史詩》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後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
  • 《荷馬史詩》——考研筆記2
    版本1:《荷馬史詩》由《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二部史詩組成,相傳為盲行吟詩人荷馬所作,故名《荷馬史詩》。它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文學作品,代表了古希臘文學的偉大成就。《荷馬史詩》以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為背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二部史詩中充滿了鬥爭,但《伊利亞特》為憤怒的激情所籠罩,而《奧德賽》在鬥勇之外更多地表現鬥智。
  • 《荷馬史詩》——真實的歷史
    文學有文學的歷史,文學史就是文學家的歷史,在世界浩瀚文學長河裡,荷馬是一個極好甚至偉大的源頭,他的史詩其實也是真實的歷史。《荷馬史詩》的地位《荷馬史詩》分為兩部,分別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著名的特洛伊木馬《荷馬史詩》裡的故事《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一陰一陽,前者是特洛伊戰爭,後者是戰爭後的曲折故事。
  • 荷馬史詩中的戰爭
    在文學作品中,不乏對戰爭天馬行空的描述,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就是一場壯闊的人神大戰。《荷馬史詩》據說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分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對戰爭的描寫主要在《伊利亞特》中。戰爭是因為一個叫海倫的女人,她是希臘斯巴達王的妻子,被東方的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跑了。於是,斯巴達王的哥哥阿伽門農召集大軍,其中就有大英雄阿喀琉斯,渡海去討伐特洛伊人。
  • 《荷馬史詩》是高峰,也是斷崖
    據傳斯巴達在公元前 9 世紀就有朗誦史詩的活動,公元前 7 世紀到前 6 世紀的雅典,吟誦史詩是節日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荷馬史詩」有大量手稿在希臘各地傳抄。公元前 6 世紀中葉,庇西特拉圖當政時期,雅典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編輯和整理史詩。到公元前 5 世紀,古代希臘人利用陶器上的裝飾畫來描繪史詩的片段情節已極常見,足證史詩中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
  • 古希臘人的奠酒儀式—以荷馬史詩例
    聚焦荷馬史詩既確保了研究樣本的豐富性,也保證了證據的內在統一性。不過,荷馬史詩分別使用「choai」、「loibai」、「spondai」3個詞表述「奠酒」,按儀式對象則可分為兩類。基於上述3個詞的不同用法和意義,本文擬通過分析史詩所記儀式場景,對奠酒儀式進行分類討論。在《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有不少篇幅描寫了向神獻祭的情節,其中包括焚燒犧牲的儀式,即燎祭。
  • 荷馬史詩中的典故
    而阿喀琉斯就是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中的人物,他是希臘徵討特洛伊大軍的主將,還有一個身份是人間勇者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兒子。在他父母的婚禮上,三位女神因為一隻金蘋果爭執起來,那是特洛伊戰爭的源頭。關於阿喀琉斯有個預言:他會成為大英雄,並戰死在特洛伊戰爭中。
  • 詩人荷馬真實存在過嗎?
    在還沒有《聖經》這類書籍的時代,《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有著特殊的權威和重要意義。荷馬的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譜》是關於古希臘神話最早的文字材料。沒有什麼比這些作品更重要、更具影響力了。甚至有人說,荷馬賦予了古希臘人諸神。
  • 荷馬史詩中的古希臘特洛伊戰爭後黑暗時代
    黑暗時代,又稱英雄時代,荷馬時代。盲詩人荷馬所寫史詩記錄,敘述了邁錫尼文明的舊聞,但又描述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所以又稱此時代為「荷馬時代」。邁錫尼人由於常年徵戰,自己國力消耗巨大,一個特洛伊就攻打十年之久,高估自己的實力,導致戰爭拖延時間太長。邁錫尼文明衰落。
  • 索·恩 | 特洛伊戰爭是歷史,還是神話和詩篇
    兩千多年來,人們從這個故事中汲取了許多藝術靈感。但是,這個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在《特洛伊戰爭》中,歷史學家和古典學者巴裡·施特勞斯一直探索著戰爭背後的謎團和真相,從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到海因裡希·施裡曼於19世紀晚期發現特洛伊古城,再到近期的考古發現,找出了這些故事的相關線索。結果證明,特洛伊人並不屬於希臘種族,而是安納託利亞族人,與東部的西臺帝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