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批患者治癒出院,武漢的14家方艙醫院裡,已經有11家休艙,患者陸續分流到定點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副主任翟曉輝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下一步我們是把剩餘的艙逐漸分布實施縮艙和休艙計劃,力爭在3月10日左右,把我們的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3月10日左右,方艙醫院將全部休艙,「關門大吉」是好事。
在這場戰疫中,方艙醫院是我國的創新、創造和創舉。
疫情突然來襲,患者突然激增,醫院床位告急,「人等床」成了疫情防控「應收盡收」的最大障礙。在武漢火速建設16家方艙醫院,收治已確診且未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的輕症患者,解決了大量病患亟待科學醫治的剛需,方艙醫院也被譽為戰疫中的「生命之艙」。
方艙醫院,也是山東的戰場。
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是開艙入駐的首批醫護人員,山東醫療隊累計收治病人數599人,累計治癒出院人數305人。在這裡,有的患者跳起了歡快的廣場舞,有的練起了八段錦、經絡操、太極拳,有的患者協助護士進行生命接力,方艙醫院成了患者之「家」。
隨著戰場形勢變化,隨著方艙醫院攻下一個又一個「山頭」,隨著定點醫院床位數空出近萬張,武漢將逐步把方艙醫院的患者向定點醫院集中,方艙醫院將全部休艙。這是疫情防控呈現出積極向好態勢的必然,令人鼓舞。
然而,全部休艙不是「休止符」。
當前,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也在加大,而全球多國發生疫情,防控工作也出現了新風險點,不能因為「休艙」就產生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戰鬥還在進行,在沒有取得全面勝利之時,我們必須慎終如始加強疫情防控,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必須咬緊牙關、繼續作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