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蕪湖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通過設立32個「線上委員工作室」,覆蓋一市一縣六區,涉及到27界別的委員,推動「請你來政協,有事好商量」平臺向線上延伸,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畫好網上最大同心圓,實現「線下」「線上」工作兩促進。
履職盡責 委員協商新平臺
「今年的小龍蝦生長情況如何?市場行情怎樣?」6月19日,江哲委員(團隊)工作室成員赴無為市陡溝鎮調研小龍蝦養殖生產及價格指數保險情況。作為市政協農業界別的委員,江哲委員(團隊)立足「工作室」這一協商新平臺,走進田間地頭,聽取農戶心聲,與百姓面對面協商。
「今年的長勢不錯,但我們農戶想詳細了解小龍蝦價格指數保險的有關情況……」工作室的委員耐心地講解保險的有關情況,記錄農戶提出的意見。
「我家的這個危房什麼時候可以拆除?」「你們家的房子我們都已經建檔立卡了,會儘快解決的。」7月,譚閩月委員來到鏡湖區大礱坊街道,了解轄區危房分布情況。在現場,譚閩月以委員工作室為依託,搭建協商平臺,讓街道、社區、群眾面對面,現場為群眾解疑釋惑,打通政策宣傳的最後「一公裡」。
知情明政 委員履職新方式
「我們將繼續開展民營企業開展法治環境體檢活動,目前已在200家企業開展了,爭取在年底根據體檢的結果,歸納提煉,分析研究,提出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通過市政協大會發言、提案、社情民意等渠道,報送市委、市政府」。「茅紅星委員工作室」主人信心滿滿,此項活動完全是公益性質。
「我將聯合或參與其他委員工作室,對我市的美麗鄉村建設後期管護等方面開展調研。」市政協委員吳啟章這樣謀劃工作室的工作。
累計接待項目21個,共69人次。這是「張元委員工作室」的「創業面對面」接待日活動正式上線以來的數據。9月10日,「柴俊委員工作室」聯手「張元委員工作室」、蕪湖市市場監管局、蕪湖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共同舉辦「智慧財產權保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講座。線下40人,線上1200餘名(家)個人(企業)參加觀看了本次講座。
委員工作室與群眾「線上」「線下」零距離接觸,進一步深化拓展了「請你來政協,有事好商量」的內涵和形式,為政協組織走好群眾路線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讓推動協商民主更富實有效。
熱心服務 委員盡責新舞臺
「我雖然未能參加一線搶險,但是也要發揮自己所長,幫助受災養殖企業儘快恢復生產,儘量減少損失」,江哲委員(團隊)工作室委員鄧朝陽說道。在今年防汛戰役的緊要關頭,蕪湖市政協「委員工作室」的委員們,聞「汛」而動,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委員工作室」委員們的身影,充分展現了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
9月28日,「楊蓉委員(團隊)工作室」收到了一封北京理工大學專程送來的感謝信。原來,在7月25日,工作室就聯合北京理工大學,在無為中學舉辦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會,對近百名高考生及家長現場進行高考志願填報輔導和答疑。北理工這次在無為中學高分錄取了5名同學,創造了招生歷史,是因為政協工作室的參與擴大了北理工在蕪湖地區的影響力和信譽度,學校表示將在全國推廣此項招生辦法。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