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2021-01-10 趙趙的期待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

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

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辛棄疾將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入自己的作品當中,形成了南宋著名的愛國詞派,抗金是他所寫愛國作品的主旋律,從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到壯志難酬的憤恨,辛棄疾的愛國情懷從始至終。

不僅如此,辛棄疾是一個剛柔兼濟、風格多樣的宋詞集大成者。

辛棄疾的豪放詞慷慨悲壯、情感熾熱、極富感染力。

辛棄疾的婉約詞溫婉清新、意境優美、內涵豐厚。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後,閒居帶湖期間所作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中辛棄疾主要通過對自己「少年」和「而今」的對比,高度概括了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感受。通篇言愁,所表達出來的感情極為真摯,言淺而意深,可以說看過一眼就難以忘懷。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他的詞風慷慨激昂,但他也擅長婉約詞,將一腔豪氣化作綿綿的兒女情長,藝術風格變化多端。

相比柳永,晏殊等人只重兒女情長的婉約風格,辛棄疾的內容更加有深度。南宋淳熙年間,辛棄疾從山東回到南方。詞人目睹了臨安城元夕的盛況,寫下了這篇流傳千古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的上片寫景,燈火通明,寶馬雕車,處處歡聲笑語,營造出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下片突然筆鋒一轉,寫出自己的寂寞之情,在人群中找了千百遍,猛然間一回首,原來你獨自一個人在那燈火闌珊的地方。

作者表面上寫那個女子的不和於群,十分寂寞,實際是寫自己不與掌權派(即主和派)同流合汙,獨自一個人堅持著收復北方失地的理想,無人支持,所以是寂寞的。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這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即奮鬥,提高之後的那個圓滿境界。然而對於辛棄疾而言,他自己就是那個燈火闌珊處的影子,只是他一生的尋覓,最終也都如元夕之夜的花影、燈影一樣,成了鏡花水月。

他自己則再無氣力去收復河山,只能在燈火珊珊處靜靜欣賞這鬧熱的場面,而他自己的內心,則或許早已無限悽涼,無限感傷,無限悵然!

讀辛棄疾的詞,可以醫心;品辛棄疾的人生,讓人奮發。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八百裡分麾下炙,便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辛棄疾詞傳》選取了辛棄疾平生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二人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2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感慨物是人非,成為婉約詞中的經典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
  • 辛棄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詞,開篇諷刺,讀完才知道是經典
    宋朝辛棄疾,在文壇上,同樣是功底了得,現今留存下的詞作,六百多首,首首都可以稱作是經典之作。而且辛棄疾實際上,既能文也能武。所以,我們在提到這兩位文人的時候,總是會將其合併成為「蘇辛」。蘇軾與辛棄疾,也都是屬於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蘇軾的詞,在豪放中,帶著點文人的超凡與坦然。而辛棄疾的豪放,更多的還是一種戰士的豪情與悲壯。
  • 辛棄疾的一首婉約詞,年少用來表白,中年用來自勉,老年用來回憶
    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的代表人物,他的詞作多以豪放為主,卻也不僅僅是豪放,偶爾也有一些不缺細膩柔美之處的婉約詞風的作品。有一首詞,雖比不上辛棄疾強勁豪放之風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壯志難酬,卻也算是是婉約詞風中的經典,千百年來並無一人能夠超越。這首詞就是《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辛棄疾就像南宋時期出現的一匹「戰狼」,他年少成名,之後一直不被重視,費盡心血向當時的朝廷提出的抗金政策,也一直不被採納。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心中悲憤無法抒發。、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 辛棄疾平生最喜歡的一首詞,景與情完美融合,婉約與豪放共譜樂章
    他的豪放之處,可接蘇軾;他的婉約,可與晏幾道、秦觀媲美。可以說,辛棄疾詞風的全面都達到了同時代的高峰。在辛棄疾這麼多的詞作中,如果讓每個人選出一首自己喜歡的詞作的話,要做出這樣的一個選擇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辛棄疾很「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不得不說,酒是個好東西,能讓人一醉解千愁,但是酒又是個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不止傷心,還傷神。其實,酒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對於辛棄疾來說自然也不例外。他寫出了"醉裡挑燈看劍"的豪邁,但是也因為貪杯鬧出過不少的笑話。他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者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辛棄疾很悲憤的一首詞,寫盡壯志難酬的無奈,最後一句成千古經典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配圖來源於《墨魂》截屏,侵刪)辛棄疾有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非常非常有名,幾乎很多人都可以倒背如流。從標題可以看出,這是他寫給陳同甫的詞。今天要介紹的,也是辛棄疾與陳同甫酬和的詞作,最後一句"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 辛棄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詞,平淡中句句都是講究,詞中之龍已入化境
    有人給宋代詞壇的這些群星作過一個排名調查,想列出個前10名,結果發現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無論怎麼個排法,都難以人人信服。但不管如何排,有一個人都穩坐前3的寶座,這個人就是詞中之龍辛棄疾。一生戎馬的辛棄疾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將宋詞推向了一個嬉笑怒罵皆可成文的境界。或許是因為一生金戈鐵馬,讓他生性灑脫豪放,於是他的詞也變得毫無規矩、變化無端。開心時他寫下「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除了他誰能將蛙聲寫得這麼唯美?與農人嬉戲時,他吟道「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除了他還有誰能寫出這麼調皮可愛的孩童?
  • 辛棄疾的一首詠梅詞,美得猶如一幅畫令人心醉,讀之讓人心生嚮往
    自古許多文人騷客便對梅花情有獨鍾,只因梅花高潔的品格,和那種無論遭受了怎樣的風雪都能都屹立不倒的精神,宋代文壇中可不只王安石寫過梅花的詩句,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便寫過一首不同往常豪放詞風的唯美之作。
  • 辛棄疾最大度的一首詞,詞中10字被譽為千古絕調!全宋詞僅有一首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讓人流連忘返的小說,詩詞往往不需要慷慨激昂的豪言,也不用費盡心思的布局。只需小小情趣透過筆尖流露,就能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復,讓人難以忘懷,浮想聯翩。大氣磅礴的文筆其實就是一種帶有韻味的文筆,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意境的畫面。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得生動有趣,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雖然辛棄疾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作為當時堅定的主戰派,他一直堅持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一味講和,這也使得辛棄疾一直是被人壓制,始終是沒有任何的機會,這也使得他內心痛苦不已,所以後來他被人彈劾,一直生活在江西上饒。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中,有兩顆瑰麗的耀眼明珠懸在高空,一個是唐詩、一個是宋詞,提及宋詞又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蘇軾、辛棄疾為首的豪放派,一派是由李清照為首的婉約派。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通常在人們眼中,辛棄疾是一位慷慨豪放的詞人,也是一位威武生猛的英雄。其實,鐵骨硬漢辛棄疾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 辛棄疾的一首詞,以小見大,其中一聯五味雜陳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今山東濟南人。辛棄疾出生時,北宋已亡國十三年,辛棄疾生長在「敵佔區」,眼見了異族人的殘暴,漢民的痛苦生活,其幼小的心裡埋下了對金人仇恨的種子。雖然辛棄疾一心報國,意欲收復失地,但是南宋朝庭積弱,高宗對他有所猜忌,而孝宗雖然主戰,但也不曾重用辛棄疾,正當壯年的他罷官,在帶湖(江西上饒)、瓢泉(江西韶山)一帶閒居。心中的理想與眼前的現實差距巨大,致使辛棄疾的一腔憤懣無法排遣,借詞令一抒胸臆。今天我們一起品讀的一首小令,即是其在閒居時的一首佳作。
  • 辛棄疾很豪放的一首詞,中間13字氣壯山河,卻透露著濃濃的悲涼
    一方面是混亂的時代給了英雄舞臺,另一方面也是時代改變了一些人的特性,讓本不是英雄的人變成了英雄,它們兩個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關係。既然有英雄生在適合的時代,也一定有一些潛在的英雄生錯了時代,他們與時代相抗爭的歷史,將會變成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悲劇。
  • 史上最經典的兩首《青玉案》,一首前無古人,一首後無來者
    《青玉案》可以是宋詞中常見的經典詞牌之一,詞牌名的來源也尤其美,出自漢代張衡的《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可見從最初取名之際就以決定了它是一首用來吟唱戀情愁緒的詞。詞中上闋便寫的偶遇佳人、渴望跟隨,卻不知其所望的悵惘之情。下闋則寫思慕愁緒、寂寞鬱積的「閒愁」!若只是看表象之意,那就太過看低了此詞格調!表象看似寫思慕佳人,實則是賀鑄懷才不遇的感慨,這「閒愁」也是鬱郁不得志的傾吐,寄託可謂藏之深隱之晦!偏偏此詞寫景抒情又極為深婉動人,一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三疊喻「閒愁」可謂絕妙!
  • 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
    下面介紹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南宋:辛棄疾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