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我餓了」、「想吃飯」等情況。即便是剛吃完沒到一個小時,飢餓感也容易席捲而來,讓人心生懷疑是不是身體有毛病了。
如果你是飯後2到3個小時出現飢餓感,實際上是大多數都有的一種情況。食物到達腸胃後,蔬菜消化速度較快,一般2個小時就能消化完,油脂類食物較慢,通常需要4個小時左右。在腸胃沒有食物能消化後,就容易發出咕咕叫的聲音。
按照身體需求,食用一些健康食物則可避免。如遠離餅乾、甜點、冰淇淋等甜食,適量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乳製品、堅果,飽腹感強營養價值還高。
如果總是飢餓,實則和幾種原因有關。首先,要考慮下你的腸胃功能。可能有很多人都會羨慕怎麼吃都不瘦的人,被看成是「易瘦體質」。如果不是遺傳因素,就可能和腸胃消化有關。
大家可以觀察排便情況,如果你總能把原封不動的食物排出。一是和食物不耐受有關,再遇到這樣的食物要遠離,避免消化道不適。二注意腸胃,在食用食物後,每次都容易腹脹、吃不了多少就飽,還需大家及時去醫院檢查,避免是腸胃疾病。
其次,身體消耗過大,如經常健身的人群、特殊人群運動員等等。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因為機體基礎代謝率高,長期處於不滿足情況下,就會經常食用各種食物。
但不建議大家因為這樣就大量吃高脂肪低膳食纖維特點的美食,吃得越多越容易影響機體代謝,同樣會帶來肥胖的發生危險。針對這種情況,大家可適量補充蛋白質,選擇雞蛋、適量瘦肉,可增強飽腹感,避免貪嘴的現象。
最後,還和心理因素有關。因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較大,有些人選擇釋放壓力的方式就會食用大量食物,來滿足口舌之欲。在一項研究上發現,甜食可刺激大腦中神經元多巴胺分泌,從而給人一種滿足感。
所以,對待生活需要大家找尋其他解壓方式,如聽舒緩的音樂、去外面看風景散步、與朋友面對面交流等,都要比吃甜食健康許多。
另外,提醒大家無論你的胃容量有多大多小,只要身體健康狀態正常、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就不用擔心。
各位朋友,你有經常餓的體驗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說說你對此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