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姨(化名)69歲,是寧波慈谿人。今年3月底,吳阿姨在外面走路時摔了一跤,右側大腿處一陣劇痛襲來,根本站不起來。 被緊急送到當地醫院,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吳阿姨的右側股骨上段病理性骨折。而醫生接下去說的話如同晴天霹靂——除了骨折,吳阿姨還被查出肺癌晚期,這次骨折,就和肺癌有很大關係。
右側大腿隱痛半年多
摔跤骨折後送醫
發現肺癌晚期
吳阿姨生活在慈谿農村,從小幹農活,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身體挺不錯。據她所說,除了63歲左右患上白內障,從來沒生過什麼大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通通都沒有,也沒有相關疾病的家族史。
大約從半年前開始,吳阿姨覺得右側大腿偶爾隱隱作痛,不過痛得不厲害,就沒怎麼管。直到3月底,疼痛感變得明顯起來,大腿還出現了腫脹。幾天後,吳阿姨在行走時突然摔跤倒地,才被送到了當地醫院。 當地醫生通過CT影像發現,吳阿姨的右肺上葉有團塊陰影,大小約29×39毫米,考慮肺癌。
為求進一步治療,3月30日,吳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骨和軟組織腫瘤外科。 據骨軟外科主任李濤主任醫師介紹,經過一系列檢查,吳阿姨被確診為右肺上葉惡性腫瘤晚期,而股骨骨折就是肺癌晚期癌細胞發生骨轉移導致的。不僅如此,通過全身PET-CT顯示,吳阿姨體內的癌細胞還轉移到了肝、脾、腦等部位,情況不樂觀。
癌症晚期的骨轉移
在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
還會導致進一步治療困難
排除手術禁忌後,4月3日,由李濤主任主刀,為吳阿姨進行了手術。先將轉移至右側股骨上段的惡性腫瘤切除,隨後進行右半髖關節置換,切掉一段大約15釐米的骨頭,換上人工假體。術後,吳阿姨恢復情況良好,骨折發生後原本只能臥床的她在兩周可以下地,開始緩慢行走。而針對肺癌,也開始使用靶向藥物治療。「30%-70%惡性腫瘤晚期的病人可能會發生骨轉移,在所有高發轉移部位中,骨頭僅排在肺和肝之後,位列第三。」李濤主任表示,惡性腫瘤晚期病人發生骨轉移之後,骨頭被破壞,容易造成病理性骨折。比如很多病人癌細胞轉移到股骨,發生骨折,就只能臥床,無法行走,並且在床上時依然感覺到大腿腫痛,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還有一點,由於患者只能臥床,沒法進行相應的活動,吃東西之後容易出現消化困難、肚子脹等消化道症狀,導致原本應該進行的化療或放療等被擱置或者不適合進行,進一步造成腫瘤方面的治療困難。」 據李濤主任介紹,在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骨軟外科,每年有近100例的脊柱、四肢轉移癌手術。在治療腫瘤之前先解決掉骨轉移的問題,這不僅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益於後續的治療。
從煮沸滅活到3D列印、假體置換
不斷發展的醫學技術造福病人
除了腫瘤晚期骨轉移的患者,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骨軟外科更多的是惡性骨腫瘤的病人。李濤主任至今對一位湖州的病人小羅(化名)記憶猶新。 小羅是湖州人,2007年,他15歲的時候被確診為左側脛骨近端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種較常見的,發生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的一種惡性骨腫瘤,在小兒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約為小兒腫瘤的5%。當時,小羅的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得到的答案卻都是一樣的——截肢。
不願意放棄的他們最終來到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經過多次討論和慎重考慮,李濤主任決定為小羅進行煮沸滅活術。「在把腫瘤切除乾淨的基礎上,我們把相應的那段脛骨拿出來,放到高溫無菌的無菌鹽水中煮沸滅活,殺死腫瘤細胞。然後把這段骨頭放回去,用鋼板固定,等骨頭重新長好。」當時,手術很成功,左腿成功避免截肢。而13年後的現在,小羅行走自如,從最近複查的片子上看骨骼已經完全癒合,根本看不到截骨的地方,他也早已參加工作,結婚生子。
「煮沸滅活是比較早期治療骨腫瘤的一種方法,現在這種方式我們醫院基本上已經不用了。13年前,人工假體比較貴,小羅家的經濟條件也不好,沒辦法才選擇了煮沸滅活。這種技術的效果是不錯的,但比較明顯的不足在於骨頭被重新放回去之後,患者必須在床上躺2-3個月,保證骨頭能長好。現在我們使用假體,患者兩周之後就可以下地活動。」
李濤主任說,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骨肉瘤的治療從原先的煮沸滅活,不斷進步到現在的假體置換、3D列印等,大大提高了骨腫瘤患者的保肢率,避免殘疾。「按照以前,如果不做化療,直接截肢,還有70%的患者可能出現癌細胞轉移,而現在化療後,接近 2/3的骨肉瘤患者能夠治癒,保肢率可達到90%以上」。
骨肉瘤或者癌症晚期出現骨轉移的症狀均可以表現為局部疼痛或者隨著病情發展在疼痛部位觸及腫塊,並伴有明顯的壓痛,以及由於疼痛出現運動功能障礙,比如跛行等。「在日常生活中,骨骼出現不能緩解的持續性疼痛或者疼痛突然加重就應該引起警惕,及時來醫院檢查,避免耽誤病情。」李濤主任提醒道。
見習記者 張慧麗通訊員 王屹峰
編輯 肖旭