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年來,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和熱愛網球,網球開始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愛好者群體
近年來,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和熱愛網球,網球開始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愛好者群體,據英國《經濟學人》預計,2020年中國網球人口有望達到3000萬,中國網球產業價值有望超過600億人民幣。在體育產業+網際網路的時代,當今國人的消費結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升級換代,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育產業隨之呈現井噴式增長。
2004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內地僅有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舉辦網球賽。但2011年到2016年,武漢、珠海、深圳、天津、南昌多個二線城市也加入到辦賽陣營中,不斷激增的體育賽事,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直接產物。每年從9月中到10月中幾乎每周都有至少一站WTA或者ATP賽事在中國開打,我們把這段時間稱之為中國賽季。
「中國賽季」比賽類型更多傾向於ATP和WTA的專業選手高水平競技,對於普及序列的比賽缺少延伸。ATP國際副總裁艾莉森·李曾說:「中國應該謀求更均衡的賽事結構,而不是盲目上馬WTA、ATP頂級賽事。」
由此可見,要想在中國引爆網球文化、培養網球人口,或許並非可以簡單地通過賽事實現,除了網球賽事的商業化、全球化的運作,與舉辦國更均衡的賽事結構以及企業的商業化連接密不可分。中國網球即將迎來的巨大發展機遇裡,網球成為主流運動還有許多障礙需要跨越,同時卻也意味著坐擁政策紅利,大量資本即將湧入體育產業,中國網球的時代發展風口正在來臨。
2021年,為深度開發全球網球商業資源,並在此基礎上在世界舞臺上更大力度推廣中國本土品牌,嘉誠經緯攜手中國網球協會,借勢中國網球協會與世界頂級賽事的合作,助力更多的中國品牌和市場力量以商業形式連接全球網球運動,從而為更多中國品牌打造更多豐富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通過中國品牌與世界頂級賽事的聯結,助力戴維斯杯、聯合會杯亞洲及大洋洲區域中國站賽事活動在中國得到更好落地。
中國網球協會作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全國專業性運動協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網球聯合會(ITF)、亞洲網球聯合會(ATF)和其他國際網球體育組織的唯一合法組織。中國網球協會是指導和管理中國網球運動發展的全國性體育組織,與國家最高級別網球管理組織達成戰略合作彰顯品牌在網球領域的權威性。
未來,嘉誠經緯將通過此項合作與中國網球協會相伴而行,立足國際視野與國際文化,持續進行多種多樣的全球體育營銷合作嘗試,推動更多網球賽事在中國地區落地的同時,助力本土品牌擁有更便捷的商業參與渠道。嘉誠經緯也將以此合作為契機,努力成為中國品牌通過網球連接體育與商業的新接口。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