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作品展播|國際傳播:《埃德溫·馬爾:歸期未有期》

2020-12-26 騰訊網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評獎結果已經公布,這一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標杆傳達的導向是什麼?獲獎作品背後的示範引導作用又有哪些呢?今天分享的作品是二等獎獲獎作品——國際傳播廣播新聞專題:《埃德溫·馬爾:歸期未有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廣播電視臺採制)華語環球廣播《全景中國》節目下設《今日北京》欄目刊播。

採編過程&作品簡介

201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廣播電視臺特別策劃製作了「中國和他的朋友們」系列專題,埃德溫·馬爾作為中央電視臺第一位外籍英語新聞播音員,是典型的受訪對象之一。

2003年,埃德溫因緣來到中國工作。出于謹慎和對東方的未知,他把合同周期從一年縮短為6個月。但16年過去了,他依然深深地依戀著中國/北京。到底是什麼原因和情愫使他「歸期未有期」?對這個問題的深究,不僅可以洞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就以及「共享」的發展理念,亦能折射出物質文明之外的中國社會人文的吸引力,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傳播效應。

埃德溫在華的16年恰逢中國迅猛發展並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歷史時期,「就像坐上一列快速列車,一路翻山越嶺,風景美不勝收。」 換言之,他是這一歷史進程的重要國際見證者之一。此外,作為中國主流電視媒體走向國際化傳播的標誌性人物,他的「洋面孔」拉近了中國與西方受眾的距離,也讓世界更多地聽到中國的聲音。但考慮到十幾年前東西方完全不對等的傳播格局和影響力,埃德溫也因此備受西方媒體和民眾的質疑。該專題報導直面這一衝突並作出回應。

總之,人物經歷和故事決定了這是一個優秀的對外傳播的題材,再加上講故事的敘事方式,也讓節目更加入腦入心。

社會效果

該專題是北京廣播電視臺每周製作的外宣節目《今日北京》的年度特別報導。《今日北京》不僅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廣播的《全景中國》節目面向全球播出,同時在與北京廣播電視臺合作的8個國家9家華語商業電臺播出,包括:美國紐約中國廣播網、洛杉磯1300電臺、加拿大中文臺、澳大利亞2AC電臺、紐西蘭華人之聲、新加坡新傳媒電臺、韓國首爾交通廣播(TBS)、歐洲華語廣播(法國巴黎)以及印尼棉蘭FM103.8電臺。

該專題在海外聽眾中反響熱烈。有聽眾反饋,埃德溫作為第一個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的「洋主播」,是一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也是中國主流媒體走向國際傳播的典型代表。從埃德溫的講述中,可以窺見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物質發展和精神給養,令人鼓舞。也有聽眾表示,埃德溫是中國「共享」的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他在中國找到了更多的人生價值和情感歸宿,但他對中國的愛和回報也是深沉的。他不煽情,但他的講述卻讓人感受到他的「一片冰心」,令人回味。

該作品曾在北京廣播電視臺2019年度優秀節目評選中獲獎,並且獲得第二十九屆北京新聞獎二等獎。

推薦理由

1.人物典型,戲劇「衝突感」強。埃德溫作為第一位「洋主播」出現在中國的國家電視臺上並於2007年獲「中國政府友誼獎」,其身上的光環始終與來自西方社會的批評,即質疑他是「中國政府的宣傳工具」相伴隨。該專題通過當事人之口回應 「我的中國同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回應西方觀眾關心的問題」,雖平實但不乏力量。這樣的衝突性也能讓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埃德溫內心的堅持以及對中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2.借嘴說話,展示發展成就。埃德溫生活和工作在北京,是中國/北京16年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於講述中展現了北京在交通、空氣品質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發展和變化,真實客觀,同時呼應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主題。

3.敘事生動,真情實感打動人心。無論是雨天廣播裡與北京結緣,還是在墨爾本因為思念北京的街頭聲響而失眠,包括熱心的北京人提前下車送他回家的故事,都能以小見大,體現北京獨特的城市和人文風貌及其開放性和包容性,也是其「歸期未有期」的生動註腳。

來源:中國記協網

編審:鍾啟華、郭玲琳、塗宇寧

相關焦點

  • 河南省廉政漫畫作品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300餘件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作品獲中國新聞獎,20位新聞工作者獲得長江韜奮獎。11月21日記者獲悉,河南省漫畫家協會籤約漫畫家孫德民的作品《轎子沒了「老爺」仍在》喜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漫畫二等獎。
  • 光明網兩件作品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
    光明網11月3日電(記者 張秋菊)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11月2日揭曉。光明網再創佳績,兩件作品分別榮獲二等獎、三等獎。
  • 關於徵集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參評作品的通知
    關於徵集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參評作品的通知 2020-05-08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初評評選細則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初評委員會2020年6月16日審議)  根據中國記協《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以下簡稱《評選辦法》),結合本屆評選會實際,制定本評選細則。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揭曉,山東臺4件作品獲獎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揭曉,山東臺4件作品獲獎 2020-11-03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揭曉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王比學)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14日在京舉辦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來自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和人大報刊的271件作品獲獎。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新聞報導工作有很多創新,如首次以網絡視頻方式舉行記者會、「代表通道」、「部長通道」等集中採訪活動;首次設立代表團新聞發言人;首次在各代表團住地設立大會新聞中心視頻採訪室;首次通過網絡向採訪大會的中外記者實時提供大會主要文件;「代表通道」突出選擇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等等,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新聞作品《「一個人」的籃球隊》公示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新聞作品《「一個人」的籃球隊》公示
  • 美術學院吳冠英教授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新聞漫畫項目一等獎
    清華新聞網11月3日電 11月2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由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報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教授吳冠英創作,於2019年10月20日發表在《光明日報》的組畫作品《身邊的變畫——遊》,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漫畫項目一等獎。
  • 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和長江韜奮獎獲獎者掃描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題:胸懷大局大勢 忠誠奉獻人民——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和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掃描   新華社記者曹典
  • 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揭曉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4件作品獲獎
    12月14日上午,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4件作品分別獲得報紙和攝影作品二三等獎。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在發布會上表示,要深入做好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對外交往和地方人大工作等方面的新聞報導,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人大故事,講好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故事。
  • 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揭曉 281件作品獲獎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8日電 (林琬斯)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11月28日在浙江紹興召開,會上揭曉了第32屆中國經濟新聞獎評選結果,281件作品分別獲得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其中,中新經緯《15億私募債逾期後海航拋出認購新債方案,如此「借新還舊」合規嗎?》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
    >  獎次:二等獎 項目:國際傳播 題目:我們的男孩 作者:姚冬梅、張春林、沈書、董長青 編輯:姚冬梅、張春林 刊播單位/發布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採制) 報送單位:黑龍江記協  獎次:二等獎 項目:國際傳播 題目:埃德溫·馬爾:歸期未有期 作者:吳梅紅 編輯:吳梅紅 刊播單位/發布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廣播電視臺採制) 報送單位:北京記協  獎次
  • 2106家縣級臺,僅2件得獎,縣級媒體獲中國新聞獎太難了!
    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優秀新聞作品年度最高獎——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於2020年11月2日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8件,二等獎105件,三等獎170件。記者編輯圈公眾號梳理發現,縣級媒體共有2件作品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均為三等獎,獲獎單位均來自青海省。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348件)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348件)  特別獎(5件)  獎次:特別獎 項目:文字評論 題目:初心鑄就千秋偉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作(下) 作者:集體 編輯:集體 刊播單位/發布平臺:人民日報 報送單位
  • 原創作者:徐銀秋|君問歸期未有期
    君問歸期未有期文/徐銀秋夜,很深很靜。早春的深夜,在鄉村靜得可怕。一眼望去,百裡山村都見不到人的影子,更看不見往昔城市裡的燈紅酒綠,更沒了那霓虹燈的迷濛。雨水滴答在我的窗臺,君問歸期未有期,如此情深的季節,你等我,我也等著你,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場漫長的等待,究竟誰是誰的眷戀?
  •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生於晚唐。他自述「我系本王孫」。他是晉涼武昭王李蒿的苗裔,唐高祖李淵是李蒿的第七代孫。而上溯五代(包括他的父祖)雖然其中也有不乏才氣學問者,但都職位不高,沒有一個闊人,且大多早夭。他曾有三個姐姐,也都早逝。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揭曉 河南廣電...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11月2日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8件,二等獎105件,三等獎170件。同時評出的還有長江韜奮獎,長江、韜奮系列各10位獲獎者。
  • 卡梅隆安東尼:君問歸期未有期
    君問歸期未有期,期待安東尼能繼續著自己的攻擊,殺死比賽,迎回勝利。
  •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詩集錦)
    《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李煜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宿馮翊夜雨贈主人》李益危心驚夜雨,起望漫悠悠。氣耿殘燈暗,聲繁高樹秋。涼軒辭夏扇,風幌攬輕裯。思緒蓬初斷,歸期燕暫留。關山藹已失,臉淚迸難收。賴君時一笑,方能解四愁。
  • 「中國新聞獎氣質」長啥樣?
    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日前發布的《關於公示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項和新媒體新聞專欄(含國際傳播獎項)初評結果的公告》中,有16件短視頻現場新聞,27件短視頻專題報導,9件移動直播作品,12件創意互動作品,30件融合創新作品,6個新媒體新聞專欄,10件國際傳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