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美麗建南
三生有幸,建南之窗
在超市購物、市場買菜,隨手扯一個塑膠袋裝上瓜果蔬菜,是很多人的日常習慣。近年來,隨著網購、外賣行業興起,塑膠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消費有增無減。從今年1月1日起,「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這種情況將發生改變。
根據恩施州實施方案
到2022年底,恩施州城建成區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3年底,實施範圍擴大到所有縣市建成區;
到2025年底,全州縣市建成區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2年底,縣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7年12月31日發布的通知,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限塑令」。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限塑令」升級成為「禁塑令」。「禁塑令」,影響每一家企業、商家與每一位市民的生活。
出門買菜,購物用什麼裝?
鼓勵市民朋友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鼓勵採取自助掃碼取袋、免租金、低押金等方式推廣可循環使用的「共享購物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建立農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度。
外賣餐盒用什麼?
配套餐具還會有嗎?
將會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
引導大型外賣平臺將一次性餐具減量和替代情況作為平臺入駐商戶的審核條件,增加「無需餐勺、筷子、刀叉等手持餐具」等選項供消費者選擇,通過積分獎勵、商業券、折扣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逐步使用替代產品。
快遞包裝怎麼變?
在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和快遞物流信息平臺開展綠色包裝試點。優先採購經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產品,推廣使用環保膠帶、包裝物和填充物等。
名詞解釋
不可降解塑膠袋:指的是商場、超市、藥店、書店、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展會活動等用於盛裝及攜提物品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不包括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
一次性塑料餐具:指的是餐飲堂食服務中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一次性塑料吸管:指的是餐飲服務中用於吸飲液態食品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不包括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綜合:恩施發布
利川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溫馨提示
抗擊病毒、全民動員、全力以赴
重科學、聽官宣、不信謠、不傳謠
冷鏈食品嚴把關,檢測消殺要把嚴,人物同防是重點
公共場所要管嚴,各種容量不超「線」(75%)
正確戴口罩,防護很重要
來源於:指間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