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們常說:「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
傳播中國聲音的官方語言就是漢語普通話。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目前全世界約15億人使用漢語。但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文化豐富,雖然絕大多數地區都使用漢語,但是卻「各具特色」,形成了七大方言區,分別是「北方方言區」、「吳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客家方言區」、「閩方言區」和「粵方言區」。在部分省份,幾種方言體系並存,區別較大。例如,廣東省就是粵語、客家話和潮汕方言並行。不同方言在詞彙、語法和語音上都有區別,詞彙和語法在書面語言的學習中可以得到規範,所以,語音方面的差別最為突出。
由於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形式表現,是有聲語言傳播中意義符號的載體,所以語音規範是口語傳播中信息對稱的第一步,是保證人們交流順暢的必須要素。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大力推廣普通話,1998年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的第三周為普通話推廣周。
漢語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需注意的是,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只是借鑑了北京話的語音。普通話是規範的現代漢語,其「規範」指的是現代漢語在語音、詞彙、語法各方面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